页岩气招标已过两轮 民企仍在"打酱油"
10月20日,国内首次面向社会公开招标的常规石油天然气勘查区块,以国企“唱主角”收场。由于国际石油价格“跌跌不休”,民企对常规油气开采“踌躇不前”,这样的场景恐怕也将出现在非常规能源开采上。
目前,国内通过第二轮招标拿到页岩气勘查区块的企业进展缓慢,第三轮页岩气招标迟迟没有下文。一方面是页岩气预冷的尴尬现实;另一方面,却是美国通过“页岩气、页岩油革命”摆脱石化能源对外依赖的先例,仍如魔法一般刺激着中国对页岩气的追求。
中国的页岩气之路将何去何从?“三桶油”混改将如何进行?国际原油价格为何持续低迷?10月20日~22日,由韩国每经集团在首尔举办的世界知识论坛开设了数个分论坛,聚焦能源的现状和未来。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以下简称NBD)在论坛现场专访了前中海油首席能源研究员陈卫东。陈卫东向记者详细阐述了美国页岩气革命给世界带来的冲击,以及本轮油价持续低迷的原因。他直言,石化能源已发生了供过于求的结构性变化,投入成本高昂的国内页岩油气开采很难受到民企青睐。
“短期内油价难以反弹”
NBD:去年以来,国际石油价格开启下跌模式,至今仍未见好转,您认为国际油价会持续低迷吗?为什么?
陈卫东:石油价格具有周期性的变化规律。回顾历史,全球经历了4个油价下跌的时期。分别是1986年、1997年、2008年和现在。
第一次油价下跌是供过于求造成的。中东和南美资源国将石油收归国有,盘踞在该地的海外石油公司也被“踢了出去”,转而在全世界加大投资和勘探力度。石油投资总体增多,产出量激增。此后两次油价下跌分别由亚洲金融风暴和美国金融危机造成。这些都是单因素造成的油价下跌。只要这些因素得到调整,油价就能走出低谷。
而目前这轮油价下跌却是多重因素叠加作用的结果。页岩油、气革命使得美国的供给量增加;中国的“三桶油”开始在全世界范围内大规模投资、开采;作为最大的石油需求国之一,中国经济增速放缓;在低碳的观念下,欧洲开始“弃化石能源”,转向加大对太阳能、风能等新能源的倚重;连沙特这样的原油国都表示要争取在2050年实现“无化石”。这样的趋势对油价的冲击很大。种种因素作用下,油价仍将持续低迷。
NBD:美国的页岩气革命是让整个国际石化资源格局发生变化的重要因素,能具体阐述一下吗?
陈卫东:详细说来,美国的页岩气、页岩油革命给全球带来四大冲击。
第一,页岩气的出现,使美国成为最大的天然气生产国。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发生,天然气价格下降,生产者们转向页岩油的开采,极大的提高了美国石油天然气的自给能力。
第二,页岩油和页岩气储藏在致密层,美国通过先进的压裂技术采集到这些非常规油气,改变了人们对油气资源的认识。
第三,美国的页岩油革命是中小公司推动的,它们对资产负债比率不太在乎,所以就有金融资本进入油气领域的机会。资本逐利的本性给生产、技术带来很大的压力,倒逼页岩油气开采不断的提升技术、降成本、扩大生产规模。
第四,页岩气的大量开采使美国的天然气价格降到全世界最低,也使美国成为全世界天然气消费国中,唯一一个天然气价格和石油价格脱钩的国家。未来,美国液化天然气或将对外输出,这让人们意识到,全球的天然气价格都有和石油价格脱钩的可能性,成为一个有独立价格体系的独立大宗商品。
开放下游是关键
NBD:油价低迷将对世界产生怎样的影响?中国油企该怎么做?
陈卫东:这是一个能源转型的时代,能源地缘政治也将发生重大变化。
过去,国际间的石油竞争是围绕资源展开的。但现在已从争夺资源变为争夺市场。因为供大于求,原来最厉害的是资源国,现在资源国最难受。在这种情况下,中国的“三桶油”如果还大举向海外投资、争夺资源,就在战略上走偏了。
回想过去,我们曾将钢铁作为“战略储备”,大兴钢铁铸造,现在钢铁产能严重过剩。中国油企要警惕,避免走这样的老路。现在的重心应从争资源变为争市场。
NBD:既然能源结构已发生如此巨变,那您对中国页岩气区块的第三次招标有何预测?
陈卫东:我预计,我国的页岩气第三次招标,民企积极性仍然不会太高,因为开采成本高,油价低,利润太少。
中国的石油天然气从无到有,中国成为全球前五大石油生产国,以及中国石油成为世界第三大石油公司,并不是因为我国有丰富的石油资源,而是由于过去几十年中,我国将石油当做经济命脉和上升到能源安全层面来对待。这在当时有其合理性。
但现在我们的能源目标已从保证供给转变为调整结构。我们想提高社会全行业的运行效率,但能源价格比美国高,所以基础效率就要低。要想提高运行效率,关键是加大市场的开放程度,让更多的竞争主体参与进来。
所以上游勘探资源是否开放不是关键,关键是“三桶油”要开放下游的产业链,如炼油厂、加油站等。现在“三桶油”的这些环节已逐步对社会资本开放了,这是好的趋势。下游会对上游形成倒逼,从而提升整体效率。
来源:每经网-每日经济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