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宿赫哲人家共话渔猎民族“第三次变迁”

27.05.2016  09:27

  新华社哈尔滨5月26日电题:夜宿赫哲族人家共话渔猎民族“第三次变迁

  新华社记者 李凤双 孙英威 齐泓鑫

  “赫哲人撒开千张网,船儿满江鱼满舱……”5月初,伴着《乌苏里船歌》,记者一行走进“赫哲故里”黑龙江省同江市街津口赫哲族乡,实地感受这个东北最后渔猎民族的生活变迁。

  “街津口,街津山,峰环三面水一湾,最是人杰地灵处,不亚塞北小江南”。街道两旁一栋栋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房屋映入眼帘,房屋上用油彩绘画着赫哲人捕鱼、生活的图画,一排以赫哲少女迎客舞为原型的路灯整齐地列在路旁,特色餐馆、赫哲族手工艺品店在街边顺次排开。

  “渔业村是赫哲族的聚居地和发源地,全乡537名赫哲族人都住在这里,占到全国赫哲族人口的十分之一。”街津口赫哲族乡党委书记杜烨告诉记者,人口稀少的赫哲族经历了从几近消亡到定居渔猎、从单一捕捞到渔农并重、再到目前多产业并举的三次历史性变迁。

  夜幕降临,春雨绵绵,记者走进鱼皮画创始人、赫哲人孙玉民的家。孙家这栋砖房是2007年政府为赫哲人盖的第三批住宅,邻居家早已无人居住的泥草房仍在,远处刚刚建成的两栋楼房是政府为赫哲人盖的第四批住宅,2013年房屋被洪水淹的村民即将迁入新居。与部分赫哲人家庭“四世同堂”一样,赫哲人的住宅也迎来了“第四代”。

  走进室内,孙玉民一家人与记者围坐桌旁聊了起来。“我过去就是打鱼的。上世纪90年代初,我和老伴还打到过400斤重的鳇鱼。后来到乡文化站工作,与文字结缘。”1961年出生的孙玉民说,现在赫哲人的日子过得很好,年年都有新变化。

  孙玉民的表弟、乡文化站站长吴宝利说,伪满时期日伪当局将赫哲人强行迁往远离边境的沼泽地带,在缺食少医的恶劣条件下,赫哲族人口大幅减少,一度从约3000人骤减至300多人,濒临灭绝。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为赫哲族群众盖起了住房,提供渔猎生产工具、粮食、衣物等,使他们迅速脱贫。改革开放后,打鱼的赫哲人实行了家庭承包,生产积极性高涨。“上世纪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时,赫哲人几乎全族都打鱼,万元户特别多。”一位乡干部说。

  但随着江鱼减少和捕鱼船只猛增,赫哲人的捕鱼量持续下降。至九十年代中期,一些赫哲人年收入只有五六百元,单一渔业生产已难以为继。1994年后,在政府扶持下,赫哲人开始开荒种地,从单一的打鱼为生转向渔农并重。1999年,街津口的人均收入达到2293元。

  孙玉民的邻居、现年81岁的尤玉发是目前村里最年长的赫哲人。经历过新中国成立前苦日子的尤玉发,现在最大的乐趣就是在天气好时骑上自行车在村里转上一圈,看看村边的山山水水、村里的特色建筑。

  随着生产生活的发展,一批赫哲人成长为基层骨干。在党代会、人代会、政协会议中,赫哲族都有自己的代表,部分赫哲人还在机关单位担任负责人。尤玉发的4个子女中,儿子尤利军现已成长为同江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

  如今,赫哲人的生活正在经历“第三次变迁”--发展文化旅游在内的多种经营。算起家庭的收入,孙玉民笑着说:“我有一个鱼皮画加工店,每年卖画能挣两万块钱。老伴和女儿有22亩地,流转给合作社经营还有一块收入。渔船政府给燃油补贴。我还有一份工资呢!

  杜烨说,“大河有水,小河不干”,我们就是要千方百计发展经济,带领大伙实现全面小康。乡里已经把“赫哲故里”“赫哲第一乡”都注册了。过去以参观为主的旅游带动消费有限,未来计划以体验游为主,让游客参与赫哲族传统婚礼、捕鱼生产,来带动更多消费。“争取让赫哲族群众于明年底率先实现‘全面小康’!

  地方政府对赫哲族的帮扶也已从“雪中送炭”向“锦上添花”转变。虽然当地赫哲族群众人均收入去年已达1.4万元左右,远高于贫困线,但基层干部仍向着更高的目标前行——鼓励赫哲人带动身边更多的兄弟民族同胞,努力实现“全面奔小康不让一个人掉队”的目标。

  不知不觉间夜已深,雨还未停。记者决定留宿在孙玉民家,好客的老孙把自己常住的火炕腾出来,自己和老伴搬到了小屋里。

  “感谢党的好政策,我们才有了好生活!”老孙和几位赫哲人常说的这句话一直在记者耳边回荡。而刚刚吴宝利即兴演唱的一曲《乌苏里船歌》,又让人品味到了赫哲人浓浓的幸福——“赫哲人走上幸福路,人民的江山万万年……”(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