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度保护”为何没给孩子带来安全
中国、美国、日本和韩国四国相关研究机构于2015年联合开展了高中生安全意识及问题比较研究,研究结果显示,中国学生过度保护现象严重,安全教育状况堪忧,与美、日、韩差距不小。调查显示,中国高中生的父母更加注重孩子的安全问题,例如,93.1%的中国父母会在参加户外活动前提醒注意安全,比美、日、韩都高出30%以上。与此同时,65.6%的中国高中生担心自己参加户外活动是否会受伤,比其他三国都高出20%左右,高于四国平均水平19.4%;71.6%的中国高中生认为自己喜欢挑战各种事情,在四国中比例最低,分别比美、日、韩低15.4%、5.9%和6.5%。
有意思的是,虽然处于“过度保护”之中,可中国高中生遭受暴力侵害现象却较为突出:有40.5%被当面讥讽或辱骂过,有27.6%被同学或伙伴孤立过,11.5%被威胁恐吓过,11.3%挨过打,4.0%钱物被抢过,比例虽明显低于美国,但高于日、韩,在亚洲三个国家中最高。而中国高中生遭遇侵权现象也尤为突出:44.5%的中国高中生有被偷拍照的经历,分别比美、日、韩高21.6%、32.6%和36.7%。这就陷入了一个恶性循环:学生面临的不安全因素多,家长担心孩子被伤害,因此,反复强调要注意安全,学生也担心出安全问题,可是,学生还是很不安全。对我国学生的安全教育,应该走出这样的恶性循环。
必须意识到,“过度保护”反而会让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差。我国家庭对学生的“过度保护”,和学生对自我的“过度保护”,是以学生不接触社会、不参与某些活动为特征的,表面上,学生远离了不安全因素,但是,却由于没有对现实社会、生活的体验,而缺乏保护自我的能力。比如,考虑到安全问题,很多家庭一直接送孩子上学,由于有父母的接送,孩子“很安全”,可孩子总有独立的一天,一旦父母不接送,他能独立面对社会的不安全风险吗?近年来,不时传出女学生在上学路途上失踪的消息,对此,家长的第一反应是要接送孩子,包括上大学,也最好能接就接,能送就送。而不是培养孩子独立面对社会安全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像不要随意搭陌生人的车,接受陌生人的邀约等等。
安全教育,从本质上是生活教育,是学生必须在生活中感知的教育。父母在孩子成长过程中,需要给予适度保护,可是,却不能替孩子消除所有安全风险,不能因做家务可能切伤手,就不让孩子做家务,不能因体育运动、户外活动可能受伤,就不让孩子体育锻炼,限制学生外出、郊游,这不是“保护”,而是以“保护”为名的因噎废食、“圈养”,这并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不仅家长“圈养”学生,有不少学校对学生也以安全为由进行“圈养”,下课不允许学生下楼活动,学校的运动场,也不允许学生奔跑,这样的“保护”,“保护”出学生的安全了吗?非也!反而是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低下、身体体质退化。而且,在父母和老师规划、管理自己的学习、生活的环境中成长,学生的独立性和责任心都很差。
家长和学校的过度保护,还体现在干涉学生的人际交往和课余生活中,因担心结交“坏人”,受到“伤害”,不少父母不允许孩子去参加社交活动,有时还会违背孩子的意愿,检查孩子的日记;因担心孩子上网玩游戏,有家庭禁止孩子用电脑、上网等等。这种“保护”,也是适得其反,在家长这不能做那不能做的要求下,有学生缺乏人际交往能力,不懂得如何与人打交道、沟通、交流,还有学生则产生强烈的逆反心理,与家长的要求对着干。另外,由于没有在学习生活中,养成健康上网的习惯,一旦离开家长的监控,有的孩子一触网,就失控。
学生的独立性、责任心、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不是家长和老师的过度“保护”、“圈养”教育能保护和教育出来的。家长和学校,要重视除知识教育之外的对学生的生命教育和生活教育,要陪伴孩子成长,在共同生活中,教会怎样为人处世,面对挑战和困难,而不是代替他们成长,为他们遮风挡雨,给他们一个温室般的成长环境,这种环境,对学生人格和身心的健康成长来说,才是最不安全的。(据北京青年报)
编辑:丁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