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贫困青年走上希望之路
他是同事眼中的“才子”,是孩子们眼中的“孩子王”,穆棱市八面通镇的田晓强凭借自己的能力,如今已在宁波扎下了根。从失去父母的苦孩子到江南发达城市的男幼师,田晓强认为,改变他命运的是职业教育。
“将职业教育技能提升和就业紧密结合起来,通过这种方式来帮助一批老百姓脱贫。”已经成为国家扶贫政策的重点。田晓强的故事,正是我省职业教育助力精准扶贫的一个缩影。
为家庭培养顶梁柱为社会提供男幼师
9岁时,田晓强失去了双亲,只能依靠奶奶抚养。
贫困的生活影响了他的学习成绩,2009年他高考成绩并不好。本来想去打工的他,听说黑龙江幼专要招收男幼师。他了解到,男幼师属于紧缺人才,未来工作会很好找,收入也不错。觉得自己的成绩差不多能够上线,他就报考了。
包括田晓强在内,2009年黑幼专的男幼师班一共招收了23人。这个班其实带有实验性质——探索一条适合国情的男幼师培养之路,解决我省乃至全国男幼师缺乏的问题。该校校长陈虹岩介绍,美国幼儿园男性老师的比例约占10%,日本约占7%,而我国却不足万分之七。男女幼师比例失调,影响了我国学前教育发展。
黑幼专学前教育系男幼师班班主任程沿彤告诉记者,田晓强刚进入学校时,显得有点格格不入,不但和同学相处不好,成绩也一般。
为了帮助田晓强,学校从领导到一线教师都没少费心。学校工会主席夏莹和田晓强结了对子,不但在生活方面对他进行资助,还不断鼓励他自立自强。
来黑幼专上学的贫困生,除了能够获得国家统一的奖助学金外,还能够获得学校各种项目的帮助,这些项目能够让学生可以安心学习,不必担心被生活所累。
同时,男幼师班的学生在学费上也有一定的减免政策,在相对宽松的生活条件下,田晓强得以一心一意学习。
科学设计培养方案理论实践有效结合
经过一段时间学习,田晓强的学习成绩和职业技能都有很大提高,他还成了班长。这时候他才发现,和女同学相比,学校给男幼师学生开了一些“小灶”。
比如,学校为男幼师学生们配备了具有幼儿园教学和管理经验的双师型教师,班主任程沿彤每隔两周就会带着他们去幼儿园实习一次,保证他们理论与实践能够有机结合。
同时,虽然被称为“男幼师”班,但田晓强报考专业的全称是学前教育专业多媒体技术与管理方向。
该校学前教育系副主任耿杰说,男幼师班根据专业和性别特点科学设置课程门类与授课时数,采取单独授课的方式,在保证学前教育专业开设近80%相同课程的基础上,开设近20%的不同方向性课程,这种教学模式开创了同类院校的先河。
这样有针对性的课程设计,让田晓强在内的23名男幼师很快崭露头角,在实习实训期间,就在牡丹江的幼儿园中刮起了清新的“男性风”。
虽然给男幼师学生“开小灶”,但学校管理却一点也不含糊。学校要求他们毕业的时侯必须能够用乐器弹奏50首乐曲,会跳多种律动操,能够创作儿童音乐,还必须擅长多项体育运动。
田晓强入学时,连钢琴都没摸过,而毕业的时侯他已经能够很轻松地弹奏近百首钢琴曲。由于刻苦努力,他还获得了牡丹江市“自强之星”的光荣称号。
毕业那年,田晓强第一次感受到自己原来这么“抢手”,省内外多家幼儿园都争着招聘他。
实际上,黑幼专近年来的男幼师班就业率一直都是100%。近三年来,全校毕业生就业签约率也高达99.2%。
能力+知识+素质+人格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在老师的鼓励下,田晓强决定去发达城市闯闯。他先去天津实习,随后在宁波找到了正式工作。黑幼专“能力+知识+素质+人格”的职业教育模式助力了他的成功梦,他从普通的幼师,慢慢变成骨干教师,最后还参与到幼儿园管理工作中,薪金也一路涨高。
耿杰说,“虽然我们希望这些男学生都能从事学前教育工作,但在课程设计上,还是增加了一些多媒体设计制作以及管理类课程,不但能够为他们在幼教行业内发展提供支撑,也能让他们有更多的就业选择。”
记者了解到,和田晓强同一年毕业的李野最终就没有选择幼师行业,而是利用在学校学到的多媒体技术创业,他基于“互联网+”的影视策划制作公司,如今在沈阳已经小有名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