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与退的辩证法

19.07.2016  07:37

  智慧宁夏综合展示中心集成政务、社保等“八朵云”监测全区数据,让政府服务变得更“聪明”。记者白茹摄

  刚刚结束的经济形势“期中考试”,宁夏交上了一份令人惊喜的答卷:今年上半年,全区经济低开高走,稳健回升,经济增速高于全国,优于去年同期。

  其中,两个亮点不能不看——

  一个是“五年来首次”。今年上半年,预计宁夏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200亿元,增幅7.5%以上,为2011年以来首次在上半年达到目标增速;

  第二个是“一升一降”。全区煤炭、机制纸及纸板、原铝、钢材等产能过剩行业产品产量呈明显下降态势,轮胎、仪器仪表、轴承等22个新兴行业保持增长势头。

  两个亮点的背后,是宁夏坚持“稳增长、调结构、发力供给侧改革”取得的可喜成效,也从一个侧面体现出宁夏经济正在发生脱胎换骨的变化。

  从简单追求经济增长的高速度,到强调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并重,再到注重为宁夏经济的未来铺就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道路,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自治区党委、政府的决策思路因势而为,施政措施与时俱进。

  主动与过去陈旧粗放的发展模式挥手作别,宁夏经济正从“不计代价追求速度”的粗放式发展模式过渡到“轻重工业并驾齐驱,特色产业稳中有进,传统工业转型发展”的新型发展道路。

  产业取舍、新旧转换、吐故纳新……新常态下宁夏经济转型每一步的进与退,都蕴含着魄力与担当,充满了辩证法。宁夏经济的变化向外界传递这样一个信号:尽管世界经济波诡云谲,全球金融危机持续发酵,但宁夏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条主线贯穿始终,“稳增长、调结构、促发展”步伐铿锵。

   重绘经济版图,困难再大也“绝不要发臭的GDP”

  衡量经济发展有两把标尺:一把是总量,一把是结构。前者代表的是速度和规模,后者反映的是质量和效率。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

  经济深度转型的当下,能源依存度高且结构偏“重”的宁夏,如何在这一轮大潮中颠覆自我,浴火重生?

  宁夏是能源资源富集地区,一度“工业能耗高、污染大”的状况曾让宁夏的经济列车不堪重负。

  为寻找加快转型升级的新动力,宁夏重绘经济版图,困难再大也不要发臭的GDP,做优做强工业、做特做精农业、做活做大服务业,经济发展质量正在悄然变化。

  宁夏工业经济发展的关键棋子在煤炭。宁夏最大的煤炭企业神华宁煤集团,在创新驱动方面先行一步,于2004年率先转型升级发展煤化工项目。2014年,伴随“黄金十年”离去,煤炭市场持续走低,国内煤企亏损面高达90%,神华宁煤的营业收入却在煤化工板块的强劲拉动下逆势走高;2015年上半年,神华宁煤集团甲醇、聚甲醛、聚丙烯等项目创造4.01亿元利润,使企业在煤炭“寒冬”中看到一抹绿色。

  正在建设的年产400万吨煤制油创新项目2017年建成投产后,神华宁煤集团的煤化工板块一年将“吃”掉煤炭3500万吨,可有效缓解煤炭产能过剩压力,实现煤炭生产企业向煤炭深加工的转变,成为引领宁夏工业整体转型升级、创新驱动的“定盘星”。

  同样位于宁东能源化工基地的宁夏宝丰能源集团,建立了完整的循环经济链条,通过工艺的无缝衔接,把尾矿、废渣、废气、废水作为资源充分回收利用,使上游的废气、废料转化成为下游的原料,将所有的工业“垃圾”吃干榨净、变废为宝。

  长久以来,煤炭一直扮演着宁夏能源的“主角儿”,如今,风能、太阳能这些曾经的“配角儿”纷纷走上前台,承担起越来越多的“戏份”。

  风可以变钞票,光也可以创造财富。秉承节能环保的理念,煤炭资源富集的宁夏,不再依赖传统的能源发展经济,而是积极开发利用新能源。在新理念的倡导下,“风车”和“太阳镜”在宁夏遍地开花。仅2015年一年,宁夏新能源的发电量就达115亿千瓦时,相当于节省了近700万吨燃煤,减排了1450万吨二氧化碳。

