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西特色种植合作社拓宽农民致富渠道
本网讯(王丽君 马怀华 李钊) 金秋十月,粮丰果香。在这硕果累累的季节里,鸡西特色种植合作社迎来大丰收,每个社员的脸上都写满了幸福的喜悦。
河西村菇娘儿合作社社员尝到致富甜头
“沙土地石头窝,哩哩啦啦满山坡,种菇娘儿甜的多,一亩能卖一万多!”鸡西市梨树区河西菇娘儿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孙家胜边走边念叨着顺口溜,道出了河西菇娘儿的价值。时下,前景看好的黄菇娘儿被当地村民称为“金豆子”。
河西村种植菇娘儿有40余年的历史,原来种植菇娘儿也就5亩地,种植的人年龄偏大,被称为“老头队”,菇娘儿到了成熟的季节,就挑着菇娘儿,坐上木船度过穆棱河去梨树街里吆喝着卖。赶上雨季,眼瞅着收获的黄菇娘儿干着急,过不了河,卖不出去。1985年,国家投资修了一座长230米,宽8米的桥。这下,交通方便了,种菇娘儿的农户也逐渐多了起来,前来收购的商贩也不断增加。
现在黄菇娘儿已成为河西村农民致富的朝阳产业。2007年,成立了河西菇娘儿专业合作社,入社农户44户。河西村菇娘儿种植面积达650亩,平均每亩产量3000多斤。220户村民几乎家家户户种植黄菇娘儿,普遍采用地膜覆盖,水泵浇灌技术。
谈及黄菇娘儿的销售途径时,村民田文忠边忙边答道:“天天都有上门收购黄菇娘儿的,根本不用出村,就能销售出去。”相红军接过话茬说:“我们的黄菇娘儿可出名了,村部前俨然成了自然批发零售市场,前来收购的商贩有鸡东、东宁、鹤岗、双鸭山……在销售旺季,每天大清早,都有一车车黄菇娘儿往外拉,一年仅黄菇娘儿就能收入近500万元!”
东宝村中药材合作社带领社员走上“药财”路
中药材市场前景广阔,发展空间巨大。鸡西市鸡东县东宝村藏胜利抓住国家制定《中药现代化发展纲要》发展机遇和山林面积大地域优势,成立了东宝村中药材合作社,并带领社员走出一条“药财”之路?。
自东宝村中药材合作社成立以来,始终坚持“六统一”。同时,在哈药集团世一堂制药厂、天津“999”药业,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哈农大科研所、湖北省达雅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等单位的大力支持、扶持下,合作社不断转变观念,不断调整生产,不断转变方式,在短短的三年里,迈出了三大步。
鸡东县山林面积185.4万亩,是黑龙江省盛产天然野生中药材的重要县份,特别是中药材桔梗、人参、黄芪、党参、五味子、刺五加等产量大。当时兴农镇东宝村农民藏胜利了解到这些信息,瞄准了中药材桔梗,萌生了种植桔梗的想法。
兴农镇东宝村位于宝泉林场区域内,在广阔葱郁的森林中,野生桔梗遍地。藏胜利对桔梗的生长习性了如指掌。当他了解了这些情况后,在2010年8月与张振涛、藏志权三人前往安徽省盛产南沙参、桔梗的毫州市考察,又去连云港考察丹参。南方土地有限,种植规模不大,但经济效益相当可观。那时桔梗从地里起出来湿的每斤可卖28.4元,一亩地可起400多斤,收益11000多元。而且安徽、山东产的南沙参有效药物成分的丹参酮仅含0.3,东宝村本地种植的南沙参,由于土质、气候、光照、雨量等自然条件优于南方,所以含有效药物成分丹参酮为0.6,是南方的一倍,品质好,药厂十分欢迎。藏胜利看准了这一商机,考察回来后,说干就干,2011年种植丹参450亩.当年收益186万元。
世上的事不可能都一帆风顺。2010年去南方考察回来后,承包土地300亩种植了桔梗。承包的土地原来为了灭草,喷施了除草剂“普施特”。这种农药残留期三年。由于不知情,300亩的桔梗含有农药“普施特”的残留,药厂不要,全部报废,损失了10多万元。失败没有吓倒藏胜利这个硬汉。他不气馁,吸取教训,以后包地注意了土地原使用农药的问题。并且在除草的问题上全部用人工薅草,不用农药。虽然加大了种植成本,但取得了成功。为了扩大再生产,实现规模化,2011年联合12户,组建了“中药材种植农民合作社”。种植的600亩桔梗2012年秋收入了432万元。
