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师协会青春期医学专业委员会2016年年会召开 于泓主任委员倡议设立“青春期卫生纪念日”

09.05.2016  10:58

据估算,当前我国约有4.5亿儿童少年即将或正在迈入青春期“门槛”,但青春期各种心理、生理及行为问题往往被忽视——在日前于成都召开的中国医师协会青春期医学专业委员会2016年年会暨第四届中国青春期医学继续医学教育学习班上,本次大会主席、中国医师协会青春期医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哈尔滨市儿童医院青春期医学专科主任于泓代表与会500余位专家学者发出倡议:充分发挥青春期医学的学科专长,创建以卫生为主体、教育为辅助的健康体检新模式;同时,适时设立“青春期卫生纪念日”,以唤起全社会对儿童和青少年身心成长的关心、关爱、关注。


于泓主任委员指出,无论正常与否,人都要经历青春期的性发育、生长发育和心理行为发育。而青春期医学则是以儿童、青少年为主要研究对象,针对其性发育、生长发育、心理行为发育,综合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心理行为发育学、护理学、教育学、社会学等多学科内容,研究青春期正常发育规律、保健方法和异常发育中各种疾病的发生发展、诊疗方案及预防措施等。


在于泓教授的积极倡导和推动下,2011年、2012年和2014年,中国医师协会青春期医学专家委员会、中国医师协会儿童健康专业委员会青春期医学学组和中国医师协会青春期医学专业委员会相继组建。后一个专业委员会2014及2015年陆续成立了8个学组,本次年会上又设立了4个学组,2017年还将推出4个学组。此外,全国目前已有6个地方医师协会建成了青春期医学专业委员会,并将带动后续的38个地方专业委员会的成立。

一个可喜的事实是,中国医师协会青春期医学专业委员会暨中国青春期医学继续医学教育学习班,已发展成我国乃至全球青春期医学领域最重要的学术活动平台之一。本次中国青春期医学继教班设置了1个主会场和7个分会场,专家学者从儿童保健、遗传代谢、内分泌、性发育、精神卫生、心理行为,以及小儿男科、小儿女科等多角度、多视野,围绕《青春期医学相关疾病的诊疗及长期管理思路》、《解读精准医学与儿童性早熟的临床诊治》、《青春期诊断性检查的标准化管理》、《家庭环境与儿童少年进食障碍》、《解析青春期逆反的心理症结》、《女童急腹症中卵巢相关疾病》、《家长如何与孩子沟通“性”》、《青少年性教育初步实践经验分享》等话题做了精彩的学术演讲和专题报告。

另据了解,如何对儿童青少年开展健康体检,也成为本次专业委员会一个重要的议题。于泓教授强调指出,在青少年时期,整个心理、生理发育速度相当之快,始终处在动态变化中,且不同年龄有不同的心理、生理特点。当前青春期常见的问题主要有青春期意外事件及故意伤害、情绪异常、注意力缺陷、不良性行为及性行为心理障碍、物质性和精神性成瘾等表现,这些现象往往在眼皮底下被轻易忽略。还有像矮小、肥胖、漏斗胸、隐睾、脊柱侧弯等生理隐疾,也经常在学校的体检中被漏掉。

究其原因,大多数孩子的体检是在非医疗场所的学校内完成。校医、幼儿园保健医生毕竟不是正规临床医生出身,或原来是医生但长期不接触临床而致相关知识退化。同时,现行的健康体检内容存在弊端,有月经初潮、遗精的问卷,却无性发育查体,无生物学评价的单次身高和体重表层测量结果,没有心理行为发育相关内容,也缺乏相关科学对策落地和具体实施及监管手段。并且因体检隶属于不同部门,势必造成脱节。这种体制还导致监测环节与检查治疗机构的转诊缺失,最终使部分问题儿童未能得到及时医治。

少年强则国强,少年智则国智”。青春期是每个人成长的必经之路,总是和年轻、理想、憧憬、自由、热血、激情、长大等词汇一起出现,被人们赋予了美好的“诗情画意”。而医学中的青春期,是指儿童到成人的过渡时期,即从第二性征开始出现,到体格发育完全停止和心理发育接近成熟。正常青春期性启动于5-6岁,心理行为发育接近成熟于24岁,决定了人的性功能、生育能力、身高、体态、衰老、寿命等关键问题。家长常常有许多认识误区,往往在男孩变声或女孩初潮后,也就是身心发生异常时才来就诊,而不是防患于未然,最后错失干预矫治的最佳“时间窗”,留下终身遗憾。

为此,会议全体代表发出如下倡议:要遵循“身心健康,适应社会”的健康体检新模式,更加细致入微、与时俱进地关注儿童青少年健康状况。采用包括生物学在内的多种技术,科学、准确、全面地评估学生的性发育、生长发育、心理行为发育等关键健康问题;充分发挥青春期医学的学科专长和桥梁纽带作用,联合国家卫计委、教育部及其他社会力量,创建适合我国儿童青少年、全面科学合理、以卫生为主体和以教育为辅助的健康体检新模式。与此同时,要争取各级人大、政协及国家相关部门支持,尽快设立“青春期卫生纪念日”,以充分调动和运用综合社会力量,加大公众对青春期医学的关注度,提升儿童青少年及家长的青春期医学素养,从而真正实现“提高我国全民人口素质,把握健康、把握儿童青少年、把握美好未来”的强民强国宏伟目标。

衣晓峰 陈英云 魏然 王亚男 供稿

新闻背景一: 目前我国儿童青少年的体检模式是从1985年开始实施的,30多年来体检内容变化不大,其大多数是在学生所在学校内完成,且群体年度报告科学性不强,无法律效应。0-6岁的学龄前儿童健康体检归属于卫生计生委管辖的妇幼保健院;6-18岁的学龄期儿童和青少年健康体检归属教育部门管辖的中小学生健康保健所;18-24岁的大学生健康体检归属教育部门所属的各大院校内设医院。这样的体检模式易使青春期心理、生理问题被疏漏,且健康体检环节及持续监管链条也易出现“断裂”。

新闻背景二: 儿童青少年的性发育、生长发育和心理行为发育三者关系往往息息相关。然而,我国传统的就诊模式却分割了同一病因所致的疾病,致使疾病不能被全面、系统地诊断和治疗。以小儿男科疾病为例,过去这样的患儿通常被分流到小儿泌尿外科或成人泌尿外科。其中,男孩擦腿综合征或手淫等男科问题虽然是心理行为问题,但根基可能是生理问题。可小儿泌尿外科医生不太懂内分泌,更少有研究心理行为。青春期医学专科则有助于规避这些窘况的发生,使儿童青少年的性发育、生长发育和心理行为发育问题得到“一站式”解决。有资料显示,瑞典每4万人口就有1个专业的青春期医学医生,如果按瑞典的比例推算,我国则至少需要3.3万名青春期医学专业医生。由此可见,我国这方面的专业医生队伍缺口巨大,人才极度匮乏。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