肇源帮贫济困实现“三到位” 上半年投入扶贫资金785万元
本网讯(赵敏黾) “还不到两年,我就摆脱了贫困的阴影,这都是政府帮俺搞大棚种植的成果,现在俺腰包也鼓了起来。”提起产业扶贫,解放村贫困户李新宇乐得合不拢嘴儿。今年春起,李新宇在镇政府的帮扶下,建起两栋暖棚,发展棚室经济。如今,他家已经收入2万多元,逐渐拔掉“穷根”。和李新宇一样,肇源县有许多贫困群众在扶贫政策的引领下走上脱贫致富路。
近年来,扶贫工作可谓“硬骨头”,在扶贫工作上,肇源县知难而进,着力构建一个体系,落实四项措施取得显著成效。尤其是今年,该县针对不同贫困类型,积极探索创新不同的“扶贫模式”,通过打造产业、基础、干部、企业、金融保险、救助、法治七个扶贫平台,实现扶贫举措精准到村、精准到户、精准到人。目前,7个省级贫困村已摘帽3个。
打造产业扶贫平台。先后规划建设了县级“三农”综合服务中心和31处区域现代农业综合服务体,为贫困户免费提供水稻催芽、技术培训、技术指导、信息咨询等服务,拉动80%以上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实现脱贫。同时,积极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社,吸纳带动贫困户致富。目前,肇源镇解放村蔬菜种植合作社,吸纳4户贫困户带地入股;和平乡塞北花都花卉种植合作社优先与25户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签订用工合同,贫困户年可增收16800元;新站镇洪益粮食种植专业合作社,与10多户贫困户签订了土地流转协议及务工合同。
据了解,肇源县还积极争取把古恰镇哈友村万亩红高粱种植基地及综合服务中心项目、和平乡和平村寒地玫瑰生产示范基地项目纳入全省产业扶贫项目库。
打造基础扶贫平台。近年来,肇源县在电力通讯、道路保通、水利设施、安全饮水、基础教育等方面下足了功夫,通过谋划设计后启动了一批项目。
针对4个省定扶贫开发重点村,上半年投入财政扶贫资金785万元,修水泥路9.65公里,红砖路18公里,受益1489户。在住房保障方面,该县识别出的农村贫困户,尚有2021户的住房是危房,计划2020年底前完成改造任务。
打造干部扶贫平台。建立了精准脱贫“三包”机制,即:县处级领导包乡镇、县直部门包村、县直科级干部和乡村干部包户。目前,全县已安排513名县直科级干部帮扶国标贫困户1539户,其余2764户贫困户由乡村两级干部帮扶,做到了干部结对帮扶全覆盖。同时,为21个重点村、难点村选派了第一书记。
打造企业扶贫平台。积极发挥县内企业在精准脱贫中的重要作用,动员25家重点民营企业开展“村企共建”,针对贫困村开展了帮思想、帮门路、帮技术、帮资金、帮党建“五帮”活动。鼓励企业主动参与扶贫开发,优先吸纳贫困户就业,积极救助贫困家庭。大兴乡采取“企业+贫困户”的模式,协调附近企业为贫困户解决了180个就业岗位;福兴乡以酱菜加工有限公司为载体,每户贫困户可实现年收入5000多元;和平乡借助临近绿色食品产业园区的优势,累计对接帮扶贫困户175户。
打造金融保险扶贫平台。建立财政补助保金制度,与人寿保险公司合作,实施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小额意外伤害保险,参保人员4770人。与中国人民财产保险、安邦财产保险、阳光农业保险合作,对建档立卡贫困户种植的玉米、水稻、大豆、小麦进行投保,投保贫困户1479户,投保面积13108亩。与人民银行和农商银行合作,对建档立卡贫困户5万元以下、3年以内贷款实施贴息。
打造救助扶贫平台。制定出台低保与扶贫有效衔接实施方案,把没有劳动能力的贫困家庭全部纳入低保范围,实行政策性兜底。该县建档立卡贫困户中已享受低保、五保707户,未享受低保的人口,由民政部门负责全部纳入低保范围。同时,认真落实贫困人口医疗保险个人缴费部分由财政补贴、医疗救助、新农合大病保险及门诊统筹等政策,努力实现对贫困人口医疗救助全覆盖。
打造法治扶贫平台。先后开展了“引导农民工依法维权”、贫困户法律援助、经济困难人群减免公证服务费等活动。借助法制宣传日深入贫困村进行法律宣传活动16次,发放各类法律书籍3000册,法律宣传单1万余份,提高了贫困户的法律自救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