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扮记者暗访带来的思考

28.09.2014  12:55

  云南昭通市委书记刘建华日前透露,他曾以记者身份暗访处理30多名违法干部。昭通城区乱占乱建问题突出,多名干部调查都无功而返。于是刘建华亲自暗访,“我搞了个草帽、弄了墨镜,走访好多群众。别人问我干嘛的,我说是昆明的记者。”(9月27日中国新闻网)

  派别的干部去调查,结果全部无功而返;领导只好自己乔装打扮去暗访,最终查清了问题、处理了违法干部。很多时候,并非领导自己不想听真话、不愿面对现实问题,而是被那些“欺上瞒下”之辈给算计了。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财经委副主任委员牟新生说,有领导下去视察,当地都预先进行了周密部署,安排得非常具体,领导人成为了一个“机器”。还有的领导去视察,周围几十个人前呼后拥,大部分都是民警和干部化装的,全是假的。如果当领导的意识不到这一点并设法突破“包围”,恐怕很难了解到真实情况。

  市委书记暗访时自称记者,也颇耐人寻味。毋庸讳言,以记者的身份示人,有时确实比以官员的身份调研更能听到真话。在不少地方,记者是颇受老百姓欢迎的,“找市长不如找媒体、上访不如上网”甚至成了一些人奉为圭臬的至理名言。老百姓见了记者可以说真话,为何对某些官员却“敬而远之”呢?公务员的“公信力”到底出了什么问题?不是说官民之间“情浓于水”吗,何以有如此隔阂?古代的老百姓尚且敢于“拦轿喊冤”,今日之“国家主人”遇到了“人民公仆”,为何却三缄其口、唯恐“祸从口出”?老百姓有话不能说、不敢说,到底是谁的悲哀?

  “微服私访”在中国具有极为悠久的历史传统。古代的清官(如包拯)以及有责任感的皇帝(如康熙),时不时就要“访”上一“访”。这种做法尽管也能收一时之效,但局限性是非常明显的,属于典型的“人治思维”和“个人行为”,缺乏制度性的刚性约束,其作用注定是有限的。并且,上级官员去基层“微服私访”,他的下属们会怎么想?害怕、生气还是无所谓?——最起码,这从一定程度上体现了领导对下级缺乏完全的信任吧。靠一个所谓的“好领导”通过“微服私访”的方式去检查和督促下级干好工作,能起多大作用?何不完善制度,靠制度去监督呢?

  当然,从现实环境看,还是希望通过“冒充记者”的方式听取真话的官员能够多一些。毕竟,能多解决一个问题还是先解决一个吧。只是还有一点担心:不知道那些冒充记者的官员会不会被老百姓给轻易识破——现在的不少官员,职业特征太明显了,戴上面具都瞒不住人。

  文/乔志峰

编辑:李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