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忘与老庭长办案
时间如白驹过隙,转眼我已经在法院工作了二十个春秋,昔日的热血青年已霜染两鬓。经历的许多事情大多都已淡化,然而老庭长最后一次与我办案的情景却记忆犹新,如同昨日历历在目,终身难忘。
1990年10月份的一天早上,天空下着毛毛细雨,我和老庭长正在法庭查阅资料,忽听外面有人敲门,我放下手中的法律词典,开门看见一位年愈七旬的老大娘和一个大约5、6岁的小女孩站在门外。老人那花白头发和布满皱纹的脸上全是雨水,浑身湿漉漉的。小女孩头上披着一件带有蒜头疙瘩纽扣的长衫,胆怯地躲在老人的身后望着我。我急忙把老人和孩子让进屋里,这时,老庭长已拿来毛巾在给老人和孩子擦去头上和脸上的雨水,并倒杯热水让老人和孩子暖暖身子。细心的老庭长感到老人的脸和手有些发烫,知道老人着凉了,便在抽屉里找出自己备用的感冒药帮老人服下。老人一边流着眼泪一边诉说着家中所发生的一切。原来老人家住桃山镇先锋村,生育三个儿子都已成家立业,老人与大儿子一起生活,三个儿子的生活虽然不是十分富裕,但还都说得过去。只是近三年来由于老人上了年纪,又患有严重的高血压和肺心病,经常住院打针吃药,为此,大儿子每年都花掉很多医药费,家庭生活越来越困难,而老人另外的两个儿子对此不闻不问。老人曾多次向两个儿子讨要生活费,但两个小儿子总是以没有钱为由拒绝老人的要求。老人的大儿媳妇气不过,要去找两个兄弟理论,大儿子怕外人笑话,阻拦不让去。两个人为此争吵起来,大儿子情急之下打了媳妇一巴掌,媳妇一气之下抛下5岁的女儿回了娘家,发誓永不回来。在媳妇回娘家的一个多月里,大儿子每天忙于田地里的活,无暇顾及家里的猪和鸡鸭的喂养,老人只好硬撑着虚弱的身体干着家务活,同时还得照顾年幼的小孙女,老人着急上火终于犯病又住进了医院。为了给老人治病,大儿子四处借钱,可是,秋收季节家家都需要用钱,所借到的钱也是杯水车薪。大儿子只好去找两个弟弟商量老人的医疗费,可是两个弟弟却避而不见。大儿子无奈只好高利息抬钱给老人治病,使本来就很困难的家庭生活更是雪上加霜。老人躺在病床上,看着床边满面愁容的大儿子,心里惦记着小孙女和家里的活计,尤其是想到两个不孝顺儿子时,不禁老泪横流。同病室的一位乡干部了解到老人的情况后,建议老人去法庭讨个说法,并主动给老人写了诉状。这样,老人出院的第二天早晨就领着小孙女冒雨来到了法庭。老人一再要求我们先把她的儿媳妇找回来,说小孙女每天都睡梦中哭喊着妈妈。听完老人的诉求,不觉眼睛有些湿润。老庭长显得很激动,安慰老人不要着急,马上就去把你的儿媳妇找回来。并派法警把老人和孩子送回家中。我和老庭长骑着自行车,急匆匆赶往十二公里新村老人大儿媳妇的娘家。由于山路崎岖,又加上刚下完小雨,道路非常泥泞,我和老庭长不知道从车上摔下多少次,有一段山路几乎是扛着自行车行走。好几次我都想停下来歇一歇,老庭长看出我意思,笑呵呵的鼓励我说:“再坚持一会就到了,不能歇呀,老人和孩子还在等着咱们的消息那!”我望着浑身是泥已累得气喘吁吁的老庭长,联想到他这把年纪,又患有严重的心脏病,忽觉心中有些惭愧,顿时加快脚步与老庭长并肩前行。经过三个多小时的艰难跋涉,终于来到了老人大儿媳妇的娘家。我们一进院便看到老人的儿媳妇正在帮母亲扒玉米,见到我们便急忙放下手中的活计,热情地把我们迎进屋里。老庭长就象乡下人一样双腿盘坐在土炕上,与老人的亲家及儿媳妇唠起了家常,从今年庄稼的产量价格谈到明年的打算,不知不觉把话题引到了家庭和睦关系上来。交谈中,老庭长没有把法律条文搬出来进行生硬的说教,而是灵活地的把法律条文变成了通俗易懂的家常话,讲得入情入理,如和风细雨滋润着每一个人的心田。受到触动的大儿媳妇不时用衣襟擦拭着流出的泪水,非常后悔自己草率的行为,表示回家后一定好好孝敬老人。接着,我和老庭长顾不得吃中午饭便又连续作战,在邻村的田地里找到了老人另外的两个儿子。老庭长对他们不赡养老人的违法行为进行了严肃批评教育,指出了他们不赡养老人应承担的法律责任,使老人的两个小儿子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表示一定悔改,并达成了赡养老人的协议。当我和老庭长拖着疲惫的身体行走在回家的路上时候,天边已经出现了晚霞。当晚23时左右,我们的老庭长因劳累过度突发心脏病永远离开了我们。
二十年的时光如弹指一挥间,但老庭长那一心为民忘我工作的身影却深深镌刻在我的心上,经常浮现在我的眼前,使我不敢有丝毫的懈怠,仿佛老庭长就在我的身旁,与我共同办理案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