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7月份进出口纷纷双降 数据低于预期

10.08.2015  01:33

  海关总署今天(8月8日)公布的7月进出口数据显示,我国7月出口、进口总值同比双双下降,低于预期。

  6月,中国出口情况一度好转,同比增速四个月来首次转正,但这种局面并未持续多久。海关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按美元计价,7月出口大降8.3%,远不及预期的下降1.5%,增速为2014年2月以来最低;进口方面,7月降幅为8.1%,同样差于预期的下降8.0%;当月贸易顺差430亿美元,收窄8%。

  分析师指出,中国7月进出口情况比预期糟糕,主要是受到基数效应、需求放缓以及大宗商品价格下跌等因素的影响,下半年我国进出口压力仍将非常大,后期进出口稳增长政策有待落实。

   7月出口增速重回负增长

  海关总署8日公布数据显示,按美元计价,7月份出口增速同比下降8.3%,远低于此前市场预期的-1.5%。而这一增速在6月份为同比上涨2.8%。

  招商宏观团队分析称,7月出口同比负增长-8.3%,显著低于预期和前值,主因在于去年7月的高基数,从出口金额来看,7月略高于6月,出口形势没有恶化。不过,出口全球需求不足并且多国希望通过出口带动经济是当前中国出口面临的重要不利因素之一。根据荷兰经济政策研究局的统计数据发现,过去六个月,全球贸易量下滑了2%,是2014年6月以来最疲弱状态,全球贸易量的下降意味着中国出口难以独善其身。

  此外,不少评论都提及,出口增速下滑主要拖累来自美元走强带动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升值,尤其是对欧、日出口受汇率拖累明显。

  国泰君安宏观分析师任泽平点评称,整体看,虽然全球经济一直处在扩张状态,但PMI指数显示整体趋势在放缓。美元强势,导致美国出口厂商重点开发国内客户。在前期欧日等货币大幅贬值背景下,强势人民币导致中国贸易条件恶化,对出口造成一定影响。

  据其测算,7月中国对美国、欧盟、日本、东盟出口同比为-1.3%、-12.3%、-13%、1.45%,比6月的12.0%、-3.4%、-6.0%、8.6%均有恶化。

  分国别来说,对美国出口降幅最大,欧盟次之,日本和东盟最小。主要受美元升值导致美国出口厂商转为内销及人民币强势的影响。

  从进口来看,按美元计价,7月进口增速同比下降8.1%,不仅低于市场预期,且连续9个月同比负增长。

  对此,申万宏源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李慧勇表示,在国内需求疲软的背景下,近期大宗商品价格的下跌进一步拖累了进口金额。从累计数据看,今年前7个月我国原油、粮食、成品油、初形塑料等大宗商品进口量同比正增长,而进口价格均出现不同程度下跌,造成进口金额萎缩。大宗商品价格下滑持续拖累进口数据,其造成的工业通缩态势也不容忽视。

  在美元强势的背景下,彭博大宗商品指数跌至十三年最低水平。在彭博追踪的22种大宗商品中,有18种资产价格跌幅都达到或者超过了20%,进入技术性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