让合理运行区间更加合理

22.10.2014  15:56

  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三季度GDP同比增长7.3%,增速略低于前两季度。在新常态下,经济运行继续处在合理区间。这与前不久各地召开三季度经济形势分析会传出的信息相吻合。由于各地反映经济下行压力依然较大,下一步如何让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之内更加合理,成为大家普遍关注的热点话题。

  判断当前经济运行是否处于合理区间,不仅要看增速,还要看增速背后的结果。从前3季度看,就业形势相当不错,1至9月份城镇新增就业超过1000万人,提前完成目标任务;物价指数总体比较稳定,1至9月份上涨2.1%,明显低于预期涨幅。至于增速本身,早在今年3月全国两会闭幕会见中外记者时,李克强总理就已做出明确回答。他说,“我们既然说GDP增长的预期目标是7.5%左右。左右嘛,就是有弹性的,高一点,低一点,我们是有容忍度的。”这个容忍度,不仅是保证比较充分的就业,还要使城乡居民收入有所增长。最新数据显示,前3季度,扣除价格因素,全国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实际增长9.7%;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6.9%。与此同时,城乡收入差距进一步缩小,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倍差比上年同期缩小0.05。基于此,我们说国民经济继续运行在合理区间,依据是充分的。

  进一步分析,当前经济运行态势不仅总体平稳,而且是稳中有进、稳中提质的。一是需求结构持续改善。前3季度,最终消费支出对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48.5%,比上年同期提高2.7个百分点。二是节能降耗成效不断显现。前3季度,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同比下降4.6%。三是产业结构更趋优化。前3季度,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46.7%,比上年同期提高1.2个百分点,高于第二产业2.5个百分点。上述积极变化表明,伴随改革红利的持续释放,企业数量迅速增加,新商业模式快速成长,电子商务和现代服务业日趋活跃,已逐渐转为我国经济发展的新动能。在增速放缓的情况下,我国经济仍能保持较大的就业弹性,这与深化改革、加大结构调整力度和服务业加快发展,是密不可分的。

  当然也要看到,确保经济运行始终处于合理区间并非易事。经济下行压力较大,仍是目前面临的现实挑战。从国际看,全球经济冷热不均,尽管三季度出口较上半年大有好转,但国际市场的主动权并不掌握在自己手上。从国内看,今年以来,房地产市场持续调整累积效应有所增加,传统产业产能过剩挤出效应不断加大,钢铁、水泥和传统制造业持续低迷,一些与房地产市场相关联的彩电、冰箱、洗衣机等消费品工业也随之出现产销下滑,许多企业感到生产经营困难增多。电子信息、高端装备制造、节能环保等新兴产业虽呈现较快增长势头,但仍不足以抵御传统产业增速放缓的压力。新旧经济增长点接续不够,内需动力不足,是当前经济运行存在的突出问题。

  那么,如何使经济运行更加合理、更加从容呢?重要的一条,就是认清大势、保持定力。在稳中求进的前提下,强力推进改革,大力调整结构,着力改善民生。面对中国经济新常态,各级政府部门要彻底摒弃旧思维,尽快形成新思路、拿出新办法。不要心疼那些落后产能的“坛坛罐罐”,而要集中精力抓住经济运行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加紧落实中央出台的各项政策措施,勇于破除地方保护和限制竞争的种种藩篱,营造公平公正的市场环境。围绕扩大家庭消费、推进新型城镇化和现代服务业发展等,进一步化解体制机制障碍,深挖居民信息、健康、养老、文化、教育、旅游消费、体育消费和重大基础工程、保障性安居工程的巨大内需潜力。面对经济下行压力,传统行业和企业要主动摆脱对原有生产经营方式的过度依赖,把市场倒逼机制的作用当作涅磐重生的机遇,积极应用信息技术,大胆创新商业模式,全力打造和提升信息化环境下的竞争能力,为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升级不断注入新的活力。

  我们相信,随着中国经济转型升级步伐的逐渐加快,新旧经济增长点交替接续将会更加完善,国民经济运行的合理区间将会更加合理。这样,中国经济持续发展的韧劲就会更足、后劲就会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