鹤岗兴安区经济社会发展迎接挑战勇做闯关者
这里有全市最大的工业园区,这里有全省闻名的棚改新居,这里有全国、全亚洲最高的竖井……
这里的资源禀富、社会活力在改革创新中一次次撞击着,迸射出发展的火花。鹤岗市兴安区,一个昔日外乡人不愿去,本地人不愿提的“穷”区,如今华丽转身,在求新、求变中有中生新、无中生有,乘势而上,顺势而为,变成了黑龙江省区域中心较大城市鹤岗工业发展的“心脏”,是鹤岗工业城的“核心地带”。兴安区的蜕变,用发展的眼光看,是必然现象。
非煤产业唱主角项目建设强起来
兴安区位于鹤岗市西南部,因煤而兴,依煤而立。距市中心10公里,独立成区。辖区有6个街道办事处,21个社区。地处鹤岗、伊春、佳木斯三市交汇区,大小鹤立河横贯城区,鹤伊、鹤大、哈萝公路贯穿其中,交通便利,区位优势明显。具有煤、木材、水、土地等资源优势,旅游资源开发潜力巨大。区域内有兴安、峻德两大国有煤矿。兴安区位优势、资源优势得天独厚。
2011年,鹤岗市委、市政府提出“两城一带”发展战略,其中以兴安区为主体,将红旗乡撤乡变镇整建制划归兴安区,将兴安定位为工业区,建设鹤南新型工业城。鹤南新型工业城规划面积200平方公里。鹤南新型工业城作为鹤岗市实施“南兴、北开、东治、西拓、中升”城市崛起“五大战略”中“南兴”战略的空间依托,是拉开城市骨架、拓展城市发展空间、承接产业转移、实现产业振兴的重要载体,是鹤岗市发展的动力引擎,是拉动兴安区乃至全市经济发展的新增长极。
近日,记者在兴安区采访时看到,兴安区到处都是繁忙的建设场景,各建设施工单位正利用施工的黄金季节,抢抓工期,争取早日投产达效。一期总投资26007.08万元的中铁石墨深加工项目41公顷征地已经结束,相关手续已办理完毕,正在进行土地平整及厂区道路修建;投资9.5亿元的鹤翔新能源项目,在区委、区政府的多次协调努力下,目前已经达成协议,正在进行前期开工准备。总投资1亿元的德翔物流有限公司物流项目,目前已经做好开工准备,居民动迁和项目施工正同步进行。总投资25400万元的南翔集团物流等十一个项目,除鸿图彩印编织袋印刷项目外,其余全部建成投产……
你方唱罢,我方登场。在做好再建项目的同时,积极谋创新项目。兴安区正在洽谈项目有6个,总投资达24.95亿元。石材城、石材批发市场项目已经完成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正在办理手续。球磨铁及耐磨材料加工项目,已完成选址,可行性研究报告正在制作中,待选址审批后即可动工……
截至目前,全区共推进省市重点项目14个,其中续建项目3个,新开工项目11个,总投资16.04亿元。其中,非煤项目12个,占项目总数的86%。14个项目中,投资亿元以上项目3个、3000万元以上项目2个、1000万元以上项目9个。其中总投资14.83亿元的中铁石墨深加工项目,是兴安区与央企第一次合作,开创了与央企合作的先河。
就业创业同步发展百姓生活富起来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为此,我们积极调整经济结构,落实促进服务业发展的政策,发展具有比较优势和市场前景广阔的产业,扶持中小企业,鼓励、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走城乡一体化建设道路,促进一二三产业同步发展,千方百计增加就业,使百姓生活富起来。”兴安区委副书记、区长周茂林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在农业生产上,兴安区统筹城乡就业,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的投入,大力发展区域经济,加强小城镇建设,引导农村劳动力外出和就地就近转移就业。仅利用建立专业合作社这个平台就吸纳富余劳动力就业428人。合作社成员在合作社中既是工作人员,又是股东,月挣工资,年末分红。不但解决就业问题,还增加了收入。全区14个专业合作社,平均每人每年收入达2万余元,长村胜甜粘玉米合作社成员年收入达3万余元。
在招商引资上项目上,兴安区注重发展具有比较优势和市场前景广阔的产业。同时,根据市场需求,开展劳动力培训工作,为企业提供专业技术人才和合格的劳动力。在东鹏构件厂,记者看到,飞转的车床边,工人们熟练的打磨着金属构件。几年前,通过招商引资上项目,宏达工贸成功落户兴安。由于该企业对技术要求较高,区政府通过劳动就业部门对下岗人员进行培训,将培训合格者推荐到企业工作,一方面解决了企业用工问题,另一方面增加了就业,实现了企业与下岗失业人员双赢。今年以来,通过培训,268人实现就业。
第三产业在增加就业方面有广阔的空间。政府加大对第三产业的扶持力度,开设了为民服务一条街,对有创业愿望的居民提供无息小额贷款。同时还大力开展就业援助,优先保证零就业家庭至少一人就业;大力开发公益性岗位,对失业人员创业和灵活就业人员等给予适当补贴和信贷支持……
今年上半年,全区新就业1430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1080人,职业介绍1206人,城镇失业率控制在4.0%。
修路架桥建小区城区建设美起来
过去,兴安区被人们戏称为“兴安屯”,破旧的楼房,脏乱的街道,是最初兴安区留给人们的深刻印象。如今,当我们驱车行驶在平坦宽阔的马路上,两边现代化的楼房一幢幢的掠过,绿树掩映着休闲广场,不禁让人产生置身于大都市的感觉,这是兴安区带给人们的视觉震撼。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兴安区立足建设鹤南新型工业城的契机,下大力气加强城区基础设施建设。累计投资8000余万元推进城区建设,重建了竣德桥、兴安南桥,拓宽改造了兴安北桥。改扩建了12条城区主干道,整修了32条街巷道路。记者在采访中发现,造型美观的桥梁,常常被休闲纳凉的人们作为背景进行拍照。“我姐姐离开兴安台居住江苏二十年了,我拍一张兴安台现在的相片从网上传给她,让她和我一同感受家乡的变化。”居住在滨河南小区75岁的张宏德老人热情地告诉记者。
与此同时,兴安区把棚改工程作为提升城市品位,促进经济发展,改善人居环境,提高生活质量的一项德政工程和民心工程,举全区之力,积极投入到棚改工作中。全区上下各部门都有动迁指标,人人肩上有动迁任务,施工处处有质量监管,棚户区拆迁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兴安区煤矿棚户区应拆迁总数9973户,截至目前,实际启动8片区4903户,2013年8月启动危房拆迁,截至6月初,已经完成拆迁5180户,回迁入户已达4168户。
兴安区在城区建设上坚持两手抓,在抓好硬件建设的同时,抓城区管理。针对城区主干道两侧等区域内进行集中整治和规范,举全区之力拆除清理私搭乱建棚厦,清理乱堆乱放,拆除盲建房,清理违章占地板杖子、小菜地,清理乱堆,清理不规范牌匾、取缔非法悬挂横幅、清理乱贴乱画各类小广告,使小区重新还原本来靓丽的模样。
路修宽了,桥架远了,楼变高了,城区越来越美了,民心更顺了……
风好正是扬帆时,浪涌恰逢赶潮人。在全市“8528”发展战略的指引下,兴安区建设美丽、富强、新兴安的梦想一定会伴随着产业项目的强大,居民生活的富足,城区建设的美丽变成现实。(李明姬 记者 陆铁男)
编辑:王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