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太空也认识一下他们

19.09.2016  19:41

  9月15日,中国航天又迎来一个新壮举: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依托“长征二号F”T2运载火箭,我国首个真正意义上的空间实验室“天宫二号”发射升空。“天宫二号”能够遨游太空,离不开一群默默为之奉献的龙江人,他们就是工作在航天工业配套产品研发生产一线的科技精英们——

“天宫”闪耀“东轻”银色梦想

 

东北轻合金有限责任公司强大技术团队的部分成员。王强 黑龙江日报记者郭俊峰摄

  王强 黑龙江日报记者施虹 毕诗春 桑蕾

  9月18日上午,秋日的阳光笼罩着东北轻合金有限责任公司。偌大的厂区内看不见闲散的人影走动,偶尔有人经过,都是步履匆匆。

   为“天宫二号”强筋壮骨

  见到全国劳动模范、东轻公司副总经理吕新宇时,他手里拿着一个大本子和笔,脸上始终挂着微笑。他刚从一个非常重要的会议上下来。

  “你们在电视上看到的‘天宫二号’,目视所见都是我们研制生产的材料。”吕新宇自豪地说。

  吕新宇介绍,“天宫二号”被称为我国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空间实验室,也是目前我国载人飞行时间最长的一个航天器。在完成发射之后,它将在太空完成三大任务——航天员中期驻留;推进剂在轨补加;在轨维修技术试验。作为我国首个空间实验室,“天宫二号”长时间在空间停留对铝合金材料要求几近苛刻。他说,为保证这些高性能材料质量的稳定性、可靠性,在研制和生产过程中,东轻公司针对航天产品前期投入大、规格复杂、品种多、用量少等实际情况,全力克服技术要求高、生产不连续、成本控制压力大等困难,专门开辟了绿色通道,工艺流程甚至生产班组都做到严格固定,技术人员全天候跟班,经常一连几天几夜都要摸爬滚打在生产现场。一道道质量把关,一次次试验调整,确保每一个工艺参数、每一批次产品绝对可靠,正是这些看似微乎其微的细节,为“天宫二号”的太空之旅提供了绝对保障,东轻公司的铝合金产品为“天宫二号”强筋壮骨,将再一次经受茫茫太空的考验。

  据了解,自1992年我国载人航天工程实施以来,东轻公司始终是“神舟”系列飞船和“长征”系列运载火箭铝镁合金材料指定生产厂家,“长征”系列火箭和“神舟”系列飞船的推进舱、轨道舱、返回舱、“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以及这次发射的“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的资源舱和实验舱所需要的铝合金材料大多来自东轻。

  科技创新撑起强国航天梦

  吕新宇:建厂60年影响东轻公司十大人物之一,中国铝业公司首席工程师、国家科学技术奖评审专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全国劳动模范。这一连串殊荣对任何一个人来说,都堪称了不起。而吕新宇面对采访却平静地说,“这些荣誉不是我一个人的,是东轻人和我们整个技术团队成就了我。”

  说到吕新宇就不得不提及他所带领的团队。与吕新宇一同接受采访的还有东轻技术中心主任、开发分公司经理王国军,东轻技术中心研发部主任任伟才,东轻技术中心工艺部主管工程师高新宇。他们,代表着多年来东轻公司奋战在研发一线的数百名科技工作者,代表着为“天宫二号”日日夜夜共同奋战的100多人的技术研发生产队伍。

  这是一个朴实的团队,却又是为我国航天工业做出巨大贡献的团队。

  “东轻先后承担了大量国家重点项目用铝材的研制工作,其中‘7000系铝合金强韧化热处理技术创新与工业应用’被评为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强高韧铝合金预拉伸厚板的工业成套制造技术开发’被评为国防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这些年共获得各种奖励200余项。”高新宇和任伟才分别为记者介绍了东轻公司在航天方面为国家重点工程做出的贡献。在航空方面,东轻公司科研团队2014年被中航工业授予“鲲鹏”优秀集体奖称号,东轻公司是材料配套企业唯一获此殊荣的单位。另外,东轻公司的研发团队还被中华全国总工会授予“工人先锋号”。在推动行业技术进步方面,东轻公司先后起草了150余项国家标准。

  职业情怀下的忘我“寻梦”

  航空航天用铝合金新材料是东轻技术创新的最大亮点,提起这些高端材料,吕新宇如数家珍。

  2011年11月“天宫一号”与“神舟八号”成功实现两次交会对接正式“吻别”后,“神舟八号”返回舱成功着陆,这标志着我国已真正掌握空间交会对接技术,成为世界上继美国、俄罗斯后掌握此项技术的第三个国家,这其中,东轻功不可没,因为他们的铝合金材料在茫茫太空中经受住了最严酷的考验,让东轻的光荣巡游了天宇,也成为东轻最耀眼的“名片”。

  吕新宇作为该项目课题组负责人更是无比自豪。自2000年开始,他就带领团队负责“神舟”飞船所需铝合金材料研制项目。从“神舟一号”到“神舟九号”,东轻提供了大量高端铝合金材料。东轻已成为“神舟”系列飞船和长征系列运载火箭铝镁合金材料的指定厂家。为了这个高端项目,吕新宇他们付出的太多太多。

  但是,当提及他们的付出时,朴实的东轻公司科技团队说的很少。吕新宇们的一周出差五次、任伟才们的抛家舍业、高新宇们的昼夜跟产,全体科研技术人员从年三十到年初七全部加班,为了一个难题苦苦攻关两年……在他们说来,都是正常的工作范畴。“从来没有享受过假期,来了大任务‘连轴转’是经常的事,有的人孩子小,有的人新婚燕尔、有的人媳妇怀有身孕,无论什么情况,都要以工作为主。”王国军是笑着说这些的。今年中秋节那天,王国军女儿发微信朋友圈说:“你们家电视放的都是中秋晚会,我家放的是‘天宫二号’发射(实况转播)。”王国军拿出手机给我们看这条信息时说:“‘天宫二号’上天时,我们确实为自己的工作感到自豪,这就是职业情怀吧!”

  产品上研发一代、应用一代、储备一代,人才上老人带新人,不断完善梯队建设。正是有了完善的机制保障,东轻公司才成为我国航空工业配套企业中的排头兵。而30岁的高新宇也说,在这个企业、在这样的一个团队里、跟随这样的带头人,几年来,他学到的太多太多。

  采访结束时,吕新宇说,在技术创新方面,东轻还有许多工作要做,我们要对设备进行升级改造,同时引进先进的生产工艺和技术,不断加快科研成果转化,用新产品、新技术引领市场,激发企业后劲;还要紧跟国际先进材料的发展步伐,积极开展预研工作,为东轻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在吕新宇们的心中,技术创新是新材料的“活水”,更是“逐梦”的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