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易患强迫症 专家呼吁早诊早治

17.03.2016  09:08

  新华网北京3月16日电(袁馨晨)上班前反复检查门是否锁好,睡到半夜也担心门没锁好而起床检查;时常反复回忆或思考一些不必要的问题……你有这些“奇葩”的坏习惯吗?近日,“辉瑞中国第三届中枢神经前沿峰会”在北京举行。国内外中枢神经领域专家在峰会上表示,青少年时期是强迫症高发期,应重视强迫障碍诊疗的重要性和规范性,提升其识别率与治愈率,从而改善患者预后,更好地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强迫障碍致残性较高 危害不容小觑

  “强迫障碍(OCD)和强迫相关障碍(OCRDs)属于常见的精神疾患,在世界范围内,强迫障碍的终生患病率大约在0.8%-3.0%之间。”麻省总医院心身医学学院、哈佛医学院精神病学教授Theodore A. Stern博士在活动上指出,强迫障碍的主要特征是强迫思维或强迫行为。其中,强迫思维包括强迫联想、强迫回忆、强迫疑虑、强迫性穷思竭虑、强迫对立思维;强迫行为包括强迫检查、强迫计数、强迫仪式动作。

  据了解,强迫障碍是致残性较高的疾病,位列世界卫生组织致残性疾病排名第十位。强迫障碍所引起的情绪反应,如焦虑、抑郁及恐惧,往往使患者的生活质量急转直下,并且因为强迫的表现浪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对患者的婚姻、职业、情感、社会功能都产生严重的影响。

  哈尔滨市第一专科医院张聪沛教授讲述了他曾经医治的一位强迫症患者。“这名患者总是觉得自己的衣服穿得不整齐,所以不断地穿了脱、脱了穿。整个穿衣过程从最初的一个小时,变成两个小时,后来他干脆躺在被窝里一丝不挂,不穿衣服也不起床。”张聪沛表示:“这个案例告诉我们,强迫障碍可能严重影响正常生活,我们必须对这种精神疾病高度重视。

   强迫症状多见于青少年时期 及时就医很重要

  “强迫症通常起病于儿童、青少年时期。老年人出现强迫障碍的情况比较少见,一旦出现可能与中风等躯体疾病有关系。”北京大学第六医院(精神卫生研究所)于欣教授表示。Theodore A. Stern教授也指出,儿童期发病的强迫障碍常常更严重、更持久,同时与抽动障碍、其他焦虑障碍密切相关。

  强迫障碍除了与遗传因素、帕金森氏病等神经系统疾病有关,张聪沛认为,幼年时期所接受的教育也可能诱发强迫症状的出现。“举个例子,挑剔的父母可能会让孩子在出门前反复检查穿戴是否整洁、皮鞋是否干净、出门有无锁门等。长此以往,可能导致孩子的强迫心理或行为。”他说。

  尽管强迫障碍较为常见且致残性较高,但目前疾病诊疗状况不容乐观。一项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只有34%的患者寻求医学治疗,而在症状出现到确诊大概平均要经历17年。据美国规划区流行病学调查(ECA)的调查数据表明,30岁以前发病的患者中有74%可能是延误诊断;而另外一项研究表明50%的患者在就医行为前的20年就已经出现强迫症状。

  专家建议,一旦出现强迫障碍症状,应尽早到精神专科医院或综合医院心理科、心身科进行诊疗。通过合理规范的治疗,大多数患者是可恢复到正常的生活与工作中。

  与会专家还指出,强迫障碍的治疗是一个需要药物和心理协同作用的长期过程。医生应考虑患者的感受、需求、期望和患者一起制定方案。药物治疗选择需要按照一线、二线、联合治疗等流程序贯进行,保证足量足疗程的治疗,并要注意药物的适应症、加量、停药事宜。同时利用认知行为疗法等心理治疗的资源来加强药物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