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

14.11.2014  16:29

          哈工大报讯(胡业鹏/文)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这展现的不仅是中国读书人勤勉读书的情景,还表达了读书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追求与梦想。《礼记·文王世子》载:“秋学礼,执礼者诏之;冬读书,典书者诏之。”这大概是对“读书”最早的文字记载。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怀报国志作孺子牛,读书人豪情万丈;“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刘向形象地道出了读书的益处;“取乎其上,得乎其中”、“入乎其内,出乎其外”,这是读书的方法;“尽信书,莫如无书。”孟子告诫我们不要死读书;古人也常常用“开卷有益”来勉励人们勤奋好学,多读书总会有所得……读书,是中国自古就有的文化传统,它深深地存在于历史与记忆中,也伴随着我们每个人一起成长,直至未来。
  当下流行着这样一段话:要么旅行,要么读书,身体和灵魂必须有一个在路上。人生,就是一段路,或长或短、或弯或直。要么,让身体硬朗地行走;要么,让灵魂高贵地云游。旅行,亲历各种不同的风景;读书,领悟各种不同的人生。人生确实就像一条路,在人生的道路上,我们所闻所见都是有限的。书籍就像望远镜,就像指路明灯,让我们望得更遥远、看得更清晰。书籍是时代的波涛中航行的思想之船,小心翼翼地把珍贵的货物输送给一代又一代,读书能拉近我们与先辈、与世界、与自己心灵的距离,在与他人的比较、与先贤的对话以及自身的反省中,我们不断调整自我。难以想象,如果将所有书籍毁掉,人类会陷入怎样的境地。
  很喜欢狄金森的一首诗:没有一艘船能像一本书/也没有一匹骏马/能像一页跳跃着的诗行那样——/把人带向远方/这条路最穷的人也能走/不必为通行税伤神/这是何等节俭的车——承载着人的灵魂。对此杨绛解释得好:读书好比串门儿,翻开书面就闯进大门,翻过几页就登堂入室;而且可以经常去、时刻去,如果不得要领,还可以不辞而别,或者另找高明,和他对质。而且,读书还是自由的,“壶台悬挂的一把壶里,别有天地日月,每一本书——不论小说、戏剧、传记、游记、日记,以及散文诗词,都别有天地,别有日月星辰,而且还有生存其间的人物。只要翻开一页书,走入真境,遇见真人,就可以亲亲切切地观赏一番。”
  胸藏文墨虚若骨,腹有诗书气自华。一个人的眼界、气质、品位,跟读书有很大关系。人的精神发育史,应该是他本人的阅读史。书籍也有不同类型,善读都大有裨益——“史鉴使人明智,诗歌使人巧慧,数学使人精细,博物使人深沉,论理之学使人庄重,逻辑与修辞使人善辩”。经常读书的人,自有一股缭绕身心的别致“书香”,就像不会枯竭的汩汩泉水,就像清澈见底的涓涓溪流。
  明代诗人于谦在《观书》一诗中写道:“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眼前直下三千字,胸次全无一点尘。活水源流随处满,东风花柳逐时新。金鞍玉勒寻芳客,未信我庐别有春。”读书可以明理、可以赏景、可以观史、可以鉴人;读书更是一种习惯、一种愉悦、一种享受、一种境界。孟德斯鸠也说,喜爱读书,就等于把生活中寂寞无聊的时光换成巨大享受的时刻。读书能荡涤浮躁的尘埃污秽,陶冶出一股沁人心脾的灵新之气,甚至还可以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娴静氛围。
  读书不能带有太多的功利,它是心灵的一种需要,是充实生活、引导灵魂前行的一种方式。黄庭坚曾说:“士大夫三日不读书,则义理不交于胸中,对镜觉面目可憎,向人亦言语无味。”读书不是要应付考试,不是要敷衍外来的压力,而是要满足自己内心的需要,充实自己的生活。读书必须是自己的一部分,必须和自己的生活融为一炉。若是将读书和生活经验联系在一起,读书便有了味道,变成知己的朋友一样。书将人的生活方式和态度根本改变,是常有的例子。生活的经验越丰富,读书的欣赏和理解力也就越深广,也就越能领略书中的真味。所以读书与生活是相辅相成的,必须两者并进,才可以达到佳境。
  少年读书如日,中年读书如月,老年读书如烛。青年正处于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读书便是最佳的润滑剂。读一本好书,可以让我们开阔视野、丰富阅历、启迪人生。余秋雨说得好,唯有读书,穿越时空,把漫长的时间和广阔的空间浇灌给你,把一切高贵生命早已飘散的信号传递给你,把无数的智慧和美好对比着愚昧和丑陋一起呈现给你。区区五尺之躯,短短几十载光阴,一个人居然能经天纬地、驰骋古今,这种奇迹的产生,至少有一半要归功于读书。
  读书趁年少,青年正当时。不要像古人一样感叹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其实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精思子自知。读书是最高尚的娱乐,是最富想象力的艺术,是与伟大灵魂的直接对话。读书不是一项工作,而是一种生活,书籍虽然不能帮你解决所有问题,却能给你一个更好的视角。
  读书,正是为了遇见更好的自己!

编辑:张东杰 来源: 哈工大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