赔本赚吆喝,创业咖啡还能喝多久?

26.06.2014  16:44

  

  斯达普咖啡馆内的创业交流活动。

  

  I立方创意咖啡馆里的高科技项目路演。

  犹如一把火,创业咖啡馆3年前在中关村落地后开始向全国蔓延。去年底开始,哈尔滨斯达普、创客、I立方、真咖啡、科融等5家创业主题咖啡馆相继出现。

  这是一个让创业者与投资者脉搏加速的自由市场——创业者与投资人以最便捷的方式实现零距离对接,创业团队间畅意集群交流、分享讨论……很多咖啡馆梦想能像北京车库、3W咖啡那样,吸引本地甚至全国创业者和投资客千里迢迢赶来,共赴一场创业种子开花结果的盛宴。

  不过,待这些咖啡馆真正落地后,面临的现实却是如何生存?

    经营惨淡

    人气挺旺入不敷出

  斯达普咖啡馆去年底成立,是哈市首家创业主题咖啡馆。这家坐落于延平街1号的咖啡馆甚至有些偏辟——周边并不热闹,店前还是条冷清的巷子。

  这并未影响它的人气集聚。诸多哈埠大学生带着创业项目慕名而来,不少老板、民间投资人也会隔三差五登门寻找项目。只半年多时间,它已成为冰城草根创业者的“圣地”。

  咖啡馆里经常出现的一幕是,台上的创业者带着自己研制的机器人、社区管理系统等各色创业项目口若悬河,台下投资人或是争相提问,或是指点症结……有关财富演绎的奇特构想与商业实践,经常让这里人满为患,后来者只能站在过道上。不久前,这家充满激情的创业交流场所,甚至吸引了韩国、加拿大科技代表团前来造访。

  盛名之下,斯达普的咖啡收益,却让人大跌眼镜。“每天倒赔500多元。”咖啡馆经理张秀颖很有压力。之前,她经营38平方米的休闲咖啡馆时还能蠃利,但将主题定位于创业、店面扩大到200多平方米后,咖啡馆经营却入不敷出——创业的定位使斯达普消费群体太窄,没有创业活动时客流直线滑落,有活动时大学生创业者消费能力又有限。

  张秀颖如今的执著更多来自理想。她被创业和理想的激情感染,坚持创业定位,但现实的收益又使她必须考虑咖啡馆今后该如何运营下去。

    棋局向前

    孵化投资合二为一

  位于理工大厦写字楼8层的创客咖啡,开业半年,连赠送带搞活动,几乎一直没有收入……整体上,冰城创业咖啡馆聚一起,论赢收只有比惨的份儿。

  急眼了,谁都会抛出一句,“想不亏很容易,直接变成休闲咖啡就行”。满大街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来的咖啡店,的确验证着大众咖啡的赢收指数。

  而另一面,这些咖啡馆在咖啡氤氲中开始的布局,很容易让人确信这是一盘长远的棋局——它们背后乃至本身,几乎都有或大或小投资人的身影:咖啡馆为创业者提供免费或低价服务,也开始展开投资社交、找投资项目业务。

  位于科技创新城的I立方创意咖啡馆由冰城投资大鳄哈创投集团出资,直接成为哈创投旗下哈以孵化器公共服务的一部分。为投资者和创业者搭建休闲办公空间,哈创投也从中寻找合适投资项目。

  斯达普咖啡隶属小型民营投资机构功成创投公司。它甚至带着孵化器的影子:200多平方米空间里,占一半区域的咖啡厅服务于投资交流与创业项目对接,剩余空间则被辟为创业孵化办公区。目前有50余家小微企业签约进入斯达普虚拟孵化器。

  正因如此,某晚活动结束后都10点半了,有投资人堵到门口要给斯达普咖啡馆投资,张秀颖予以拒绝,“我们再撑撑”。而且,不止一次。

    生存优先

    守着底线多元经营

  拒绝了对方,张秀颖对今后的咖啡赢利也不是十分有底。

  人们进街头咖啡店是要消费,而进入创业咖啡馆却是为了办公,这决定了二者在咖啡业务赢收上的先天差异。全国创业咖啡馆只有少数嬴利。在市场化领域走得最靠前的斯达普咖啡,仍靠功成创投公司为数不多的创业服务收入反哺。

  从长远看,如果投资一个项目成功,咖啡馆背后的投资方可能获得百倍千倍的收益。但一个现实问题是,投资项目需要长时间才能有利润,且万一项目失败会颗粒无收。

  创业咖啡馆们在努力摸索多元化生存之道。

  斯达普咖啡今年的目标是,实现赢收平衡。在免费的创业分享、项目路演、创业培训活动之外,他们最近开始挖掘自身人气,并开辟了收费业务:场地对外租赁。咖啡馆大厅有投影议、电动幕等专业设备,可举办沙龙、论坛、培训等活动,半天的活动每场使用费用500元。

  因为毗邻工程大学等高校,张秀颖还开始策划吸引高校学生的团体消费活动。同时,对咖啡馆更大幅度的经营方式调整正在酝酿,“可能做成创业训练营”。

  创客咖啡负责人李健的打算是,寻找合作伙伴负责咖啡馆的赢利经营。作为哈理工创新创意孵化器员工的他们,今后主要负责咖啡馆创业活动平台的打造。但他们“经营外包”的底线是,不能失了创业的定位和氛围,“咖啡馆里可以有人唱歌,除非项目路演要唱着来表达。”

  他们认定,能长久生存下来的创业咖啡,能支撑创业活动,也得实现自身赢利。

   同生共赢

    拟建联盟细分市场

  有时,在面临生存困扰时,这些咖啡馆也会反问:“咖啡馆为创业者提供免费或低价服务,具有半公益性质,政府能否给一定支持?”创客咖啡的经营人员张冰曾去北京中关村专程考察,发现政府将创业咖啡认定为创业孵化器的一部分,给予房租补贴。

  对此,省科技厅园区处相关负责人表示,我省会对创业咖啡在创业对接、投资机构组织上给予支持,但暂时并没有资金支持。

  这并未影响创业咖啡馆“闯”下去的念头,“不能解决生存问题,未来一些咖啡馆会倒掉,但不会影响这个业态的向前发展。”

  现在冰城的创业者很多,找项目的投资者也多。张冰甚至看到,哈市某高档商场里一家商业化咖啡馆负责人,也在“拼缝”帮人找项目。但一个问题是:草根创业项目对接成功率很低。创业咖啡馆这样的平台恰恰可以让它们浮出水面。

  在日常经营中,李健发现大家做的创业分享和培训不少是重复的,彼此分散了人气也增加了成本。她正在和大家沟通,成立冰城创业咖啡联盟,“大家共享资源、细分市场,差异化经营”。

  至于能走多远,创业咖啡经营者们的态度是:不放弃,走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