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多少假记者在拉大旗做虎皮?
某广告公司业务员以冒充中央电视台记者,帮助对方消除负面舆论的方式,诈骗数百人。据悉,该案中被骗人员达300余人,涉及21个省100多个县,公安机关的进一步取证工作正在开展之中。近日,北京市丰台区人民检察院以诈骗罪批准逮捕了犯罪嫌疑人高某、曹某、胡某、王某等11人。(12月14日《北京青年报》)
就在日前,媒体刚刚曝光了北京永安中医院“崔海岩教授”伪造央视采访视频的事件,今天“央视”这杆大旗再次被不法人员利用,一个“央视假记者”,骗了300余人,涉及21个省100多个县。危害之广,影响之坏,令人发指。
事实上,近年来国家相关部门打击各类“新闻敲诈”行为始终没有放松。缘何“新闻敲诈”屡禁不止?最重要的原因恐怕是因为骗子还有市场。而央视等中央级媒体频繁“躺枪”,显然是骗子想利用中央媒体的公信力,为他们的行骗造势开路。果不其然,报道中这名女子冒充央视记者诈骗,一年挣了近20万,这巨额的好处恐怕是某些假记者“趋之若鹜”的原因所在吧。
分析起来,新闻敲诈者的手段真的算不上“高明”。他们要么是雇人在网上寻找各地负面消息,打电话告诉相关部门“有群众举报,准备去采访”,留下电话让你自投罗网;要么就是根据网上线索进行所谓的“实地采访”,拍下视频、录音等证据,表明回去后要编发、刊播,给被采访者以各种压力。但无论手段如何,其最终都会露出真实面目:“暗示”被敲诈对象“掏钱灭火”、“破财免灾”。
笔者认为,骗子们之所以会诈骗成功,就是抓住了当前各地在“安全生产”、“环境保护”、“超标建设”等方面存在违法事实的“短处”,再加上被敲诈单位或个人因害怕曝光而“丢官帽”或“丢丑”的心理,甘愿忍气吞声、拿钱了事。这种暗地里的妥协看似圆满解决了问题,但实际上是种下了“灾祸”,助长了敲诈歪风,给了假记者更多生存空间。
其实,现在网络这么发达,国家新闻出版总署也有查询和举报网站,大家只要上网查询或者打个电话到新闻单位核实一下,骗子很快会“原形毕露”,但为何会行骗成功,还是被敲诈者“护短”的心理在作祟。如果老百姓都能学点核实辨别记者身份的基本常识,那么“李鬼”将无容身之地。
当然,新闻“李鬼”的存在,也从侧面反映了记者队伍中可能还真有“吃拿卡要”现象的存在。骗子假冒记者,是不是因为某些记者早就像个骗子,记者队伍之中也掺杂着个别“害群之马”,这也说不定。
可喜的是,近几年,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一直在全国持续开展新闻出版“五个专项治理”,集中打击新闻敲诈,打击假媒体假记者站假记者。相信随着这一起起新闻敲诈事件的被起底,广大群众对如何对待假记者也能心知肚明,新闻战线也能变得风清气正。
文/张培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