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头里的家乡是最美的遇见

29.03.2017  12:42

作品《鹿食春草》 摄于太阳岛公园。

  2000多个日日夜夜,1万多张照片,在家乡的土地上数不清来回奔走了多少次。如今,已经75岁的老人,带着挚爱的相机和对家乡的热爱,用5年多的时间,拍摄哈尔滨松花江两岸美丽的自然风光和冰雪风光。

  为了一张照片,老人甚至会往返拍摄地十多次,一整天一整天地驻守,只为拍下心中期待的一瞬间。

  在1万多张照片里,老人选取了200多张最满意的作品入册,独自排版设计,寻找出版社出版。

  芦草青青、湖中春苇、夕阳船歌、橘色满山……近日,这本《江岸独韵——哈尔滨松花江两岸风光摄影作品欣赏》正式出版,老人说这是他送给自己和家乡的最珍贵的礼物。

  A 初识

  14岁开始钟爱摄影60年

  接到记者的电话,老人说自己家不好找,执意要来到报社见面聊。就这样,记者见到了老人。

  老人精神矍铄,一进屋就拿出自己的“宝贝”,和记者侃侃而谈。老人叫李玉江,75岁。退休前在哈尔滨商业大学宣传部工作,还是校报的编辑。

  “摄影真的是从小就喜欢上了。”1956年,李老师14岁时,看到街边的商店洗相片,当看到相纸通过几个步骤后呈现出清晰的图像时,他着迷了。当时照相在李老师心中,是一件特别奇妙的事。后来,李老师家附近开了家照相馆,每天他都会到馆里去看挂在墙上的照片。再后来,李老师认识了摄影爱好者,因为没条件买相机,他依然会定期到别人家中去欣赏摄影作品。

  1964年,是李老师最难忘的一年,他攒了40多元钱,到照相馆买了人生中第一部相机,苏联产的基辅相机。“爱不释手啊,那时候就不停地照相。”当时1.2元能照12张照片,照相是极为奢侈的事。

  B 执着

  为拍一张照片往返15次

  摄影在李老师心中扎了根,每周拍摄不少于两次。直至上班,摄影也是他一直坚持的爱好,那时候李老师心中就有一个宏伟的计划,拍摄家乡的美景并汇集成书后出版。退休后,李老师一直在为实现这个梦想筹备。2011年,拍摄正式开始,只要天气好,他就天天不着家。

  李老师告诉记者,这本摄影图集一共入册200多张照片,每一张照片都要去十几次才会拍摄成功。“我觉得摄影就是一门遗憾的艺术,而且每次拍摄都要看天气、看运气,需要很多次拍摄才会达到满意的效果。

  书中114页名为“暮色”的照片,红霞与河面遥相辉映,让人看了都好想置身其中,“为了拍这张照片,我一共去了15次,每次都是从早上8点多拍到晚上5点多。”李老师说,出发前他都要看天气预报,拍摄时一定要耐住性子,把握好每一个镜头,一边等美好的瞬间一边思考如何构图。图中的这张照片自己就很满意,拍摄完成后看着自己的作品兴奋得好几宿都没睡着觉。

作品《夕霞如血》 摄于松花江边。

作品《整装大雁》 摄于太阳岛公园。

  C 精彩

  这本书能让更多人爱上冰城

  2014年,在冰雪大世界拍摄的“梦幻月夜”,冰灯和圆月同框;2015年,太阳岛公园的“整装大雁”,大雁们上岸都在低头整理羽毛,一只大雁展翅起飞……这5年的拍摄,让李老师切身感受到摄影创作的艰辛,同时也享受到无限的乐趣。

  书中的200多张照片,每一张李老师都能讲出背后的故事。5年里,冰雪大世界、植物园、金龙山、香炉山、金河湾湿地公园等哈尔滨的风景胜地,李老师背着10多斤重的设备,无数次地来到这里。

  “出这本书也算是自己大半辈子对摄影爱好的一个纪念吧,更多的是想送给家乡一份礼物。”李老师说,这几年来,在自己的镜头下,家乡的风景变得越来越美好,除了完成自己的这个梦想,就是想让更多的外地人可以因为这本书来到哈尔滨,爱上哈尔滨。

  D 心愿

  还想为冰城送上“冰雪特辑

  目前,李老师的这本书一共印刷了1000多册,纸张用的是最好的铜版纸,光是印刷出版费用就花了6万多元,现在只放在中央书城售卖,还有几家书店正在联系李老师商谈相关事宜。

  记者问现在一共卖了多少本,什么时候能挣回自己出书的钱,李老师笑笑说自己不太关心售出情况,“只要大家去买书的时候能翻一翻,或者外地游客来的时候翻看到吸引自己的美景,这样自己就心满意足了。

  对于下一步的计划,李老师说还想出一本以冰雪为主题的摄影图集,把家乡的冰雪文化好好的拍拍。冰雪景观已经深深融入哈尔滨这座北国名城的自然景观之中,但每年的冬季展景都是唯一不可复制的,要是大家想回顾冰雪风光的精彩,唯有这些艺术摄影照片能再现昔日的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