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境电商 在中俄餐桌掘金

18.06.2016  15:18

  本届哈洽会上,只要走进展厅就会发现,中国人非常喜欢俄罗斯海鲜,而俄国人也需要中国的猪肉、苹果。地理位置和气候的差异,加上合作意愿强烈,使中俄两国人在餐桌上互补,也彼此能满足对方需求。

  逐年增加的中俄食品贸易额,不仅让两国人都大饱口福,也让两国在跨境电子商务、仓储、冷链、食品加工等行业寻找到更多的发展新空间。

  餐桌上的食品互换 中俄各取所需

  黑龙江是中国目前唯一获准对俄出口猪肉的省份。

  业内人士预测,俄罗斯将来自欧盟等国的水果、蔬菜、肉类等农产品列入进口食品黑名单后,俄罗斯水果蔬菜市场由此产生的缺口高达17亿至20亿美元。这为中国的农产品贸易开启了广阔的出口市场。中国的绿叶蔬菜、蒜、姜、苹果、橙子等蔬果产品质量好,价格也具竞争力。

  黑龙江生产的猪肉、果蔬,在运输时间和费用上与其他省份相比更显优势。俄联邦动植物卫生监督局局长曾表示,中国将取代美国和加拿大的肉类出口份额,随着黑龙江省猪肉工业企业的增加数量,也将完全能够保障俄罗斯对这一产品的需求。

  你来我往,中国对俄罗斯食品已经从最初的饮用水、小麦粉等的零散、单一品种的进口,发展到如今的包括蛋糕、海鲜、蜂蜜、巧克力、葡萄酒、冰淇淋等十二大品类200多个品种的进口,进货量也从过去的几百吨上升到现在的年进货量近3万吨。

  据统计,2015年一季度,满洲里口岸共进口俄罗斯预包装食品125批次、1268吨,主要为果汁饮料、葵花籽油、咖啡等七大品类50多个品种,同比分别增长190.7%、156.2%。繁忙的满洲里、绥芬河、黑河等口岸因双方往来的食品运输更显热闹。

  中国人到底有多喜欢俄罗斯食品?俄一位咨询顾问表示,俄罗斯80%的海产品流向了中国和日本。

  俄有机食品产业链 正在中国形成

  知道一只俄罗斯大虾“”到你的餐桌上,或者一块俄罗斯提拉米苏蛋糕摆上你的生日宴,能给多少产业带来生机吗?

  从前,国外食品在中国超市上架前大致经“进口商—经销商—零售商”3个环节。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宋晓丹介绍,现在中国进口食物最主要的通道是电商。业界估计,2016年,我国跨境电商市场规模有可能高达1万亿美元,其中很大一部分是食品跨境贸易。

  中俄双方都在抢抓食品的“互联网+”生意。据《生意人报》报道,2016年,俄罗斯和中国将在京东建立一个允许俄生产商向中国重点出口生鲜类产品的网络平台。京东俄罗斯市场物流与服务总经理表示,俄罗斯各地区食品通过该平台均可销往中国。

  也是在今年,俄罗斯商品O2O跨境电子商务平台“俄品多”成立。5月,“俄品多”在黑河建设了8000平方米线下交易中心和配套仓储。下一步,该平台拟在中国建300家线下直营和加盟店。

  中俄食品贸易带动的不仅是电商,还有冷链物流业。2015年初,俄罗斯冷鲜产品通过电商、微商销售火爆,但因缺少冷链物流而延误商机。目前,黑龙江省大规模、高标准、规范化的冷链物流基地已在绥芬河投入运营,该地进口俄罗斯冷鲜产品贸易只有一个冬季的历史由此改变。

  食品加工行业也在进口食品贸易中掘金。最初从俄罗斯进口的提拉米苏,从出厂到经过海关端上中国餐桌大约需要5天,不仅口感打折,物流成本也不低。我省某食品进出口有限公司从俄罗斯高薪聘请了糕点师,采用俄罗斯进口原材料制作俄罗斯提拉米苏蛋糕,大受欢迎,每天销售1000多块,销量和利润齐增。

  “当下,更多的企业在探索引进俄罗斯原材料和技术在中国建厂加工,建立国内完整的俄罗斯有机食品产业链,实现跨境产业发展突破。”宋晓丹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