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我们的抗战教育更具时代感
据新华网南京9月1日新媒体专电(记者 凌军辉)抗战是一段历史,孩子是祖国未来。让孩子们铭记历史、缅怀先烈,从中汲取奋发有为、珍爱和平的力量,是教育者和全社会的共同责任。
70年光阴似箭,许多当年参加抗战的老兵已故去,南京大屠杀幸存者现如今也只有100多人健在。随着大部分历史证人辞世,我们和抗战历史的直接联系越来越少。如何让生长在和平时代的孩子明白战争的残酷、胜利的不易、和平的珍贵,如何让孩子们与那段历史从情感上建立联系,如何帮助他们从历史中汲取前进的力量,是教育者们应该认真思考的问题。
抗战教育需要更多载体。连日来,全国各地大中小学校利用“开学第一课”契机,组织学生观看优秀抗战题材影视剧、学唱经典抗战爱国歌曲、阅读优秀抗战图书,传承弘扬伟大的抗战精神。
抗战教育还应创新传媒媒介。针对青少年爱上网的特点,在网络上讲好抗战故事,才能更好地让抗战精神融入孩子的心脑和血液。胜利日到来前,延安、北京、南京、沈阳等城市通过抗战公开课的方式,挖掘具有各自城市特色的抗战历史,并通过各大新闻客户端、门户网站广泛传播。期待更多的城市参与进来,充分利用“互联网+”等媒介渠道,把抗战历史讲出特色、广泛传播。
需要重温抗战历史的不止是孩子。作为一个民族的共同记忆,我们每一个人都需要自觉、自发地接受抗战“国民教育”,才能形成强大的共识生长力和行为影响力,真正让这段历史成为中华民族浴火重生、奋进崛起的精神动力。
忘记历史,意味着背叛;但铭记历史,却不是为了延续仇恨。我们今天讲抗战历史和抗战精神,深切缅怀为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而前赴后继的英烈,是警示人们牢记“落后就要挨打”的历史教训,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激发人们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才能凝聚起克服艰难险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力量。(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