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道里速度”29天完成555户搬迁
道里区煤五三号地棚改项目是我市首个统筹棚改项目,道里区全体征收战线工作人员充分发扬“五敢五不怕”的精神,历时29天,完成拆除房屋总面积3.1万平方米,征收总户数555户,完成全部工作任务。采取大规模拆违行动两次,出动600余人,拆除违建7000余平方米,有力打击了企图通过拆迁骗取国家补偿资金的行为,同时帮扶23户低保家庭搬家、租房,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赢得百姓赞扬。
在征收工作开展的同时,道里区设立群众路线教育实践基地及党员先锋岗,倾听群众心声解决实际问题,坚持一把尺子量到底,执行政策公开、透明,征收维稳同步推进。截至目前,该棚改项目没有发生一例信访案件,树立了政府的形象,打造了征收工作的“道里速度”和“道里品牌”,创造了我市棚改征收项目高速推进的“奇迹”。
60年棚户区破旧不堪居民盼望搬迁
煤五三号地块位于道里区顾新街、乡政街、规划路(东西街)、康安家园围合区域,是道里区顾乡地区现存最大一片棚户区,大部分为建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原顾乡粮库和哈尔滨市燃料公司第五分公司家属区,占地面积12.4万平方米,共有居民555户,公企单位1户。日前,记者来到该地区,看到一排排的土坯房屋低矮破旧,道路、排水等基础设施条件极差,加上煤五公司露天煤场的存在,晴天尘土飞扬,雨天道路泥泞,夏天天再热居民都不敢开窗。因平房连片加上没有排水管线,居民最担心的两件事是雨季内涝和发生火灾。
在居民于春喜家里,记者看到,50多平方米的房子里挤住了儿子、儿媳以及年近80岁的老母亲祖孙三代人。墙皮上布满黑毛,地上摆满了接水的盆。于春喜告诉记者,房子已经修不好了,而且漏点越来越多。“母亲在这里住了60多年,常年阴冷潮湿,让老人得了一身病。”54岁的于春喜感慨地说,现在老人最大的希望就是在有生之年住上楼房,真正过上城市人的生活,可现在全家只靠儿子和儿媳妇打零工的微博收入维持生活,根本买不起新房。
“啥时能搬迁?”这是居民们向社区干部问的最多的一个问题。
“煤五”项目创造棚改“道里速度”
群众疾苦无小事。为有效改善煤五三号地块居民生活居住条件,彻底解决这一地区的安全隐患,道里区组织相关部门深入社区调研,广泛征求意见,并向市委、市政府汇报情况,盼望加快该区域的搬迁改造。为此,省委常委、市委书记林铎多次专题听取煤五地块搬迁情况相关汇报,并深入现场调研指导工作,及时就群众关心反映强烈的有关核心难点问题作出部署,明确提出了“以民为本、急民所困、惠及民生”的棚改指导思想,为煤五三号地块依法启动棚改征收工作指明了方向。市委副书记、市长宋希斌在深入到棚改现场时要求,务必确保按期完成净地目标,以保证群众利益为根本,抓好、抓实各项工作,让老百姓搬的顺心、放心,住的舒心。
按照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切实保障广大搬迁群众利益的要求,道里区根据调研掌握的情况,针对该地区困难家庭多的实际情况,制定出惠民、可行的棚改征收政策,同时,根据群众需要,为选择货币补偿的居民一次性足额发放了征收补偿款,对选择产权调换的居民帮助联系临时过渡用房,对生活困难、无力缴纳购房款的居民给予一次性安置保障性住房和廉租住房,彻底解决了他们的后顾之忧。
在完成扎实的基础准备工作并制定详细的保障政策后,今年1月26日,煤五三号地块棚改项目正式立项,6月5日下达《房屋征收通告》,6月6日棚改项目正式启动。7月5日,555户居民全部完成搬迁。“煤五”棚改项目征收工作仅用29天,完成拆除房屋总面积3.1万平方米,征收总户数555户,完成全部工作任务,实现了“当年立项、当年启动、当年净地”的棚改“神话”。这也是我市统筹棚改项目中首个完成房屋征收任务的项目,为全市统筹棚改项目建设奠定坚实基础。
“四个结合”工作法创棚改“神话”
道里区创造棚改征收“神话”得益于区委、区政府的高度重视、全力推进,以及采取的“四个结合”工作法。
