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流出中国并非常态

06.02.2015  11:57

2月3日,国家外汇管理局发布最新的国际收支数据,去年四季度的资本和金融项目逆差创16年来新高,引发了跨境资金逃离中国之忧。

分析人士指出,随着美元升值,跨境资本回流美国具有必然性,而且随着中国放宽企业境外投资的条件等因素,“走出去”企业不断增多,带动了资本流出,属正常现象。同时,中国经济基本面仍然稳定,资本出入大幅波动的现象有望渐趋平衡。

资本流出压力大

“近期来看,资本外流的压力相当大。”中央财经大学国际金融研究中心副主任、副教授谭小芬在接受国际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2014年第四季度,中国遭遇了1998年以来最大规模的资本项目赤字。国家外汇管理局2月3日发布的2014年第四季度国际收支数据显示,按人民币计价,当季我国资本和金融项目(含净误差与遗漏)逆差5595亿元人民币,国际储备资产减少1844亿元人民币。按美元计价,我国资本和金融项目逆差达912亿美元,经常项目顺差收窄至611亿美元。

谭小芬认为,这主要有三大原因:一是随着中国进一步扩大开放,中企赴境外投资的政策环境更加宽松,企业“走出去”更加积极,海外投资增长快速,带出很多资本;二是随着美元升值以及其他货币相对贬值,资本流向收益更高的美元市场是大势所趋;三是美元量化宽松时期,中国企业介入大量美元,随着美元升值以及加息预期的增强,中企偿债压力加大,导致资本被迫加速流向美国。

从全年看,2014年,我国国际收支经常项目顺差13148亿元人民币,资本和金融项目逆差5939亿元人民币,国际储备资产增加7209亿元人民币。

与此相呼应,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也从去年底开始走低。2月以来,继2日人民币对美元即期汇率收盘价创两年来新低后,3日,人民币在即期市场上的表现是一路走跌,盘中最大跌幅1.96%,为即期汇率连续7个交易日中第6次逼近跌停。

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彬在接受国际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受中国宏观经济数据不如市场预期以及美元走强等内外部复杂因素影响,人民币总体贬值的走势或将持续一段时间,资本流出压力将会加大。

资金跨境双向流动是常态

值得注意的是,在国家外汇管理局此次发布的数据中,服务贸易再次出现逆差。数据显示,2014年中国服务贸易逆差为1981亿美元,而2004年全年服务贸易逆差额不过78.07亿美元,10年间猛增24倍有余。

研究人士指出,造成服务贸易逆差的“罪魁祸首”是出境游。数据显示,2014年旅游服务贸易逆差额达1136亿美元,占服务贸易逆差总额的57%左右。此外,运输服务贸易逆差额也较大,全年逆差额达579亿美元,占服务贸易逆差总额的29%。

综合分析国际收支项目,谭小芬表示,根据当前全球货币的利率格局以及中国金融改革加快分析,2015年资金跨境双向流动将会加大,资本和金融项目不会有持续的逆差或顺差。而且,赴海外投资的企业将降温,这可能成为资本流出放缓的原因。

民生证券研究院执行院长管清友认为,一方面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下降和人民币汇率贬值或将利好中国外贸;另一方面,随着中国经济渐趋稳定,人民币资产的增值前景仍在,资本将会在流入与流出之间寻求新的平衡。

 

来源: 国际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