  “旧的经济发展模式已形成一定程度上的路径依赖,一系列弊端显而易见。以往的资源红利有可能变成‘慢性毒药’,宁夏迫切需要走出一条有特色的转型升级之路,加快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结构调整步伐。”自治区发改委主任张八五说。

  “稳增长、调结构、转方式”的关键点在哪?宁夏做出了“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的战略选择,有力地促进了工业经济的提质增效。

  变则脱胎换骨,不变则坐困愁城。

  一个地区的工业化发展到一定程度以后,必然寻求转型升级,这既是大势所趋,也是形势所迫。

  经济增长换挡必然带来阵痛。宁夏正努力培育优质增量,减少低质存量,摆脱倚能倚重的特征,一个布局合理、特色鲜明、集群发展、竞争力强的现代产业体系在宁夏崛起。

   一瓶葡萄酒>一吨煤炭,这个不等式成立!

  在宁夏,一瓶优质葡萄酒的价值大于一吨煤炭的价值。

  这个不等式的背后,是宁夏经济轻与重、新与旧之间转换的最好见证。

  十年前,贺兰山东麓还只是个地理概念。如今,这里已成为中国种植酿酒葡萄面积最大的产区。宁夏借力不断壮大的葡萄产业调整结构,转变过度倚重煤炭的经济增长方式,由“重”变“轻”之间,独具优势的葡萄与葡萄酒产业便成为突破口。

  “贺兰山下果园成,塞北江南旧有名。”这片土地种植葡萄的历史已有上千年。把葡萄做成葡萄酒——换了个“活法”,使全区葡萄产业年综合产值由5年前的20亿元增加到166亿元,就业人数达7.5万人,一瓶优质葡萄酒卖到了上千元的价格,远超一吨煤炭。

  一颗颗酿酒葡萄,可以形成过千亿元的大产业,使宁夏成为东方葡萄酒之都,新常态孕育着新机遇。经济下行既是巨大的挑战,更是“腾笼换鸟”、调整结构、转换动力的良机。

  向改革要动力、向市场要动力、向创新要动力——这是结构调整新路径,也让“宁夏制造”大跨步走向“宁夏智造”,实现工业制造水平的“时代跨越”。

  30多年前,刚刚走进铸造厂的彭凡,一脚踩进了沙子里,黑色粉尘遍布车间每个角落,还有油污和刺鼻的气味。如今,宁夏共享集团的“3D打印智能工厂”干净整洁、明亮恒温的铸造车间再不见黑黢黢的“大块头”木模和砂箱,取而代之的是巨大的封闭式3D打印机。

  已经成长为共享集团董事长的彭凡说:“世界经济的复杂多变,国内经济的下行压力,给我们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生存压力,在这种内外因素叠加下,再也不能靠熬了,必须主动转型革新,否则,死路一条。”如今,共享集团已彻底告别了传统铸造业“傻大黑粗”的形象,企业生产的大型燃气轮机铸铁、铸钢件占到世界市场供货量的40%左右。

  从“倚重倚能”到“有轻有重”,结构调整让宁夏工业布局在“两轮驱动”下走得更稳。

  走进宁夏现代纺织产业示范园,恒天如意宽敞的厂房内几十排自动化纺线机器正飞速转动,这是中国首条纺纱全自动成套生产线。以恒天如意为代表,宁夏现代纺织产业“一城三园”发展框架已经搭建,形成集纺纱、机织、针织、服装、物流、培训为一体的完整纺织产业链。

  同样做为轻工业的代表,宁夏汇川服装有限公司借助“互联网+”技术,让传统轻工业在科技翅膀的带动下更高飞翔。消费者通过电脑、手机进入汇川公司网页,选择智能定制,个性化定制和规模化生产的矛盾迎刃而解。“以需定产、量体裁衣”的个性化定制模式,在这座服装智慧工厂实现。

  宁夏的经济格局,不再是重工业的“独舞”,而是努力寻找“轻重”之间微妙的平衡。从过去重工业“一家独大”到轻重工业“两轮驱动”,宁夏经济走出了绿色、低碳环保的科学发展新路径。

   网络引领新产业键盘敲出新经济

  短短两年内,亚马逊AWS全球副总裁容永康已数次到宁夏中卫考察。

  这位行程安排向来精准到分的亚马逊中国区当家人,为何对沙漠水城中卫“情有独钟”?