将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同征收工作结合起来。此次棚户区改造,恰逢道里区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推进过程中。从上到下,所有相关部门、相关工作人员都把让群众早日告别棚户区、早日过上好日子,作为走群众路线的一次实践。道里区委书记郭冀平多次深入征收现场,听取工作进展汇报,解决征收过程中的实际问题,指导征收工作推进。道里区成立了由区长梁野任组长的工作领导小组,对项目推进中遇到的资金、政策等问题专题研究,高位协调解决。主管副区长赖晓峰坐镇指挥,并多次组织召开专题会议,研究解决具体问题,安排落实困难群体救助工作。
在“市区联动”模式下,市住房局主动与道里区携手开展工作,从统筹资金、支持房改到政策制定,都给予道里区极大支持;市发改委打破常规快速立项,市规划局、市国土局快速办理批复,为煤五三号地块棚改项目快速启动和快速推进提供了有力保障。
煤五棚改项目作为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基地,既为党员干部密切联系群众提供了平台,也为党员干部发挥先锋作用提供了舞台。征收办领导带头深入群众,直面群众,认真听取群众心声,随时解决群众反映的问题。党员干部率先垂范,不讲条件,不计报酬,忘我工作,切实做到了用真情、真心、真意服务群众,为民解忧。区征收办副主任杜立峰同志作为该项目具体负责人,自项目启动以来,就一直驻扎在现场,每天亲自带领工作人员深入居民家中讲政策、做动员,耐心解答居民提出的各种问题,打消居民思想顾虑。项目推进中最难做的工作他都亲自做,最难谈的居民他都亲自谈。“群众利益无小事,这次棚户区改造是民心工程、惠民工程,我们无论如何都要把老百姓的事办实办好,真正让群众受益。”
将扶持弱势群体同征收工作结合起来。煤五三号地棚改地区困难群体居多,为切实做好这部分群体的征收工作,区征收办和新华街道办事处共同对每户家庭细致了解了情况,分别进行了登记造册,逐户制定和落实了困难救助政策,先后投入2万余元帮助他们解决生活实际困难,无偿提供搬家车辆和人员,并帮助租房等等,切实把党的政策惠及于民。顾新路居民吴乃杰肢体残疾,家庭生活极其困难,征收办在了解其情况后,针对他家的实际情况制定了具体的救助措施,在政策范围内给予了照顾,同时为其提供了免费的搬家车辆和人员,落实了临迁用房。
将依法拆违同征收促迁结合起来。煤五三号地块棚改项目征收范围内现存多处违章建筑和抢建房屋,房屋使用人在现场工作人员入户商谈中,拒不配合征收工作,不但提出严重超出政策的补偿要求,还以过激语言威胁恐吓工作人员,在群众中造成极其恶劣影响。为坚决打击这种无理滞迁人的嚣张气焰和试图通过私建抢建骗取征收补偿的不法行为,道里区先后组织两次大型强拆行动,对53处7000余平方米的私建抢建房屋进行了依法拆除,不仅有力震慑了不法分子,也让居民群众看到了政府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决心。
将司法认定同征收工作结合起来。在实际征收推进过程中,一些形成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在此长期居住的,又没有合法产权证照的房屋,一直都是困扰征收工作的一大难题。为有效破解这一难题,在本次煤五棚改项目中,道里区对此问题进行了创新和探索。聘请权威的司法鉴定机构对房屋建成年份、面积等进行司法鉴定,既保证了征收工作依法依规开展,也保障了被征收人的合法权益。
党的好政策让“梦想照进现实”
回忆起得到确切搬迁消息的那个夜晚,乡政社区主任刘贵敏告诉记者,“比过节都热闹”,当晚“火”了各家小卖店的啤酒生意,很多居民都成箱成箱地买,三五个亲朋、邻居、好友一起在家摆开宴席,开始畅谈未来的新生活。
居民田智义从出生起就没有离开过煤五棚户区,一住就是67年。多年来,祖孙三代一直挤住在10多平方米的平房里,屋里没有一件像样的家用电器和家具。全家人听闻要动迁的消息后,激动得好几宿都没睡着觉,“终于盼到了这一天,我万没想到在我有生之年还能住上新楼房,真是得感谢党感谢政府啊!我就是死了也能闭上眼睛了”。在棚户区住了58年的王伶俐,全家5口人挤住在30多平方米的平房里,靠在棚户区内经营食杂店维持生活,生活条件十分艰苦。项目启动后她第一个交房验收,支持党和政府工作。
梦想照进现实。煤五棚户区的居民们说:“是党和政府的好政策让我们看到了过上幸福生活的希望,我们期盼多年的愿望终于实现了。”(哈尔滨日报记者 刘淑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