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外区委书记马旦曰: 改善人居环境 提高城区文明程度
图为哈尔滨市道外区委书记马旦曰接受采访。新华网黑龙江频道才萌摄
新华网黑龙江频道9月15日电题: 道外区委书记马旦曰:改善人居环境 提高城区文明程度
颜秉光 才萌
面对“创城”大考,哈尔滨各个区的书记各有高招。其中哈尔滨市道外区委书记马旦曰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在近三年的创城工作中,我们坚持以人为本,实施‘共建、共育、共享’三大工程,努力把创城工作办成惠民工程和群众满意工程,推动城市文明和百姓幸福指数双提升”。
新华网黑龙江频道: 哈尔滨市道外区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进程中,重点做了哪些工作?取得了怎样的成果?
马旦曰: 哈尔滨市委、市政府提出了利用三年跨入全国文明城市行列的总体目标和要求,我们道外区作为占全市城区面积四分一的主城区和老城区,势必要冲在创城一线的最前沿。可以说,在近三年的创城工作中,我们坚持以人为本,实施“共建、共育、共享”三大工程,努力把创城工作办成惠民工程和群众满意工程,推动城市文明和百姓幸福指数双提升。我们把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作为提高城市管理水平和提升市民素质的重要载体,把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社会建设融入发展大局、落到工作实处、走进百姓生活,使城区在创建中快速发展,文明在创建中不断提升。主要工作和取得的成果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过程,是道外日益完善城区基础建设的过程。对老哈同公路、黄家崴子路、郭地方路等3条道路进行拓宽和打通升级改造,贯穿长江路、先锋路、化工路等9条现有道路,构建形成对外快速联通“五横七纵”的全新骨干交通路网,对哈东现代物流产业带和周边县市经济发展发挥巨大的拉动作用。同步实施供水、排水、供电、供气、供热、通讯“六网并建”工程,分别投资3800万元建设临时用电和扩容电网,铺设供水管线7.2公里,改造供热管网125.7公里,新建燃气源网4.6公里,新建供热工程覆盖面积450万平方米,彻底改变了哈东地区无基础管网建设的落后局面,让百姓分享创建成果。
二、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过程,是道外大力改善城区人居环境的过程。在创城工作中,城区设施建设日趋完善、管理更加规范、科学、有效,健全长效管控机制,坚持不懈开展环境治“脏”、交通治“堵”、秩序治“乱”、窗口治“差”、设施治“缺”、生态治“污”等专项整治,对牌匾广告、私搭滥建、乱贴乱画、交通“三乱”等城市乱象整治成效突出,违法小广告得到根治,交通秩序、市场秩序持续好转。着力解决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住房、就业、社保、教育、医疗等民生问题,20个惠民项目全部落实,总投资达4.3亿元。推进南新街、大有坊街、武源街等5个棚改项目开工建设,陶瓷小区、宝宇天邑澜湾等3个棚改项目安置房建设竣工,1.47万户居民回迁入住,回迁总面积56.84万平方米。实施新一内涝地区整体搬迁改造,近万户居民居住条件将得到彻底改善。城区健身设施和城乡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实现全覆盖,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社会更加和谐稳定。
三、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过程,是道外积极提升城区对外形象的过程。在优化城市环境秩序、扮靓城市面貌的同时,扎实推进全国文明城市建设,全面实施净化、绿化、亮化、美化工作。截止目前,维修区管道路430条,对全区56条街路实施精细化管理作业,打造116条“无积尘”示范街区和3个“无积尘”广场;清理了107条二类以上街路17万余处乱贴乱画,对73.8万平方米污染墙体进行同色覆盖,刷涂沿街杆体2,360根,美化工地围挡3,800延长米;对100条街路和590个居民庭院环境进行彻底整治,打造了一批特色鲜明的“精品庭院”和“绿色楼道”;绿化建设面积97.4万平方米,新植树木11.1万株;更换街路两侧、公园广场灯具200余盏,安装大功率墙灯609个,安装景观灯48盏;全国最大的知青主题文化公园建成竣工,打造2处街心公园和4处“百姓书屋”。城区卫生更加清洁,城区环境更加有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