讷河进了合作社“农闲”变“冬忙”

01.03.2016  09:52

  春节刚过,顶着凛冽刺骨的寒风,记者深入讷河市农民专业合作社采访,在走访的合作社里,农民们忙着在测土配方、装食用菌袋,在寂寥的寒冬里感受到一派忙碌的“火热”场景,农民们把“农闲”变“冬忙”,辛勤的劳作让人们看到了新一年增收的新希望。 

  在讷河市二克浅镇城北村东辰食用菌种植专业合作社生产车间内,社员们正忙着制作菌棒、高温灭菌、积菌、倒垛,为下一步的生产栽培夺丰收创高产,做好前期的各项准备工作。“一个棚里放7200个棒,一个棒纯收入2.4元,一个大棚收入达到1.7万元,去除雇人费用,共计30个大棚总收入可以达到50多万元。”合作社理事长宫柏龙告诉记者说,由于效益可观,2016年合作社食用菌种植规模将由原来的30亩扩大到120亩,并以“公司+农户”的种植模式,带领农户把品种结构调优调好,让更多的农户从食用菌种植中获得更大利润。 

  天寒地冻,一片片黑土地已被厚厚的大雪所覆盖,以往这个时间农田里很少有人烟。但在学田镇丰产玉米种植食用菌社的农田耕地里,社员们十分忙碌,他们准备在合作社3万亩耕地中,多收取一些土样,统一送到县农业科技推广中心进行检测土质,为今年春季生产调茬做好全面准备。“把有些地块土样取一下,测测咱农药残留,如果没有农药残留,计划种点马铃薯。现在国家提倡马铃薯主粮化,我想抓住机会把马铃薯发展好,咱讷河是中国马铃薯之乡,有这个优越性啊。”合作社理事长许京伟向记者介绍,今年准备适时调整种植业结构,以缓解土地压力,增加合作社抵御风险的能力,把2016年合作社的种植重点投放在发展马铃薯产业上。 

  辛苦忙碌一年的农民们本该好好休息的时候,许多合作社的农民也没有停下手上的工作,在赶着把当地的土特产品发往外地。记者在讷河市和盛乡万里农作物种植合作社里看到,工人正忙着把外销的精包装小米和杂粮装箱,即将发往外地。工人杨兵告诉记者,要赶在这几天把这最后六吨小米和杂粮及时地发到订单客户手中。“我们每年的加工时间在11月至次年3月,能为农闲农民提供就业岗位30多个,在这里打工的农民一年最高收入能达到4万元,最低的也能有2万元。”合作社理事长马万里说起近年来的发展,心里喜滋滋的。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万里农作物种植合作社注册的“鑫盛祥红谷小米”目前已取得国家绿色标识,他们积极运用“互联网+企业销售”的新方式,在不断提高企业知名度的同时,也极大地拉动了销售的直线上升,合作社生产的特色农产品现已销售到北京、上海等地,有的品种还远销到马来西亚等国家。目前,合作社已销售每盒7斤装的特色农产品19万盒,其中小米9万盒,杂粮10万盒。2016年,合作社种植面积扩大到3000多亩,社员们在新的一年里收入将会有一个大幅度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