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放黄金岸线尽览一江盛景
仲夏时节,松花江上游人如织。岸边,笑容绽放的市民亲水嬉戏;江上,载满游客的船只往来穿梭。江水奔腾,堤岸开阔,令人流连忘返。
这是今年哈尔滨市沿江岸线环境综合整治带来的喜人成果。历时2个月,松花江城区段近40座码头迁移;省市联手,整治决心、力度前所未有;攻坚克难,精心谋划,确保不回迁、不反弹。在沿江岸线环境综合整治告捷的背后,是着力发展、民生优先的决策理念和真抓实干的责任担当。
沿江“乱象”侵染母亲河
曾经,松花江城区段,数量众多、排列密集的趸船码头、驳船和渔船,像一道道“疮疤”,割裂开哈尔滨市民与母亲河的亲近;而商贩随意摆摊售卖、垃圾四处倾倒、废旧船只弃置堤岸等等“乱象”,也让慕名而来的各地游客,变得兴致索然。
据相关部门介绍,2010年底大顶子山水利枢纽工程竣工后,松花江哈尔滨段水位得到合理调蓄,从此流域宽阔,水位平稳。大江无语,奔腾东去,孕育出“万顷松江湿地、百里生态长廊”,成为哈尔滨观光旅游的金色名片,市民休闲度假的天然乐园。但是近几年,难得的江岸资源,由于种种原因被各方“看中”并“占据”,堤岸被一点点“瓜分”,市民滨水空间被侵占,哈尔滨夏季旅游服务拓展严重受限。据统计,松花江城区段绵延七公里内,码头总数达到86座,其中,经营性码头36座,省市公务码头及军警码头26座,企业单位和个人自用码头24座。
针对沿江“乱象”,哈尔滨市2012年成立了“沿江岸线环境综合整治领导小组”,由哈尔滨市交通运输局牵头,哈尔滨海事局、水务局、农委等部门和道里、道外相关区政府27个成员单位参加,打响了城区段岸线环境治理战役。其中,2014年整治力度较大,10余座自用码头迁移出城区段。但遗憾的是,每次整治结束后,迁移的码头又悄悄迁回,“乱象”再度重演。
今年,为推动哈尔滨市旅游文化时尚产业发展,切实改善民生,省、市政府下决心,对沿江岸线环境彻底整治,把美丽的松花江还给市民,把黄金岸线还给依江而兴的旅游产业。
省市联动多管齐下见成效
从今年5月初开始,省政府及哈尔滨市政府主要领导多次召开会议,专题研究哈尔滨城区段沿江码头清理整顿工作。省政府办公厅与哈尔滨市政府联手推进,清理工作确定四个方面:清理整顿省市及军警公务码头;清理迁移自用码头和私建滥设码头;清理规范各类船只和水上浮动设施;拆除滩涂违章建筑物,清理沿江废弃物及江畔卫生。清理工作完成后,要合理规划设计沿江景观。
清理整顿省市及军警公务码头,省政府提出明确要求:要坚持统一原则,即除必要的监管部门和少量保留的共用码头外,省、市所属码头一律迁离黄金岸线。为此,哈尔滨市委副书记、市长宋希斌多次听取沿江岸线整治情况的相关汇报,并提出,清理整顿公务码头不允许有特殊人、特殊部门,市属公务码头要先撤、先迁。同时,清理规划要具有前瞻性,避免反弹,不能造成二次搬迁。
记者采访中了解到,松花江哈尔滨城区段原有公务码头26座。其中,市直单位公务码头8座,中省直单位码头、军警码头18座。自5月13日松花江沿江岸线整治工作启动开始,哈尔滨市属公务码头清理工作于6月中旬全部完成,除原地保留市公安码头,整合保留市总工会和市体育码头之外,交通、渔政、防汛、水文、河道码头全部迁至群力公务码头停泊区。同时,3家中、省直单位积极配合哈尔滨市码头清理迁移工作,其中,哈尔滨海事局将原在道里九站公园的海事码头迁至哈尔滨市海事基地;国网哈尔滨供电公司将原在香格里拉附近的电业码头迁至群力公务码头停泊区;省港航工程有限公司将原在道外十四道街附近的港潜码头迁至江北自用码头停泊区。按照省政府要求原地保留8座码头以外,近期又有7座省直单位和部队码头进行了迁移。
记者还了解到,城区江段自用码头共24座,哈尔滨市交通运输局及相关部门积极帮助他们选址,还为他们长远谋划,先期在自用码头停泊区做好基础配套设施建设,最大限度地解决用电、缆桩等问题后,协助他们共同迁往自用码头规划停泊区。
