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口豆入市欲堵还漏 国产豆利好大打折扣
7月下旬,随着港口对进口转基因大豆实施流向检查,东北和沿淮大豆产区经营商看到一线转机,但目前各地仍有不少经营商通过有资质的油企或饲料企业,大批购进并流入食用豆市场,充当豆制品原料。
8月7日,吉林国储大豆拟用1600吨进行意向投拍,由于总量太小,可以忽略拍卖结果,仅从投拍总量看,此举仅是今年掷出的第一块"探路石"。
利益驱动进口豆堵中有漏
7月下旬,主要流入豆制品市场的转基因大豆,在青岛、烟台等港口被实施流向检查,国内大豆主产区似现"一缕阳光",东北豆在部分市场欲现上扬,但河南、安徽又出现许多曾大批倒购进口豆的商户,通过不同渠道源源不断地购进卖出。
多年来,进口豆一直都是油企和饲料的原材料,今年有媒体爆料竟有100多万吨流入食品加工,虽然国家对转基因大豆没有过细的监管措施,但它毕竟含有一种高抗草甘磷农药的基因。同时,豆制品是国内居民的必需品,原材料的变化失去了非转基因大豆应有的口感,其韧性和耐煮性均大幅改变,不少居民都有反映。
豆腐的始祖在中国,而洋豆生产的食品与国产豆生产的食品有悬殊,居民购买量大幅下降,其负面效应将使加工总量下降近百万吨,两者共计有200多万吨国产豆被进口豆挤兑。
8月初,河南郑州、漯河、项城、周口,安徽淮北、宿州、涡阳等地,依然有不少曾在港口检查前大批采购的商户,通过多种渠道销往市场。更有油企直接参与收取利润转手卖给这类商户的现象,这些商户经筛选后再推向市场,出库经销价高达3900~4000元/吨,可获取高于检查前500~600元/吨不等的"红利"。
庞大的豆制品市场,年加工量1100多万吨,其质量并无细化标准,用进口豆和用国产豆的加工成本悬殊,用与不用涉及到加工作坊和企业的存亡,而继续蔓延以后国产豆将成为仅作搭配的原材料。
国储试拍东北豆利好冲淡
受港口对进口豆流向检查的影响,东北豆连续10天出现小幅反弹,出货量较之前有所提升,利好刚刚显现,港口却依然有大批转手倒卖豆流入市场。8月7日国储吉林库又释放信号进行拍卖,一旦时机成熟,很可能会出现新一轮或多轮投放。
市场受东北产区连日小幅反弹辐射,现货交易已比7月中旬上扬100元/吨以上,一些曾经营进口豆的商户纷纷转购东北豆库存,如果对进口豆没有切实有效的控制措施,东北豆新一轮的涨势恐怕又是"昙花一现"。
东北大豆产区今年的面积降幅比预期小,但生育期气候条件比去年差,现在断言大幅减产为时尚早,但不利因素已经出现。就此而言,国储拍卖延后的可能性较大,目前部分保管较好、没有出现劣变的经营主体已出现惜售,即便车板价已达4200~4300元/吨、明显高出7月中旬140~200元/吨的价差,有些仍在观望之中,欲待秋后再卖的现象大量存在。
8月中下旬,进口豆价出现反弹,而现货价格能否跟进,黑龙江国储会否大批投拍依然是谜,南方市场的眼球已被湖北新豆的上市时间所吸引,多重压力很难支撑东北续涨的行情。
新豆临市沿淮豆压力凸显
沿淮地区食用豆收购虽然几近结束,但由于出货量大幅缩减,部分商户的库存仍难以流向市场,压力已明显出现。进入8月此类收购商价格有所松动,市场对进口豆的依赖情绪稍有缓解,刚开始对沿淮豆有所接受,但又出现了进口豆流入食用豆市场的现象,市场的选择将被重新打破。
去年同期沿淮地区的食用豆价格已突破5800元/吨,市场销售价6000元/吨,而今年产区始终徘徊在5200~5340元/吨,市场销售一直在低微利之间摇摆,产销区均无赌市商户。沿淮地区部分收购商已放弃本土豆的收购,专门从事进口豆经营。受市场近期对湖北新豆关注度提高的影响,沿淮地区已有60%的收购商从上周开始陆续选择歇业。
湖北早熟豆刚上市时装车价5900元/吨,上周末已回落到5700~5760元/吨,本周上市量会明显增加,若天气正常,价格会在周末大幅下降,收购价回落到5200元/吨的可能性较大,一旦此价格出现,下周仍会失去支撑重心。
此价格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600~700元/吨,但由于播种面积比去年增加1倍,农户不会因此而惜售,进口豆市场的影响已广为人知,收购商不会出现赌市现象,在供大于求的同时,收购质量将比去年大幅提升,随收随卖将是湖北新豆上市时的市场态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