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版QE难以提振欧洲经济
近期欧元区经济增长动能再次减弱,通缩阴影重现,市场对欧洲央行实施量化宽松的预期持续升温。目前,欧洲区经济存在多重痼疾,仅靠宽松货币政策刺激恐难扭转经济疲态,振兴经济还需结构性改革提速。
二季度欧元区经济仅增长0.1%,濒于停滞。其中,作为欧元区经济的“火车头”,德国经济增速意外下滑0.2%,为两年来首次出现萎缩;欧元区第三大经济体意大利经济增速更是连续两个季度下滑,重陷衰退状态。考虑到与俄罗斯之间的相互制裁仍在继续,欧元区三季度经济表现预期也不容乐观。目前,欧元区面临较大通缩风险。8月欧元区通胀率下滑至0.3%,为2009年10月以来最低水平,进一步远离欧洲央行制定的2%的目标。
刚走出债务危机泥潭的欧元区经济再次面临停摆,迫使欧洲央行考虑采取更多刺激性措施,其中呼声最高的就是欧版QE。
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欧洲央行曾在2008年10月至2009年5月期间连续降息,基准的再融资利率从3.75%降至1%。尽管迫于迅速上升的通胀压力,欧洲央行于2011年加息至1.5%,但由于经济增长出现反复,欧洲央行此后重启降息进程,基准利率从1.5%降至目前的0.15%。在今年6月的政策例会上,欧洲央行还将隔夜存款利率首次降到-0.1%的负值区间。欧洲央行曾先后推出两轮三年期的长期再融资操作(LTRO),以增加银行间流动性、刺激银行借贷。
一直以来,欧洲央行政策目标都旨在恢复银行同业间的借贷活动,确保银行体系内流动性充裕,进而提高借贷意愿,但从未实施过激进的资产购买(QE)政策。相比之下,美联储和日本央行通过直接购买国债或其他抵押债券压低长期利率,刺激需求,提振经济增长。
眼下欧元区银行体系流动性已相当充沛,上周四欧元区银行间隔夜贷款利率尾盘定于-0.004%,为史上首次定于负值,意味着部分银行甚至需要付费才能在货币市场放款给同业。但是,由于市场信心匮乏,银行业掌握的大量资金并未真正流入有需要的企业和实体经济。资料显示,欧洲央行通过LTRO释放的资金有一部分回流银行,一部分被银行用于套利交易购买国债。
从某种程度上说,欧洲央行利率政策效果已濒于极限,LTRO无法直接刺激抵押贷款,政策存在滞后性,也难以缓解市场迅速上升的通胀预期。在手中工具所剩无几的情况下,欧洲央行可能不得不步美日后尘,采取非常规货币政策。本周四欧洲央行将召开例会,市场预期该行有可能再次降息10基点,可能推出资产抵押证券购买项目,此外还有望于年底前推出购买主权债的QE项目。
对于羸弱的欧洲经济来说,仅靠QE不一定能取得理想效果,甚至可能带来一系列风险。首先,欧元区主要成员国国债收益率目前已处于历史低位,德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近日跌破1%,QE对进一步降低长期利率作用不大。其次,面对持续的地缘政治危机、尚未彻底解决的主权债务问题及前景不明的经济增长,银行业惜贷情绪很难迅速扭转,实体经济仍将在一段时间内面临“供血不足”的困境。第三,QE将干扰资源有效配置,带来资产价格泡沫风险。
事实上,欧洲经济面临的多是陈年之疴,单纯依靠流动性宽松无法治愈。特别是在内部需求匮乏、消费和投资乏力的情况下,货币政策推动价格上涨很可能弊大于利。多重深层次结构性问题待解,注定欧元区经济复苏不会一帆风顺。为提振长期增长前景,欧元区应加快落实结构性改革政策,扭转竞争力缺失的局面。只有充分激发内部需求,刺激公共和私人部门投资,才能有效扭转宏观经济失衡的局面,创造更多就业,实现可持续的内生性增长。
来源: 中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