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探访:家长军训难“放手” 场外冒雨“陪训”

28.08.2014  13:14

  剑桥三中校长:家长过度关爱,只会让军训打折扣

  睡硬板床、听起床号、下暴雨踢正步、挑不出多少肉的大锅饭……开学在即,哈市各中学相继进行了新生军训,军营里的生活对城里长大的独生子女来说,可谓是一种历练和考验。作为哈市不少中学军训的主要“阵地”——阿城市亚沟镇,近一周来留下数以千计的“新兵蛋子”的汗水。他们在围墙内经历着从叫苦到适应的成长,而围墙外,有不愿“放手”的家长依然执着地“陪训”。

  军训地点保密

  家长跟踪校车送“小灶”

  “军事重地,家长和无关人员不得入内。”27日11时许,在阿城市亚沟镇的一处封闭军训基地,几名家长被守卫拦在门外,不远的路口停放着十几辆私家车,让整条道路显得狭窄许多。一辆“黑E”车牌照的越野车内,一名家长透过车窗朝院门方向张望。“我们从外地来,不知道孩子军训的地址,今早跟踪校车才找到这里。”家长薛先生说。

  谈话间,正赶上一阵急雨,薛先生突然发现女儿的队伍走过,连忙从车内拎出一大袋零食,脖子上还挎着个保温水瓶。“整个暑假都没让女儿晒过太阳,这两天热,赶紧给他送点冰镇的果汁。”他跑到大门前挥手喊:“来拿点东西吃。”而队伍里的女儿则摆手:“别给我,被看见了,会给我们班扣分的。”

  被拒绝的薛先生将东西送进收发室,而堆放在角落里的食品、衣物已经摞得老高。

  家长引发负面情绪坚强小兵见妈变“泪人”

  在获得许可后,记者进入基地,正在操场上巡视的哈市剑桥三中政教处主任张尔滨告诉记者,“军训第一天我们让学生整理被褥,就发现有些学生的书包里装满了各种零食,打电话跟其父母沟通,对方一边表示歉意一边说是怕孩子吃不好。”

  “军训第二天,就有一个学生晕倒,医生诊治后,我们通知家长来接孩子。而在此期间,孩子的状态明显好转,并继续参加军训。然而当孩子的母亲赶到基地后,刚刚还坚强的“小兵”,立刻陷入崩溃状态,哭成了‘泪人儿’”。

  张尔滨说,其实军训就是在不断试探着学生们心理承受能力的底线,本来孩子训练得挺好,但家长找各种借口来看看,结果孩子一看见父母立即出现负面情绪。

  老师半夜晒“日记”

  家长熬夜刷微信等更新

  “请不要打电话,带手机的我会代为保管。”“正在开会,总结一天情况,然后进行部队内务学习,7点半到8点半写日记。”从24日开始军训,剑桥三中初一七班班主任祁兴刚每天都坚持撰写“军训日记”,并在家长的微信群里晒出图文,学生叠被子、排队打饭,甚至是头一次洗衣服时的场景,都被他一一拍照记录下来。

  大部分孩子都是第一次离家远行,对于不少家长而言这也是第一次经历。因为白天需要陪同军训,大部分的军训日记都要等到深夜发布。即便如此,不少新生家长也都会熬至深夜,只为了能第一时间了解孩子军训的情况,找寻孩子军训的身影。

  必要的“集训”

  也要有长期的磨练

  祁兴刚展示“军训日记”

  伴随军训的开始,很多家长牵肠挂肚不忍“放手”,同时也有人质疑军训的真正价值。对此,各个学校的回答虽不尽相同,但传达的意思都是一致的:主要是锻炼学生的意志品质。 “家长关心孩子的心情可以理解,但严格的军事训练,能够帮助学生学会用铁的纪律和作风严格要求自己,因而学生军训不能走形式,尤其是不需要家长当学生军训的‘勤务兵’,让军事训练的效果大打折扣。”剑桥三中校长常翠萍表示,新生入学接受军训后,更需要长期的生活教育,而非一次集中的军事突击训练。建议家长适当引导孩子学会“吃苦”,让孩子从扫地、洗碗这些家务活做起,让他们体会到劳动的乐趣,进而培养他们吃苦耐劳的品格。(文/摄见习记者 伊勇 记者 曲显昊)

编辑:陈雪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