经过两年的种植,取得了成功经验。村民看到藏胜利发了财,都纷纷要求加入种植药材合作社。“一花独放不是春,万紫千红春满园”。藏胜利自已富了不忘乡亲们,带领大家走共同致富道路。合作社由初期的12户发展到26户,资金入股达到380万元。为扩大再生产,2012年种植750亩桔梗,南沙参500亩,到2013年,种植桔梗2700亩,南沙参300亩,年末,把桔梗和南沙参初加工制成中药饮片,卖给天津“999”药业和哈药集团世一堂制药厂,桔梗80吨,南沙参40吨,收入800万元,收到很好的经济效益。今年,预计可收入2000万元,按资金和土地入股420股计算,每股可收入4.7619万元。合作社发展了,社员致富了。
琴华葡萄种植合作社拓宽社员增收致富渠道
虎林市义和村琴华葡萄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于2010年11月开始筹建,2011年动工建设。目前,总投资170多万元的果蔬采摘园已初具规模,并按预期目标达产达效。
在近三年的投资建设中,始终坚持高标准建园、优良品种选育、绿色无公害栽培、科学精心管理、打造优质品牌、造福一方百姓的经营理念和运作方式,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眼下,合作社,已拥有高标准的温室大棚12座,大棚长75米、宽9米、高3米,共栽种碧香无核、早熟茉莉、早黑无核、绿提、红提等10多个葡萄优良品种6000余株,同时还试栽了近千株的红树莓和近百株的桃树。目前,各种果蔬的栽培技术和管理已日渐成熟。
义和琴华果蔬采摘园建设初期,得到了吉林省农业科技学院的大力支持,先后派驻了指导老师和专业技术人员现场指导。由于投入到位、技术指导到位、日常管理到位,使得种植的各类葡萄、桃子、红树莓等产品品质好于同类产品,已连续两年达产达效。去年,义和琴华果蔬采摘园被吉林省农业科技学院授予“葡萄栽培示范基地”,产品得到了广大百姓的认可。
到目前为止,合作社成员已达45人,除了经营果蔬以外,还承包了1000多亩的土地种植,其中旱田300多亩、水田700多亩,合作社的规模也越来越大,经营的范围越来越广,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逐年提高,今年仅果蔬采摘园总收入达38万元。
相关部门形成合力推动特色种植合作社健康发展
鸡西市农委经管站负责人介绍,近年来,鸡西市农民专业合作社呈较快的发展态势。截止今年6月末,全市工商注册并在经管部门备案的农民专业合作社1979个。合作社经营内容基本涵盖农业所有产业,各产业合作社中以传统粮食作物种植为主导,但是随着近年来合作社快速发展,越来越多涌现出一些特色种植合作社。目前,全市果蔬、杂粮、药材、烤烟、白瓜籽等特色种植合作社已占种植合作社的16%、占合作社总数的12%。
目前,鸡西市特色种植合作社虽然有亮点,但在发展中还存在着特色种植规模小,技术含量低,合作内容松散,利益连结不紧密等问题,要想推动合作社特色种植产业健康、快速的发展,需要建立科学系统的产业发展规划,对产业发展正确引导。应结合地域实际和市场需求,坚持因地制宜,以市场为主导、以科技为支撑,对特色种植产业发展进行科学定位,不断优化特色种植产业布局,走规模化、现代化、品牌化发展之路。同时,政府要加大扶持力度,支持有条件的特色种植大户、经济能人、涉农企业等创办特色种植合作社,提高专业化生产水平。要落实好扶持合作社发展的各项优惠政策,鼓励合作社在扩大生产规模基础上,开展特色种植产品的精深加工,提升产品质量,创建品牌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