鹅寄生虫病的防治措施

12.05.2016  09:24

  鹅剑带绦虫病该病由矛形剑带绦虫等多种绦虫所致的鹅肠道寄生虫病,鹅群放牧下水容易被感染发病。该病主要危害数周至5月龄鹅,因此必须有计划用药物驱虫。患病鹅表现为消瘦、精神萎靡、离群静坐、翅膀下垂、脚软、走路摇晃、甩头、运动失调,两脚作划水动作,麻痹由两脚开始,发展到全身,向后坐或倒向一侧而死亡,排出灰白色稀粪中常见乳白色绦虫节片。

  防治商品鹅群应在1~1.5月龄时驱虫1次。留种种鹅群除了1~1.5月龄时驱虫1次外,在4~5月龄时应再驱虫1次。吡喹酮,每公斤体重用药30~40毫克,1次拌料投喂;灭绦灵片,每公斤体重用药50~60毫克,1次拌料投喂;丙硫咪唑,每公斤体重用药10~25毫克,1次拌料投喂;硫双二氯酚,每公斤体重150~200毫克,1次喂服;氯硝柳胺,每公斤体重50~60毫克,1次喂服。

  鹅球虫病寄生于鹅的球虫有16种,最常见的为肠球虫。各种年龄鹅都可感染,幼鹅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症状为摇头,口流白沫,伏地,颈下垂,排血水样粪便。青年鹅、成年鹅常为带虫者,而雏鹅和仔鹅对球虫易感,因此必须分开饲养防止被感染。5~8月份为球虫多发季节,有该病流行区域或鹅群在饲料中添加药物预防。

  防治做好养殖场严格消毒工作,该病主要危害3周龄至3月龄鹅,预防应集中于20~90日龄,一旦发生该病,应立即用磺胺药、氯苯胍、氨丙啉、青霉素等防治。每公斤体重用250毫克氨丙林拌料,连喂3天;每公斤体重用氯苯胍10毫克拌料,连喂3天;每公斤体重用球虫宁30毫克拌料,连喂3天。

  鹅裂口线虫病该病对雏鹅和仔鹅危害大,与青、成年鹅分开饲养,不到低洼潮湿地带或死水塘放牧,可大大减少发病。放牧的鹅群应定期驱虫,商品鹅进行1~2次,留种种鹅群须进行2~3次。病鹅应隔离治疗,可用左咪唑或丙硫咪唑,每公斤体重25毫克,1次口服;甲苯咪唑,每公斤体重用30毫克,1次口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