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色”产业“金色”追求“绿色”发展 太阳岛雪博会发展启示录
冰雪消融,春风送暖,正是回顾和总结刚刚过去的“冰雪季”的时候。
寒冷,也是资源;冰天雪地,就是金山银山。对于冬季旅游,我省已经明确提出要发展“冰雪旅游文化时尚产业”。近些年来,全省上下一直在探索做大做强冬季旅游的发展之路,一直在寻求发展冬季旅游更好的成功范本。
日前,哈尔滨市松北区委书记李四川在谈到如何落实习总书记两会期间在黑龙江代表团的重要讲话精神时说:“利用资源,实现发展,保护环境,是我们一贯追求的目标。经过28年的探索和发展,如今的哈尔滨太阳岛雪博会,已经走出一条‘利用资源做品牌,做强品牌增效益,扩大效益做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之路。”“银色”产业、“金色”追求、“绿色”发展,太阳岛雪博会的思路和做法,无疑对全省做大做强冰雪旅游具有借鉴和启示意义。
启示一:突出文化色彩融入时尚元素
冰离不开雪,雪离不开冰,冰和雪与金和玉一样,是天然的绝配。太阳岛雪博会在景区设计时引入传统文化中的“金镶玉”理念,把雪雕区与周围的太阳山、水阁云天以及具有典型水墨色彩、高低错落的树木融为一体,让冰雪相融相映、相辅相成,雪中有冰,冰中有雪,远处有山,近处有树。白天,景区是一幅巧夺天工的冰雪水墨;夜晚,景区就是一个流光溢彩的童话世界。
本届雪博会在“梦回哈尔滨”景区设立“艺术+空间”,邀请知名艺术家和工艺美术大师亲临现场,与游客进行近距离交流。“艺术+空间”是集艺术家创作、艺术品展示、纪念品销售、游客休憩为一体的艺术空间。游客们可以在满溢着的茶香中,现场观摩艺术创作,也可以伴随着悠扬的古典音乐,感受俄罗斯油画的魅力,亦或隔着玻璃窗静静品味外面美轮美奂的银色世界。
在冰上游乐产品的开发上,更加注重氛围的营造。将滑梯、雪圈、冰尜、冰上碰碰车等游乐项目置于古朴典雅的“哈尔滨老建筑”群中,让离乡多年、重归故里的老哈尔滨人仿佛回到了快乐的童年;让对冰雪和哈尔滨充满好奇的南方游客有一种非常强的融入感。
因为引进音乐、灯光、焰火、动漫等时尚元素,使得雪博会集观赏性、参与性、体验性于一体,既是一处迷人的景观,又是一个时尚的秀场,还是一个狂欢的舞台。
启示二:抓紧市场之手吸引世界目光
市场经济,市场是经济之魂,离开市场,经济难以发展。据介绍,太阳岛雪博会无论是产品开发还是产品推介,都是紧紧抓住市场之手,围绕市场做足文章。
在产品开发上,本届雪博会引进市场资源,设立“艺术+空间”,对艺术家创作的畅销旅游纪念品,景区将采取买断版权或参股形式进行市场开发。这样,景区的投入小了,投资风险小了。与市场直接对接,既实现了投资多元化,又达到了市场开发的目的。
在产品推介上,雪博会抓住国际市场和国内市场,充分发挥媒体作用,不断提升自身知名度和影响力。
本届雪博会共签约旅行社282家,签约宾馆233家,签约重点网络分销商10余家,并且将直通车宣传售票市场、宾馆企事业市场、索道套票市场、学生冬令营系列活动、省内13个地市5个细分市场作为主攻方向,开展“线上”“线下”系列营销活动,使得雪博会的收入稳定持续增长。
美国纽约时报广场有块“中国屏”,已经连续4个月每天播放太阳岛雪博会的宣传片。这个广场,全年客流量近亿人次,人流总量超过4.5亿人次。4个月内,相当于雪博会向世界1.5亿人次发放了“电子名片”。
本届冰雪节期间,雪博会一如既往地受到国内外媒体的广泛关注。来自美国、德国、英国、法国、意大利、丹麦、韩国等多国媒体对雪博会给予了很高评价;香港卫视向150多个国家和地区播出雪博会信息。在国内,雪博会与省外10家电视台联合打造真人秀节目,并与省内13家地市电视台联合播出;与国内著名商业网站和新闻网站合作,报道雪博会相关新闻;同时利用微博、微信等新型媒体进行推介。
冰雪节期间,雪博会又一次成为世人关注的焦点。
启示三:夯实文化底蕴培育潜在客源
太阳岛风景区管理局局长黄敬国介绍说:“文化底蕴是雪博会的生命,更是冰雪产业的根和魂。营造冰雪文化氛围,增强冰雪文化底蕴,与市场开发非但不相矛盾,而且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
底蕴是什么,底蕴是浓厚的兴趣积累。每年,为配合哈尔滨“百万青少年上冰雪”活动,雪博会都组织部分中小学生免费游览,承接国内外各类青少年冬令营活动,并向在哈各大专院校的学生提供优惠。寒假期间,还与一些教育机构联合举办各种冬令营活动。通过这些活动,培养广大青少年的冰雪兴趣。
底蕴是什么,底蕴是广泛参与的氛围。为了增加冰雪节群众参与热情,让更多市民参与到冰雪游乐项目中来,雪博会每年都推出多项惠民措施。今年,雪博会通过网上参与活动得门票,向环卫工人、公交司机、交警赠送门票等多种形式,共组织10多万市民免费前来游览。同时推出以“回家、陪伴”为主题的系列优惠活动,在哈尔滨形成一种广泛参与的冰雪游乐氛围。
