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生物鲎虫今夏频造访 恋上哈拉海农场好山水

16.06.2014  11:49

  王玫 记者 姚建平

  长着椭圆形的大背壳,中部墨绿色边缘透明,腹部下方有几十对附属肢体,有一条细长的尾巴,体长2~5厘米,这种被人们俗称“马蹄子”的虫子竟是3亿年前“古生物”,比恐龙生活的年代还要早。近日,齐齐哈尔市哈拉海农场的“马蹄子”被专家确定为“鲎虫”后,引起了人们的震惊。

  前一段时间,电视上关于远古生物鲎虫现身四川的新闻报道,引起了齐齐哈尔市哈拉海农场农民于凤源的注意,因为每年他都能在水稻田和周围的水渠中发现跟电视上几乎一模一样的虫子,而当地人都叫它“马蹄子”。尤其今年夏天,哈拉海农场“马蹄子”的数量特别多。难道“马蹄子”是“古生物”?

  近日,针对哈拉海农场提供的线索,记者驱车来到了哈拉海农场第二作业站。在路北侧的水渠中,看到了很多“马蹄子”:有的背部朝上,它们在水里前行如蝶泳。有的腹部朝上,红色的肚皮坦露着,几十对爪子在划水,宛如仰泳健将。

  “马蹄子”对当地农民来讲并不是啥稀罕物,大家都见过,有的从小就把它当成手掌中的玩物,只是没人研究过它。当地农民告诉记者:“这东西特别难养,以前我们用自来水养过,根本养不活。要想带走,用它生活的渠水再加上点泥一起试试吧。”结果,记者带回来的“马蹄子”当晚还是死掉了。

  哈尔滨师范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邱子健,是原生动物和水生动物研究方面的专家。邱子健介绍说,“马蹄子”就是鲎虫,它在我省分布比较普遍,在部分水稻田和水渠中能够发现。但是,鲎虫对水质要求很高,喜欢生活在比较清澈的水域中,如果水质出现污染,那么鲎虫就无法存活。鲎虫大量存活出现,证明当地生态环境保护极好。由于鲎虫吃水稻田中的杂草,所以对庄稼没有害处。鲎虫早在3亿年前的古生代就已经出现,比恐龙出现的时间还要早。它的卵可在地下休眠1~25年不等,当条件适宜的时候,便会终止休眠,幼虫破壳而出。这也是鲎虫从3亿年前就出现,躲过生物大灭绝时期,一直存活到今天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