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大清国相学做人

10.04.2016  18:47
    历史小说 《大清相国》塑造了清朝时期以陈廷敬为主要代表的大臣群像,反映了在三百多年前的特定历史中,官场人物的人格、道德和行为。     清朝名相陈廷敬,原名陈敬,二十一岁中进士,因同科进士中有两个陈敬,顺治皇帝给他赐名陈廷敬,从此声名鹊起,后辅佐康熙帝治国理政。作者以史料为基础塑造了名相陈廷敬清廉、仁厚、强干的为官形象。相较众多晦涩难懂的历史典籍,这部小说在历史事件描述和人物刻画上更为通俗和生动,使读者易于理解陈廷敬作为一代名相,数十载揭时弊、倡清廉、恤百姓的不易。小说通过众多历史事件的再现,使充满救世济民情怀的陈廷敬的形象逐渐鲜活起来。     以史为鉴,可知兴替。作者王跃文写这本书时曾说,一切历史皆为现代史。的确,学习历史可以避免类似的错误再次发生。难怪,年轻时的康熙帝常听陈廷敬讲史事,吸取历代帝王治国理政的教训。不过若功利地只想着跟陈廷敬学为官之道恐怕着实不可取,正如作者写道:“学做事前,倒不如学学陈廷敬做人的大智慧。”这恐怕才是读这本书的真正目的。     书的扉页上已经总结了陈廷敬做人做事的智谋和韬略,即“等、稳、忍、狠、隐”。     年轻时的陈廷敬是意气风发的少年,正义感十足,有看不惯的事情张口就说。有朋友遭受了不公正,他都会拔刀相助,力求每件事情都真相大白。直到为反对科举舞弊参加游行,被诬陷受了牢狱之祸后,他才有了“无知者无畏,成大事者,必须有所敬畏”的顿悟。在经历了一连串的打击后,年轻的陈廷敬终于明白了要学会“”。面对一件事物,我们常常只是向前看,却无法360度无死角地看见事物的每一个方面。我们总认为自己坚持的就是真相,并急于想得到最终的答案,其实我们所了解的往往只是事物的一个方面。因此,想要充分了解一件事物,就要学会耐心等待。不能偏执,不能急躁,时间过去了,真相便能浮出水面,正如冬天来临了,春天也就不远了。     谁都有过年少轻狂,唯有时间的流逝和阅历的增长能磨去一个人的棱角,让一个人变得更“”。难怪陈廷敬做官先去了翰林院,做什么呢?原来是去读书。为什么读书?读书能令一个人安静下来,增添思考后的“”。年轻人在浮躁时、寂寞时就多去读一读书,因为读书能让一个人的锐气和鲁莽慢慢地褪去,从而变得更加沉稳。     学会“”是中年时的陈廷敬要告诉我们的。其实无论在哪朝哪代,还是在现如今,每个人都希望展示自己的个性,却又极不愿意听到逆耳的忠言。面对来自各方的质疑,要学会采用委婉的表达方式。忍住一时之气,忍住不公正的待遇,忍住受委屈和吃亏,忍住虚荣和欲望……忍一忍海阔天空,忍一忍柳暗花明,忍一忍水到渠成,忍一忍水落石出。     如何理解“”?小说通过陈廷敬办理“山东自愿捐粮案”“山西铜料亏空案”“云南大观楼案”等几个大案要案,集中展示了其“”的铁腕做派。因为“”才实现了整风肃纪,清除了众多社会毒瘤。而我所赞同的“”,是懈怠时对自己要求更严一些,是逆境中不怕吃苦的钻劲儿,是坚持到底、兢兢业业干实事的原则,是持之以恒、不达目的不罢休的态度。     “”则是陈廷敬做人做事的又一智慧。一个人年老时,历经了世事沧桑,对待事情的态度变得更为温和圆润。“”并非是逃避退缩、事事装好人。当陈廷敬越来越被康熙帝倚重时,他选择了温柔地退让,委婉地拒绝,迂回地表态。他相信任何事都遵循必定的规律,做到不强出头、不出风头,坚持把更多机会留给别人。在他眼中,人一生不过短短数十载,能做到不骄不躁,不占不贪,随遇而安,一身正气,方能善始善终。

      我想,每个人对陈廷敬五字智慧的理解可能都不相同,毕竟是见仁见智。能学到他渊博的学识、细致的思考、周密的运筹、适时的自省,也足矣了。(陈健)


(编辑:孙镆涵 编审:袁长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