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颐:战争中大学的辉煌离不开开放的传统

28.07.2015  19:14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抗战中的西南联大等内迁大学非但没被炸垮,还能弦歌不辍成为近代教育史上的奇迹,可谓从废墟开出一朵花,在那段颠沛流离的日子一起被铭记的还有治学精神和知识分子气质。

  在纪念抗战胜利70年之际,本期《掷地有声》搜狐教育名家沙龙与中国教育三十人论坛特邀请了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陈平原、历史学者雷颐和作家岳南对话“战争中的中国大学”。历史学者雷颐先生认为内迁大学的辉煌离不开开放的传统,自由宽松的本科教育给了学生成长很好的基础,让他们成长为“精神的漫游者”。而反思当下大学,我们缺少熏陶,师生间缺乏交流。以下为当天沙龙实录整理:

  图为历史学者、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雷颐

   战争中大学的辉煌离不开开放的传统

  您作为历史学者,能否给我们介绍下抗战时大学内迁的背景?

   雷颐(历史学者、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 按照人们通常的想法,在战争中工农业、文化都会饱受摧残,教育肯定也难以逃脱厄运,但抗战时期的中国高等教育,却有着一段辉煌的历史,甚至成了现代人们心中的光荣与梦想,就是为什么? 我觉得跟当时的开放性有关。中国的现代大学起源于传教士建立的教会大学,它始终有一个开放的传统,这个传统即使在战争时期也没有中断。 我是研究历史的,谈内迁大学我愿意联系起那个时代大背景。

  国家面临危亡的时候,学校怎么办?当时有两种办法有争论比较激烈:实行“战时教育”还是“平时教育”。一种观点认为,战争之际全民要以抗战为主,教育要突出战争的主题,教育的内容符合军事的需要。高等教育则要办成为战争而准备的大学;另外一种观点则看得比较长远,主张教育不是只看到目前的需要。为了中华民族今后的富强、复兴,文化教育不能断,“平时教育”也得继续,有些有识之士也提出了“战时教育需作平时看”。

  社会有争论,当时的国民政府也有争议。最后蒋介石还是做出了以平时教育为主的决定。战时的平时教育,不是把学生完全按照战时教育来培养,不仅只是学军事、武器研制等, 很多基础性的和人文的学科也在继续,现在看来是很有远见的。

   在那个兵源紧张的年代,政府仍然允许大学生不服兵役,并拨国家贷款帮助学生完成学业。 在战争经济情况紧张的情况,政府给相当一部分学生贷款完成学业是一件了不起的事情,直到战争的最后时刻,学生才开始从军,而其中很大一部分还是因为自己的语言优势从事翻译工作。所以那个时候,从军的大学生不少,而伤亡却不多。

   战时自由宽松的本科教育让学生成长为“精神的漫游者”

  有人说战争中的内迁大学很浪漫,您怎么看待?

   雷颐(历史学者、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 战争中的本科教育给当时的学生打下了很好的基础,即自由、宽容、生长的精神,使他们成长为“精神上的漫游者”。

  那时候虽然处于战争时期,但风气恰恰是最开放的,学术界的各种观点、不同的学派也都能进行交流和碰撞。而这也和整个民间社会的气氛烘托有很大关系。我父亲经常跟我说,他们那时几乎天天都泡在茶馆,因为便宜,一天要一杯白开水就可以在茶馆泡一天,然后就在那看书、写作。这实际上弥补了大学教学设备的缺乏。而现在看来也一样,真正的大学教育是这样的,需要这种自由、宽松、创造、生长的文化。

  沙龙现场嘉宾(左起):作家、中华考古文学协会副会长岳南,历史学者、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雷颐,著名学者、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陈平原,主持人北京印刷学院教授陈勤。

   大学内迁促进西南地区民主和国家民族意识的觉醒

  抗战时大学西迁对现代民族和国家意识的塑造有什么影响?

   雷颐(历史学者、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 抗日战争从宏观上增强了整个中华民族的民族意识和国家意识。“中华民族”这个概念是在晚清时开始出现的,到抗日战争的时候几乎已是人人都接受了。还有一个值得一提的现象,中国的抗战跟其他国家不一样,其他民主国家一到战争就会实行紧急状态,在战时会废除和民主,而中国却在抗战时期,有关“民主”、“宪政”的呼声达到一个高潮,民主建国、民主宪政等运动如火如荼,观念也深入中国人心。

  另外抗战时的大学内迁对西南地区产生了深刻影响。当时的西南地区,民风民俗复杂,国民政府在内迁前曾派人类学家对西部地区进行过调查。中国历史上对少数民族的称谓多带有侮辱性,文字多带有反犬旁。而为稳定大西南地区,专家学者提出不能歧视少数民族,去除反犬旁,这对于中华民族的形成,有很大的影响。而内迁进入西部的大学,通过文化的冲击,也让民族团结更紧密,中华民族形成一个命运共同体。

   中国大学缺少“熏陶”,空间距离下师生缺乏交流

  您怎么看待现代大学以及面临的问题?

   雷颐(历史学者、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 我也在一些大学讲过课、做过演讲,但是我感觉现在的大学已经跟我们上大学时不一样了。虽然我们上大学的时候不像战争年代师生关系那么亲密,但毕竟那个时候跟老师往来也比较频繁,还经常到老师家里请教问题。但现在我们的大学远离城市,各种新建的大学城和校区拔地而起,有些老师讲完课就匆匆忙忙去赶班车,造成了师生间由于空间距离带来的交流下降。

  我觉得大学最主要的魅力之一就是熏陶,那是一种大学特有的环境氛围。同学和同学之间的往来,学生和老师之间相对密切的一种接触,不同院校的老师和新生之间的交往等等,但是现在中国大学教育却面临没有熏陶的问题。尤其是很多高校把本科生和研究生也分开了,各种文化氛围的割裂也却是了熏陶,这是值得深思的。

   本期《掷地有声》搜狐教育名家沙龙简介

  战争能炸毁一座城,也能摧毁一个民族和他们的文化。抗战中的西南联大等内迁大学非但没被炸垮,还能弦歌不辍成为近代教育史上的奇迹,可谓从废墟开出一朵花,至今仍被缅怀和不断重提。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在那段颠沛流离的日子一起被铭记的还有治学精神和知识分子气质。主持当时西南联大校务的梅贻琦先生曾说:“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西南联大的政治情怀、社会承担、学术抱负、远大志向等精神,成了那个时代中国大学和知识分子的象征。今年也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七十周年,本期名家沙龙教育跨界尖峰对话特邀请三位重磅嘉宾对谈战争中的中国大学。

编辑:夏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