  原来,天然的低温、稳固的地质结构加上能源、交通等优势都让荣永康格外兴奋,“我在这里嗅到了硅谷的味道”。

  在亚马逊的带动下,奇虎、阿里巴巴、中国电信、赛伯乐、易云、大河云联、中云科技等一大批知名企业纷至沓来,在这片土地上扎根发芽,中卫已经发展成为新一代的西部云计算中心。

  经济如人,有自身的新陈代谢。不符合经济规律的企业和产业,要么应势而变,畅通自身;要么果断割腕,清淤止血。

  立足经济新常态的大逻辑,宁夏在“互联网+”“中国制造2025”“现代服务业”“全域旅游”等新型产业战略矩阵中深耕细作,蓄势发力,积极寻求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的转型升级。

  互联网时代里,传统产业利用信息通信技术与各行业的跨界融合,不断创造出新产品、新业态与新模式,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构建经济发展新生态。第三产业天然具有的服务属性更借助“互联网+”的优势乘势而起。

  “信息技术”“生物科技”“知识产权”——这是银川IBI育成中心三个英文字母中包含的意义。这里的一切经济活动以互联网为基础,“键盘敲出新经济”在这里梦想成真。

  17年前,西北明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赖广蒙还是背着电脑从黑龙江漠河到新疆一家一户跑客户的商业起步者,用双脚触摸中国货运物流的走向。

  今天的赖广蒙已经用数据建立了一个庞大的“网上货运帝国”,用户超过2000万,并以每年翻番的增长速度扩张,每天平台的网上交易额达到2亿-3亿元。西北明天创新物流电子商务运营模式,每天更新的信息量高达近千万条,全国市场占用率连续10年保持在98%以上。赖广蒙说:“科技的力量能改变很多东西,通过大数据的盘点,可以看出整个中国工业经济的走势。”

  在“万物皆可联”的时代,一大批“赖广蒙们”正在以一种新型的战略管理方式与时俱进,参与到智慧城市、两化融合、生活服务、现代农业等领域,信息化向经济发展、文化教育、旅游、卫生、民生等领域渗透。

  一个银川IBI育成中心,一年培育了4家新三板上市企业,网络交易额达到1800亿元。借助互联网经济的东风,新能源、新材料、先进装备制造等新兴工业,枸杞、酿酒葡萄、清真牛羊肉等农产品也纷纷借助互联网平台,走向更广阔的市场。

  同心人学习福建人卖茶叶的经验,在网上销售同心特产,倒腾出了名堂。分享、学习,这是互联网时代精神的生动写照。“回回集市“这个本土化电商平台,成为推广同心有机枸杞、清真牛羊肉、羊绒、圆枣等传统特色产品的好窗口,让同心一举成为全国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

  中阿淘、优百贸、宁夏希望等本土电商企业风生水起;泾源、中宁、平罗……一个个电子商务孵化中心如雨后春笋般在宁夏南北迅速成长;西部云计算基地、亚马逊AWS、智慧银川中兴大数据中心,宁夏信息产业正实现跨越式发展。

  在催生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良好局面的同时,我区信息化产业与政务民生实现了高度融合。以智慧宁夏“8+N”朵云为代表,让宁夏百姓尽享信息时代的便捷,让政府工作效率、城市管理水平和居民生活质量有了质的提升。

  山川相依、河湖相映,宁夏版图几乎将所有地理景观囊括,中国的“微缩盆景”是神奇宁夏精髓所在。宁夏旅游借助信息化搏击“云上”,“全景、全业、全时、全民”,打破以景区为核心的空间局限、优化旅游产业布局、丰富旅游产品、完善旅游公共服务体系等,让旅游业成为我区第三产业发展的强劲动能,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在游览宁夏的同时,也将宁夏魅力传递得更远。