底蕴是什么,底蕴是雄厚的人才储备。每年,雪博会都举办青年和全省雪雕比赛,目的是为了发掘和培养冰雪人才;每年,雪博会都举办全国和国际雪雕比赛,目的是为了吸引和留住冰雪人才。据了解,雪博会因此已经储备了一批冰雪顶尖人才,为其日后进一步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底蕴是什么,底蕴是日积月累的沉淀。底蕴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培养出来的,必须经过多年的积累和沉淀才能形成。对于经营者来说,这种“积累”就意味着付出。黄敬国在谈到冰雪文化的积淀时说:“这些年来,太阳岛每年都拿出相当一部分门票赠送给广大市民,就是想让他们广泛参与进来,在游览家乡冰雪景观的过程中有一种获得感和融入感,日积月累,自然而然就形成一种自觉和意识。这也是雪博会门票收入不追求爆发式增长的用心所在。”
底蕴是什么,底蕴也是能带来真金白银的市场。对于经营者来说,感兴趣的人越多、关注的人越多、参与的人越多,市场的潜力就越大,盈利的预期就越好;对于游客来说,旅游的半径越小,成本就越低,旅游的性价比就越高。李四川在接受采访时说:“如果能通过挖掘冰雪文化底蕴、营造冰雪文化氛围做热冰雪‘本地游’,将是一个经营者和旅游者实现双赢的结果。”
启示四:服务人性化贴心暖心管理规范化标准严格
市场开发积极、服务管理落后,是国内旅游市场的一大软肋。以法律、制度、规则和信用为核心的市场意识,在管理者和服务者当中还没有完全树立起来,这是旅游投诉居高不下的根本原因。近几年,太阳岛雪博会在加大旅游服务、加强旅游管理方面做出不少探索和尝试。
中央大街是哈尔滨的地标性步行街,每天有数十万人徜徉在这条具有异国风情的街道上。冰雪节期间,在这条街上总能看到雪博会免费直通车的服务人员,许多游客就是从这里免费乘车前往雪博会的。
冬季到哈尔滨来旅游,最怕的就是冷。这个雪季,雪博会购进几十辆保暖观光车,游客可以坐在暖和的车里一览北国风光。如果步行游览也不用担心,在雪博会景区内百米之内就能找到暖屋子,游客可以坐下来,手拿一杯热茶,透过玻璃窗欣赏外面的银色世界。景区旅游咨询中心免费提供咨询、救助、棉服、防滑鞋套、拐杖、手机充电、饮用水、残疾人用车和物品寄存等多项人性化服务。
如今,人们外出旅游除了自己欣赏美景的同时,还愿意通过微信晒一晒美图,与朋友一起分享快乐。为此,雪博会铺设千兆光纤,覆盖整个景区,供游客免费使用。
出门旅游,人们感受最深的是在景点吃饭贵、如厕难。这个问题,在太阳岛雪博会都得到了解决。在雪博会旅游,花30元钱可以吃到四菜一汤的份饭;在这里,可以享用到方便的暖公厕。
据雪博会的相关负责人介绍,时代化、贴心化的服务让游客不愁吃、不愁冷、不愁拍、不愁行,使得景区的“粘性”大大增强,很多游客上午来到景区,晚上看完焰火表演后才恋恋不舍地离去。没有这些保障之前,游客平均在此停留的时间仅为半小时。
在管理上,雪博会突出法制化、规范化、标准化、国际化,力图与“国际顶级的雪雕艺术旅游文化时尚产业”的发展定位相匹配。
安保方面,设置安检设备,增加监控设备,保安与民警配合执勤,制定安全预案,安排专人值班,保证旅游景区安全有序。
交通方面,设立公交站点,邀请出租车管理处和交通执法部门进驻景区,严查宰客行为,打击黑车违法运营,保障游客合法权益。
商服管理和食品安全方面,要求证照齐全,实行限价公示,设立举报电话,邀请市场监督管理人员进驻检查。
在标识标牌标准化国际化方面,严格参照国家有关标准,用中、英、俄三种文字标识标牌和导游图,增设雪博会3D全景导览牌、区域景点说明牌,保证游客能高效率地游览观光。
冰雪景观的最大优势是每年不重样,游客每年看到的都是新的,所以可以不断重复游览;冰雪景观的最大劣势是每年都需要新建,一次性投入大,而且需要大量使用一次性支撑物和大量取土,很容易形成巨大浪费,并对环境产生不良影响。如何最大限度节约资金节省资源,让冰雪旅游这项“银色”产业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是摆在政府和企业面前的一项重大课题。太阳岛雪博会结合自身实际,摸索出一条较低成本、较高性价比的“绿色”循环发展之路。
引进3D技术设计雪雕和景点,科学控制用雪量;制作雪雕剩下的“边角料”用于制作滑梯和装饰环境;在制作大型雪雕作品时,利用季节差,低价买进绿化用土作为填充物,实现最大限度减少雪量。
雪博会闭园后,再把清理出来的净雪铺盖在绿化带上,滋润草木萌发;作为填充物的绿化用土在完成“兼职”后,被安排回本职工作——绿化环境。这样,冬天低价买进的绿化用土不仅一年完成两项工作,而且使用成本大大降低。
在经营方面,雪博会由往届的白天开放变成昼夜开放,同时增加焰火表演等表演项目,大大增加了景区的吸引力,游客逗留时间延长十几倍,从而使景区取得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作者:来玉良)
(责任编辑: 所双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