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铁业将掀兼并重组潮
国务院力推清洁能源每年建6到8座核电站;国家欲铁腕清理产能过剩钢铁业将掀兼并重组潮;五部委研究新能源车推广方案:中央财政拟发奖金激励;地方政府鼓励提前退休部分国企退休前后收入倒挂;南航机长辞职遭拒被令复飞穿制服举牌1星期等。其中,国务院常务会议召开,确定对已列入国家相关规划、具备建设条件的核电项目予以核准,标志着核电在未来几年中还会有大幅的增长,引发舆论热议。
国务院力推清洁能源每年建6到8座核电站
12月16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召开,确定对已列入国家相关规划、具备建设条件的金沙江乌东德水电站、广西防城港红沙核电二期工程“华龙一号”三代核电技术示范机组和江苏连云港田湾核电站扩建工程项目予以核准。
中国政府网报道指出,当天在国务院常务会议核准4台新核电机组,分别为田湾5、6号机组和防城港3、4号机组。这意味着未来在国家核安全局颁发建设许可证后,这4台机组便可动工建设。中国智密区研究所副所长王长信认为,核电在未来几年中还会有大幅的增长。
研判与建议:
环境压力迫使中国未来发展将给核电等清洁能源提供较大的成长空间,“环保”也将成为未来与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的关键词。在此背景下,央企可利用环保产业发展的契机,搭建相对完善的内外宣传平台,并持续加强专业领域的科普工作。一方面,企业的积极宣传可在相当程度上消除误读和误解,降低相关项目,特别是核电项目的“邻避效应”为企业项目落地扫清障碍;另一方面,这也可进一步宣传相关业务和项目,拉近公众与企业间的距离,提升舆论对企业发展的信心。
国家欲铁腕清理产能过剩钢铁业将掀兼并重组潮
12月17日,《经济参考报》刊文报道,作为供给侧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正在酝酿重拳治理产能过剩问题,将加快建立更为有效的退出机制,利用市场化手段进一步化解产能过剩。种种迹象表明,在国家加码治理产能过剩的过程中,钢铁行业首当其冲。
然而,尽管近十年来国家对钢铁业产能过剩频频调控,但是收效甚微,国内钢铁行业面临高产能和需求低迷的双重压力,产能过剩风险正在积聚,全产业正面临一场前所未有的破产重组潮。
研判与建议:
作为供给侧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正在酝酿重拳治理产能过剩问题,而从相关报道内容来看,加快建立更为有效的退出机制,利用市场化手段进一步化解产能过剩将成为解决问题的主要方向和手段。除了在治理过程中首当其冲的钢铁行业外,石化、有色、建材等相关行业同样面临产能过剩的困境,而类似报道在短期内也将对市场信心产生消极影响。
另一方面,随着企业重组或退出事件的发生,势必将对企业员工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如何安置好相关人员,保障福利待遇的及时发放,避免不当处理造成负面事件的发生,将成为广大央国企需要优先考虑的问题。
五部委研究新能源车推广方案:中央财政拟发奖金激励
12月17日,由财政部、科技部等五部门研究起草的《关于“十三五”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奖励政策及加强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的通知(征求意见稿)》(简称《意见》)公示,公示期至12月22日。根据《意见》,来自中央财政用于推广新能源车的奖金,最高额度将达到2亿元。
《意见》显示,充电基础设施奖励政策,面向全国所有省(区、市)。2016至2020年,只要充电基础设施配套较为完善、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规模较大的省(区、市),都将会获得中央财政的奖励资金。
《意见》要求,各地编制2016年至2020年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实施及充电基础设施运营方案,要在2016年3月底前报送五部门备案。
研判与建议:
目前来看,新能源汽车在持续利好政策的支持下,已经形成了较为稳定的、良好的舆论环境。与此同时,新能源车企与部分行业专家、消费者之间的差异化认知依然存在。在政策利好的支持下,尽管行业发展前景较为理想,但部分行业专家、消费者则对产品、配套设施建设等方面仍存在一定的担忧。在此背景下,行业及车企只有通过提高新能源车续航里程、改善产品质量、加快充电桩建设等手段,加强新能源车产品及企业自身的口碑建设,才能使新能源车迎来更大程度和范围的“利好”。
地方政府鼓励提前退休部分国企退休前后收入倒挂
在人社部多次证实延迟退休政策将推行之后,在发改委等部门的调研中,部分国企出现了退休后收入高于退休前收入,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提前退休”。发改委就业和收入分配改革司人士向媒体透露,“我们去调研,有的地方特别是地市一级的人,出现了退休年龄54岁的现象。”
因此,《中国经营报》认为,这将阻碍延迟退休展开的“氛围”,因此,应开展与延迟退休相应的制度改革。
研判与建议:
因涉及公众的工作生活和利益,延迟退休一直以来颇具争议,此前多次提出的延迟退休政策方面,面临着较大的落实压力,而在两个舆论场中,不乏部分媒体和公众持对延迟退休工作的不接受和批判的态度。
当前,地方政府鼓励提前退休或将为延迟退休政策的具体落实再填阻力。与此同时,媒体曝光部分国企退休收入倒挂的问题,容易引起舆论对此事的非议,造成舆论对央国企薪酬机制的误解,使得公众对企业的负面印象进一步加深,对企业形象产生不利的影响。
南航机长辞职遭拒被令复飞穿制服举牌1星期
在南方航空工作了7年的机长刘阳想要辞职,但法院终审判决双方解除合同后,仍无法离开。此后,刘阳连续一个星期到南航总部门前“举牌”,要求南航执行法院判决。此事引起《南方都市报》的关注,刊发相关报道后引起舆论的广泛关注。
研判与建议:
近几年,飞行员要求辞职而被航空公司高额索赔的新闻事件时常见诸报端,并引发舆论热议。而在本次事件中,尽管索赔问题得到了较好的解决,但飞行员辞职难的现象依然存在,对此北京法学会航空法学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张起淮表示,“飞行员辞职难不是法律问题,而是行业问题,飞行员的短缺是造成飞行员辞职难的重要原因。”而航空公司的不配合、不执行的情况导致很多成熟的飞行员无法飞行,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人力资源的浪费。
自11月9日南航的“急救门”事件引发舆论对南航的集中批判至今,飞行员辞职难的话题再次将南航推到了公众面前。两次事件的共同影响,使得南航的企业形象受到了较为严重的负面影响。对企业来说,后续的形象修复工作至关重要,企业方面可适时的进行服务能力提升,推出与公众联系较为密切的服务或服务升级活动,利用正面宣传改善企业形象。
编辑:高利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