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唐 拉长扶贫链惠及贫困户
好钢用在刀刃上,则刀锋所指,无坚不破。在山东省聊城市高唐县的决策者看来,要打赢脱贫攻坚这场硬仗,也必须用好钢铸刀刃,强劲聚重拳,才能实现精准扶贫的“一箭中靶心”。而达此目标,最关键的一步是先要在摸清村情民意的基础上选准扶贫好路子。为此,该县进行了积极探索,引入企业扶贫新模式,让一个个得民心、成效大、前景好的扶贫好项目“花开遍地”,让广大贫困户切实受惠。
老养驴村又闻驴叫声
“真是稀罕,全村已多年没几头驴的殷楼村又有了驴欢驴叫!”一则高唐县姜店镇殷楼村养驴的消息在附近十里八村传开了,引来了不少进村一探究竟的“观驴客”。
农村养驴并不少见,为啥殷楼养驴却在当地引起了“轰动效应”?“当年,俺村可是远近闻名的老养驴村,后来几乎不养了,现在又重新开始养殖,当然引起了人们的好奇。”重操旧业的61岁老养殖户殷庆顺道出了个中原委。
据殷庆顺回忆,殷楼村曾是远近闻名的老养驴村,驴多时达上百头。近年来,因班子不稳和村里缺少致富项目,殷楼村逐渐进入了省定贫困村的行列。正当村民特别是贫困户们为找个好的增收途径犯愁时,中央精准扶贫的春风吹进了殷楼村。在市委组织部帮扶工作组及县镇的扶持下,殷楼村找到了养驴脱贫致富的好路子。
为将养殖风险降到最低,并实现养殖效益的最大化,殷楼村专门成立了万顺养驴专业合作社,通过“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养殖模式发展“驴经济”。贫困户每户可得补贴资金2000元,以驴驹入股,合作社进行代养代售,养殖周期结束按投资比例进行利润分红。
“重振产业雄风,不能走过去老路”。为此,在高唐县的积极培育和扶持下,农民合作组织和龙头企业快速挑起了大梁。去年以来,该县为殷楼等全县8个肉驴养殖示范村扶持建起6家肉驴养殖合作社,并引进了阿多宝肉驴养殖公司等肉驴养殖龙头企业,为养殖提供统一的驴驹购进、技术指导、饲草饲料、对外销售等服务,目前已初步形成了“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养驴产业化格局。
企业主导、群众参与、政府扶持的科学发展模式,带出了一个肉驴养殖大产业。据高唐县畜牧水产局局长刘时雨介绍,截至目前,全县发展规模化肉驴养殖场11处,存栏2300余头,预计年出栏量可达1.5万头,可为贫困户创造效益1800余万元。
旅游扶贫时尚惠民
“俺们贫困户比普通工每月多300元的工资,眼看着离摘掉贫困的帽子不远了。”姜店镇西郭村62岁的贫困户郭克行说。不久前,郭克行等141户295位贫困户与向阳花开生态农业有限公司签下用工合同,在家门口领上了工资。
郭克行是高唐创新精准扶贫模式,以旅游产业为依托进行脱贫攻坚工作的受益者之一。姜店镇共有451户贫困户,如何让这些贫困户脱贫奔小康是镇党委的工作重心,更牵动着土生土长的向阳花开生态农业有限公司经理郭爱利的心。
位于西郭辐射周边的向阳花开生态农业有限公司,规划1500亩、计划投资2.3亿元,定位打造“鲁西民俗文化村”,目前正处于发展建设中,前期需要大量的劳动力。为什么不让贫困户来公司打工呢?萌生这个想法的郭爱利说做就做,拿出比普通工人每月多300元、零工每天多10元工资的诚意邀请周边贫困户来此打工。“旅游+扶贫”时尚又惠民,如今已在景区上班当园丁的郭爱利对此深有体会。
抓住近年来乡村旅游升温的大好形势,向阳花开生态农业有限公司实现扶贫、发展“两不误”,前景非常广阔。“项目全部建成后,预计年营业收入达6000多万元,让本地居民和贫困户600余人就业,可为他们每人每年增加收入2000元左右。”郭爱利说。
光伏电站壮大村集体收入
村集体无收入,啥事儿都难办。赵寨子镇倪堂村村党支部书记赵永会感受颇深。
他说,拥有200年历史的省级非遗的高唐落子舞就发源于倪堂村,因村集体无收入,在家和外出演出所需经费需“四处化缘”,直接影响了这一非遗项目的传承发展。“今年因为经费不足,村里就接连谢绝了两场外出演出机会。”赵永会惋惜地说。
而今,他的这一难题即将破解。这主要得益于聊城市“双联共建”工作组在高唐探索出的光伏电站项目。该项目立足贫困村集体收入无政策支持、无资金来源、无产业支撑的“三无”实际,将助力村集体增收作为目标,无需当地政府和村集体拿一分钱,由企业投资在政府办公楼楼顶建设光伏电站,所得收益企业和贫困村分成,既保证了企业利益,也解决了贫困村集体收入来源问题。
在高唐,和倪堂村一样首批受益光伏电站项目的省定贫困村有18个。据有关负责人介绍,实施项目的乡镇每年可分的电价收入38.5万元用于省定贫困村集体增收,预计每年为每个省定贫困村带来不低于两万元的稳定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