  随着新兴经济落地生根,寻找绿色、可持续发展的新经济模式,宁夏有了更多选项,支撑宁夏起跳的力量更多了。

   内外兼修,决胜未来的“独门秘笈”

  改革开放30多年的实践证明,人流、物流和资金流最终都流向了政策最优的“洼地”。哪里政府管理规范、办事效率高、政务环境好,哪里就能吸引更多的资金、技术和人才,实现更大发展。

  “减”字当头,经过10次削减行政审批事项,宁夏将原有的1200多项审批事项削减至424项,“砍”掉了七成多,审批时限也大幅度压缩。

  过去在宁夏申请成立一个小额贷款公司要215天,第一次压缩后减少到47天。这样的精简已经让很多企业喜出望外,宁夏却自加压力,不断挤压时限空间。最终,小额贷款公司审批流程由47天压缩到了19天。

  以电力新能源企业申请项目为例,以前仅自治区发改委审批路条就要20个工作日,之后企业还要再过15关,哪一关出了问题,事儿就卡住了。现在自治区发改委将所有参与评审的部门召集到一起开预审会,要求5天之内必须给企业回复。

  对内锐意改革,意在破解发展难题;对外开放合作,是联通未来的必由之路。

  “土豆大王”马生科是地地道道的西海固农民。自2007年创办公司以来,他带领当地农民打响了“六盘山”农业品牌。沿着丝绸之路经济带,马生科把宁夏的蔬菜卖到了阿联酋、沙特、蒙古、俄罗斯等国市场。

  宁夏这样的内陆省区,不沿边、不靠海,只有大胆地走出去,才能更好地走向全国、融入世界,拓展更广阔的发展空间。近年来,宁夏在抓好招商引资的同时,引导企业走出去闯市场,到境外投资项目,宝塔石化等企业在28个国家和地区设立了95家境外企业,其中32家设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全区对外直接投资累计达到20亿美元,占到全区GDP的近5%。

  面向世界,宁夏积极实施开放战略,空中、路上、网上丝绸之路建设步伐加快。

  由银川出发,开通了11条出境航线;开通了银川、中卫、中宁至中亚的“中阿号”国际货运班列。银川综合保税区、滨河新区等开放园区不断取得新成效。中国阿曼(杜古姆)产业园开工建设,中国沙特产业园前期工作稳步推进。

  今年上半年,全区进出口总额12.6亿元,同比增长2.8%。共新设外商投资企业11家,实际利用外资2.23亿美元,同比增长40.7%。

  曾经活跃在一线城市的浦发银行、中信银行、华夏银行、中国光大银行陆续在宁夏设立分支机构;中银绒业、网虫股份等一个个上市挂牌企业闯荡海外;中国银行宁夏分行到迪拜签署协议,宁夏银行、黄河银行纷纷到阿拉伯国家寻求合作伙伴……

  金融业兴盛的背后是宁夏开放发展的两面:一方面,宁夏的开放热土和无限商机吸引一批银行、证券等金融机构进驻,为宁夏经济发展注入动力、激发活力;另一方面,宁夏大力培植资本市场,做大产业,壮大企业,参与海外市场竞争,宁夏的金融版图向世界延伸。

  宁夏的“十三五”规划建议提出了GDP年均增长达到7.5%以上的目标,在指标设置体系上,宁夏比国家多设置了6项预期性指标,分别是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对外开放和非公经济占GDP的比重。

  2016年是“十三五”开局之年,通过“加减乘除”的混合运算,宁夏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全面发力,经济运行呈现出逐月向好、稳中有进的良好态势。今年上半年,全区经济结构调整积极推进,新旧动能转换加快,民生保障得到加强,新常态下经济运行的新特征进一步显现。

  这样的答卷,远非在原有轨道上的直线增长或纵向延长,而是在多维空间的全面提升。

  登高谋远起宏图。站在“十三五”的崭新历史节点上,宁夏将继续在经济新常态下奋楫前行,中流击水、浪遏飞舟。(记者李东梅和牧川)

编辑:金永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