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票背后:回家路上的温暖坚守
一张小小的车票,承载了一段回家的旅程。对于行色匆匆的旅客,春运也许只是一年一次的奔波,但对于台前幕后的工作人员而言,从春运伊始,更要怀揣一份让大家走得平安、走得温暖的责任。坚守和奉献汇聚成车票背后的故事,温暖着北国的冬天。
一晚清洁400余节高铁车厢
2月6日,在宁波工作的齐齐哈尔人王晓敏来到哈尔滨西站,搭乘哈齐高铁回家过年。“听说家乡开了高铁,我特意来感受一下。原本以为春运应该是拥挤杂乱的,可这车厢特别舒适,明亮的车窗、整齐干净的座椅、光洁如镜的地板,让我的回家路也更加温暖惬意。”王晓敏笑着说。
记者看到,虽然春运让哈齐高铁的客流量日渐增多,但车厢却依然保持整洁如新,而这背后是一群高铁保洁员的辛苦努力。20时,在哈尔滨西站综合车间,保洁员陈曦正和同事们对所有入库的动车组进行车厢清洁。她告诉记者,进入春运,哈尔滨铁路部门增加了高铁开行密度,每天晚上有75名保洁员,从18时开始作业到凌晨4时,清洁400余节车厢。他们平均每天要转动座椅10000余次,擦拭玻璃8000余块,清掏座椅垃圾25000余次,还要擦拭高铁车厢的地板、行李架、墙壁板、厕所、洗面间等。
陈曦说,清理动车组内饰,比清理汽车内饰还要精细和繁琐。最大难题是清理地面上的口香糖,冬天和着泥雪粘到坐席下面。保洁员们就跪在地上一点一点地擦。保洁工作看似辛苦枯燥,但她们也有自己的乐趣。
“一列高铁列车价值上亿元,再高档的洗车行也接不到这样的活啊,不管什么岗位,我们都是为高铁发展做贡献。”陈曦笑着说。
线路工每天弯腰几千次
高铁美容师为旅客们营造着舒适的乘车环境,在几百公里之外的东极抚远,线路工们在零下30多摄氏度的寒风中作业,只为列车可以更加平稳。
佳木斯工务段前进镇车间抚远工区工长王旭东和他的13个兄弟,就负责着我国最东铁路的60公里养护任务。王旭东告诉记者,抚远多地是沼泽,修建铁路时为了保证线路质量,钢轨下的路基加高到3~4米。工人上线作业,要先系好安全带,人爬上去后再把几十斤重的养路机械工具拽上去。记者看到,因为风力大,线路工们走在路基上面身体摇摇晃晃,风吹得眼睛都睁不开。
冬季温度低,钢轨因为路基冰冻变形,表面也会凹凸不平,线路工们每天都要弯腰几千次,用不同型号的垫板垫平,一个冬天就垫进去几万块板子。因为风大无法交流,指挥作业成了难题,他们就发明了一套特殊的手势指挥:双手叉腰,是在钢轨的正中央位置调整;双手比成心型,是在钢轨四分之一处调整;双臂向左摆动,是加大力度向左拨动钢轨……
“旅客列车开行是否平稳顺畅,取决于钢轨的平整度。能够让旅客在春运焦急的情绪中躺在平稳的列车上安然入睡,就是再累我们也高兴。”王旭东如是说。
在零下50℃的18米高空坚守
去年12月,滨洲电气化铁路正式开通,百年滨洲铁路全面进入电气化时代。电力机车要依靠机车头顶上一根根电压高达27.5千伏的接触网提供能源,因此维修电力接触网的工作尤为重要。春运期间,齐齐哈尔供电段完工检修班组的工作人员在18米的高空上,坚守着旅客的回家路。
今年25岁的武亚良是班组的一名接触网工,他和工友们一起负责中国最北155公里的电力接触网的检修任务。他告诉记者,每天都要爬上接触网,逐一检查设备,虽然检修的是普速接触网,但安全标准和高铁接触网一样。
18米高空,温度将近零下50℃,风像刀子一样割得脸生疼,呼出的哈气让睫毛、眉毛挂上了一排冰凌。即便如此,武亚良也要用手逐一拧动每一个部件,去检查每一个螺栓,一次作业将近两个小时。“这里气温太低,零件挂霜或是松动,就会影响供电效果,严重些,甚至会耽误列车运行。”武亚良深深知道自己工作的重要性。在网上作业的时候,武亚良有时也会向远处眺望,在那里可以看到中欧班列向国门外飞驰,一股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
春运期间,这条刚刚开通的电气化铁路大大缩短了哈尔滨至海拉尔的运行时间,旅客可以在更安静、快速、舒适的环境中踏上回家路。只是谁也不会留意,在无数个寒风凛冽的清晨,有一群年轻的小伙子,站在18米高的接触网上,神情专注地守护着春运的平安。(记者狄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