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冈调整产业结构算好农民经济账

06.12.2016  20:35

      本网讯(陈树槐) 今年,青冈依托区位条件、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重点围绕玉米、蔬菜(食用菌)、葵花和南瓜、水稻等农民增收项目,不断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全力加快农业产业化。

  因地制宜优化农业区域布局,科学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合理确定粮、经、饲比例,逐步减少玉米作物种植面积,稳步扩大水田面积,大力发展草食畜牧业,合理提高经济作物种植面积。今年,全县玉米种植面积224万亩,水稻种植面积12万亩,大豆种植面积11.7万亩,马铃薯种植面积0.55万亩,杂豆、高粱等作物种植面积1.23万亩,蔬菜种植面积3万亩,麻类种植面积0.11万亩。

  充分依托农产品资源优势,始终把农业产业化经营作为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和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战略举措,通过壮大龙头企业群体、加大品牌推介等方法,把农业产业化推向了新的发展阶段。今年,全县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0家,预计年末,龙头企业将实现销售收入34亿元,出口创汇2916万美元。共获得认证绿色食品品牌8个、有机食品品种5个,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品种64个。

  文治村菇娘专业种植合作社位于民政镇,以甜菇娘种植为主,今年这个合作社带动50多户农民种植甜菇娘2600多亩,主要供应北京超市。“每亩菇娘可收入3500多元钱,相当于玉米亩收入的10倍,这也成了民政镇农民增收的主要渠道。”民政镇政府相关负责人韩良义介绍说。

  强化新型经营主体培育,坚持边发展、边规范、边改造、边提升,集中培育一批示范社、示范家庭农场、联合社等新型经营主体典型群体。截至目前,全县发展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1301家,注册家庭农场605家,培育种植大户4242户,农民经纪人队伍已经发展到千人以上,农民专业合作社达到771个,种植大户3572个,土地流转170万亩,规模经营面积达180万亩。

  围绕哈黑、绥安、明沈、青中、芦昌5条主要公路,重点打造22个绿色科技示范园区。同时,在14乡镇建立18个粮食高产创建示范区。今年,重点打造互联网+农业高标准示范基地8个,农业“三减”面积达到45万亩,同时对老园区通过结构调整、基础设施建设及产业引带进行提档升级。(辛鹏 记者 赵洪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