截至目前,哈尔滨市已经对23座自用码头和15座公务码头迁移完毕。同时,海事、渔政和沿江堤岸所在区政府也积极行动,清理各类渔船、社会船只,拆除私建滥设码头和堤岸上各类建筑物,清理滩涂废弃物及江畔卫生。松花江主城区段“黄金岸线”大幅度腾空释放,江畔环境得到极大改善。
攻坚克难精心安置不反弹
历时2个月,近40座码头迁移,观江视野开阔,连片的滨水空间令游人在炎热天气乐而忘返。这一成绩背后,是负责岸线整治部门的攻坚克难和扎实推进。
在哈尔滨市交通运输局记者看到,谭洪志局长作为沿江岸线整治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亲自坐镇一线指挥,几乎每个白天都在现场进行检查督导。副局长管延德、纪委书记刘伟每天晚上组织航务处工作人员集中研究推进过程中遇到的每一个难点问题,一坚持就是近两个月。航务处作为具体工作部门,在整治启动之初,处长钟国伟就带领工作人员反复深入现场,为不同部门、不同用途、不同类别的码头筛选停泊区。“为了保障整治顺利推进,我们通过先期踏查,并结合自用码头和公务码头的实际情况,分别在江北船厂至松浦大桥、江南松浦大桥至港务局区间规划了两处自用码头停泊区,在松花江公路大桥上游200米至600米处及道外十八道街至十二道街之间规划两处公务码头停泊区。为防止反弹现象发生,汲取近两年码头移走再回迁的教训,政府部门首先进行了基础设施规划建设,特别是为自用码头预先接通电缆、打好缆桩,把他们踏踏实实安置下来。”钟国伟告诉记者。
尽管如此,参与这项工作的各政府部门遇到最大的困难,还是来自方方面面的抵触情绪,有的对迁移地点不满,有的提出各种苛刻条件,特别是自用码头业主,谩骂、闭门不见、人身威胁等现象几乎天天发生。对此,省、市政府态度坚决,采取深入动员、联合执法、媒体曝光等方式,形成高压态势,深入推进整治工作向纵深展开。所有工作人员进行耐心劝导,化解抵触情绪,解决实际困难。他们对每一处停泊区进行现场勘测,科学规划,确保船只航行、停泊和作业安全通畅,没有后顾之忧。组织各成员单位共同劝说自用码头业主,讲解政策,面对面解开一个个业主的心结。“有些业主白天不在,我们就晚上去,一次不行,就去二次、三次……自用码头业主更多的是被工作人员诚意打动,才同意迁移。”钟国伟告诉记者。
制定前瞻性科学规划,与迁移业主零距离接触沟通,迁移速度不断加快。原址位于道外区景阳广场上游的佰斯特码头是自用码头,码头负责人毕骏翔告诉记者,最初接到迁移通知时,他很不情愿,随后,哈尔滨市交通运输局、哈尔滨海事局的工作人员耐心地给他讲解了政府的相关规划和政策,让他认识到码头迁移对沿江环境整治的重要性,同时还积极帮助他解决后续接电等困难。在工作人员“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的真诚“攻势”下,毕骏翔终于改变了初衷,仅用一天时间就完成了码头迁移。“交通、海事工作人员做了不少工作,摆事实、讲道理,最关键是为我们消除了后顾之忧。另外,整治后的码头摆放更加有序,有利于提升沿江景观整体形象。”毕骏翔笑着说。
据了解,针对沿江渔船、自用船无序停泊等问题,哈尔滨市也加大了整治力度,目前,已清理沿江乱停乱放渔船、自用船239艘,特别是道里区青年宫临江水域2艘长期停泊破旧船舶已被迁移。同时,哈市相关部门全力推进岸线环境整治,清理江畔餐厅附近水域水上浮动小房、哈青年宫附近水域破旧船舶;治理占用滩涂、堤岸私建乱建、乱摆乱放、露天烧烤、无照经营等违法行为,彻底清理整治区域内江畔公园、港区环境卫生,特别是卫生死角、死面;专项整治江边喊客揽客、流动售票等扰乱公共秩序、影响城市形象的“小白帽”。此外,为美化沿江城市景观,哈尔滨市交通运输局在道里香格里拉大酒店、哈铁江上俱乐部临江水域及江北松花江公路大桥东侧水域打造3处近14000平方米亲水沙滩,深受广大市民欢迎。
码头迁走后,松花江黄金水岸线得到腾空释放。(记者韩波邢汉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