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袖手看”到“拍手赞”“动手干”——黑龙江农村精神文明建设见闻

23.09.2016  20:03

  新华社哈尔滨9月23日电题:从“袖手看”到“拍手赞”“动手干”——黑龙江农村精神文明建设见闻

  新华社记者 强勇

  吃过晚饭,黑龙江省宾县农民梁忠凤收拾好碗筷就出了门,来到村子里新修的文化广场。路灯初上,唢呐声、歌唱声交织传来,广场上秧歌队、舞蹈队已经活跃起来,给乡村的夜晚增加了不少热闹。

  “白天干完活,晚上和大伙在广场扭一段舞、唱几嗓子,精神头一下就恢复了。”3年多来,只要没有事,45岁的梁忠凤几乎每天都准时过来,唱歌和跳舞已成为她生活里的一部分。

  为丰富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宾县实施文化阵地建设“1234工程”,即每村一个文化广场,文化礼堂、农民培训课堂“两堂”,图书阅览室、艺术创作室等“三室”,村情村史墙、乡风民俗墙等“四墙”。宾县已被文化部评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全县有国家、省市级文明村镇15个,县级以上文明村镇创建率达92%以上。

  宾县的变化是黑龙江省强化乡村文明建设的一个缩影。黑龙江省文明办创建处处长姚丹说,近年来全省投资约4亿元,推动文化服务向基层农村和边远地区延伸,已建设900个乡镇综合文化站,实现乡镇综合文化站全覆盖。此外,黑龙江省整合涉农资金4.35亿元,完成了2604个中心村的文化广场和体育设施建设。

  在完善文化硬件的基础上,哈尔滨、齐齐哈尔、佳木斯等多地把向基层“送文化”与“种文化”结合,培养本地文艺骨干和队伍,农民从最初袖手旁观,慢慢变成拍手称赞和热情参与。哈尔滨的民主镇光明村很早就组建了“邻里乡亲”乐队,多年来为村里和周边进行无数场义务演出,被村民们称为“农民身边不走的文化队”。

  一批示范点和村镇在“文化乐民、文化育民、文化富民”探索中,以“”为中心,发挥出典型和引领作用。

  方正县实施“导德齐礼”工程,县文明办主任陆海滨说,农村文明建设需要“面子”,也离不开“里子”。方正县整合道德讲堂、农民技校、农村剧场等多种资源,建设乡镇、村、屯“德礼之家”。同时开展道德模范、文明家庭等评选,组织各村编写村规村训、传唱村歌村诗,在“拉家常”的方式中传播正能量。2016年,方正县入选全国美丽乡村及精神文明建设试点县。

  树立优良的乡风民风同样是宾县美丽乡村建设的核心。丽泉村李延庆一家人多年来连续当选“十星级文明户”,他说,自从得了这个荣誉,感觉全家脸上都有光。过去邻里间时常谈论“东家长、西家短”的是非,现在各种邻里、家庭矛盾少了,大家在日常生活中都争做好人好事。(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