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鼠随便吃 谁家都损失”——黑龙江种粮大户谈粮食产后损失

15.10.2014  23:46

  新华网黑龙江频道10月15日电(记者 管建涛 )“以前家里地少,一家十多亩地,那时候粮食都储存在自家的院子里,牲畜损耗的少一些。”种粮大户齐云鹏说,现在土地流转多,种地面积也扩大了,很多粮食都堆在野外的地上,损耗也多了。

  在第34个世界粮食日来临之际,记者来到我国第一产粮大省黑龙江的农民齐云朋家里。齐云朋是黑龙江省勃利县勃利镇星华村农民,最近几年都种了五六十亩玉米,粮食大都是直接堆放到地上,属于典型的“地趴粮”存储形式。粮食多了,院子里储存不下,齐云鹏就和几个同样面临储粮难题的农民一起,在承包的地里选一块,用机车压实、平整,作为放粮的地方。

  “这种存粮的地方连个围栏都没有,老鼠随便吃,每年因为耗子吃,损耗的粮食就不少,谁家都有损失。”齐云鹏举例,有的农户在自家院子里装上逮老鼠的“电猫”,一个晚上就能打死20多只,隔几天再下“电猫”,还能打死这么多老鼠,养活这些老鼠的粮食就少不了了。

  黑龙江省粮食局仓储处处长王国富介绍,东北地区农民储粮习惯主要以“地趴粮”为主,除了老鼠、家禽等动物破坏以外,挨着地的一些粮食也都掺和上土了。损失量不太好计算,但几乎家家户户都有一些损失。

  “每年在存储环节损失的粮食到底有多少?很多农民都没有准确的账,但这个数字肯定不小。”齐云朋说,每年卖粮时,挨地的一层玉米都不能直接按照好玉米卖,因为这层玉米都掺和上土了。即便经过几次筛选,每斤也要少卖二三毛钱,仅去年这样掺和土的玉米,他就卖出去1600多斤。

  黑龙江省粮食系统一些干部介绍,为了帮助农民解决储粮难题,减少储粮过程中的损失,国家粮食局等部门近年推出了科学储粮仓项目,但受容量小等原因影响,推广效果并不十分理想。

  齐云鹏认为,这种科学储粮仓好是好,就是太小,不太实用。一个科学储粮仓可以装12吨粮食,一般人家得好几个才够用,像他这种种粮大户得更多。所以,即便这种科学储粮仓只需要农民自己拿30%的资金,很多农民仍然不愿意用。

  此外,粮食进仓的装卸过程还要搭上一些人工倒运的成本。一些农民说,现在的人工费用这么贵,出去打两天工,这点粮食损失就回来了,干吗费这个劲啊。一些农民建议,推广装卸更加方便的大型科学储粮仓,一方面可以减少装卸成本,另一方面也更加实用。(完)(编辑:李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