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江】食用菌产业转型扩张 农民人均收入涨8.7%
黑龙江经济报讯(刘加勇刘彤宇首席记者陈洋)牡丹江市实施食用菌产业扩张,到今年8月,全市食用菌棚室达到7702栋,总栽培规模达2.1亿袋(块),其中:黑木耳栽培规模1.7亿袋。全市食用菌栽培规模达到38.4亿袋(块)。据该市农委统计,由于食用菌产业的拉动,到目前,预计农村经济总收入达到129亿元,同比增长9.3%,农民人均收入增长8.7%。
牡丹江市食用菌产业加速向园区集聚、向棚室化生产转型。按照装备配套、高产高效的标准,新建续建了海林新民河猴头菇、穆棱下城子致强黑木耳、林口青山永和黑木耳等18个食用菌园区,续建扩建了穆棱广林菌业刺五加吊袋耳、海林柴河北村吊袋耳、林口旭源吊袋耳等12个棚室菌基地。
多年来,东宁县委、县政府始终将黑木耳产业作为县域经济发展战略和新农村建设的核心内容。今年,东宁县加快黑木耳产业提档升级,让黑木耳产业带动更多农户实现增收。在产业推进中,该县制定中长期发展规划,出台优惠政策加快示范基地推广和标准化园区建设,先后建成国家级示范园区2个,普通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26个,实现了生产的园区化。扶持建设100家日加工2万袋以上的菌包厂使制菌初步生产实现了“工厂化”。
随着黑木耳产业的不断发展壮大,东宁县加强科技创新,为产业发展提供不竭动力,东宁的越冬耳、元宝耳、春秋连作、秋冬连作、温室智能栽培等多项新技术走在了全国前列。
东宁县先后被农业部、中国食用菌协会授予“全国食用菌标准化生产示范县”、“全国绿色农业黑木耳示范基地县”、“中国黑木耳第一县”等17项殊荣,对全国黑木耳产业的发展发挥了龙头引领作用。
海林市围绕全年菌业发展目标,将各项生产任务指标层层细化分解,落实到镇、到村、到户、到人,集中开展原料保供、安全生产、思想引导、技术培训、大户引领等生产服务工作。他们为满足全市菌业生产总量持续增长的发展需求,指导镇村抢抓有利时间,强力推进新建菌包厂、灭菌锅、菌包生产联合体、养菌室的建设,同时,利用当前现有生产场所和设备,使其利用率达到最大化,以此提升菌包的生产能力和养菌能力,筑牢坚实的发展基础。他们围绕莲花湖、威虎山和中国雪乡三大菇菌生产基地,全市新增菌业投资2125万元,新规划建设标准化菌业示范园区15个,配套完善了园区水、电、路、管理房等基础设施。其中,建成高标准的黑木耳吊袋大棚示范园区4个,目前,新建成的15个园区全部投入使用并取得了良好的示范带动效果,尤其是森宝慧源菌业园区新建成的230栋灵芝棚长势良好,辐射带动了森茂菌业发展灵芝生产,新建80栋灵芝棚。
海林市为了充分发挥食用菌产业的科学试验、科技示范和科技成果转化功能,立足市食用菌产业园平台,利用6栋大棚开展新品种和新技术的试验示范,引领带动木腐菌向草腐菌生产转型。目前,建成草腐菌类双孢菇试验棚2栋、秀珍菇试验棚2栋、吊袋元蘑棚2栋。此外,还以俊峰菌业为依托,开展液体菌种生产和替代料栽培试验。通过尝试引入适宜发展的菌类,开展新技术生产试验,进一步丰富了该市菌类多元化的品种。
编辑:谢亚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