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楷模鹤岗市工农区法院法官孙波入选2016年度中国正义人物
2017年1月18日,由正义网主办的大型公益活动——2016年度中国正义人物评选结果揭晓,在过去一年中,坚守法治信仰、弘扬正义精神的丁殿勤等10位个人和团体荣膺2016年度中国正义人物称号,我省鹤岗市工农区人民法院刑事审判庭副庭长孙波入选。该评选活动从2009年举办以来,已连续成功举办8届,评选出了一批涵盖了公、检、法、司、军队及社会各界杰出代表。
大音希声,大象隐形,大爱无言。
黑龙江省鹤岗,一个因煤而建的城市。在这个的老城区,传颂着一个“青天”的美名——他用拳拳真情博得了百姓的认可,他就是鹤岗市工农区人民法院刑事审判庭副庭长孙波。谈及荣膺“2016年度正义人物”称号,孙波有着自己的感慨。他说:“维护公平和正义的道路从来不是光明坦途,司法者要做维护群众利益的卫士,要做打击犯罪的铁拳,要做指引社会公正秩序的维护者,就要有奉献精神,就要有大无畏的牺牲精神”。
对法律:执着的爱
1994年,全国法院、检察院增编补员,在鹤岗考区,毕业于黑龙江省电大外贸俄语专业的孙波以笔试第一的成绩在全市2400多个考生中脱颖而出。那时,他才 22岁,是考入法院年龄最小的一位。
以笔试第一名的成绩考入法院后,孙波被安排在刑事审判庭任书记员,他开始拼命学习。单位的办公桌上、家里的茶几上、桌子上、沙发上乃至床上,到处都是法学书籍,忙完工作,大部分的时间他都是手不释卷。
为适应工作需要,孙波通过自学考试先后取得了一个法律专科、两个法律本科学历。凭着扎实的理论功底和精湛的业务能力,让孙波先后创造了全市法院的多项第一:第一个通过了国家司法考试;主审了全省第一起非法经营同类营业罪案件;主审了鹤岗第一起私分国有资产案;鹤岗首起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的犯罪案件。这些案件无论在证据采信、证据链条的形成、事实认定还是法律适用上,都丝丝入扣,既合法理,又合情理。他提出的观点,赢得了许多专家学者的赞同和肯定。
对事业:炙热的爱
工农区法院是全市的中心区法院,案件任务繁重。当时,孙波不仅一个人承担了开庭记录、整理和装订卷宗等工作,还承担着送达、宣判、提押人犯等工作,并负责每月固定报表、司法统计分析和调研材料。每年多达300余起刑事案件,他白天开庭,晚上装订卷宗,工作量可想而知。
鹤岗是座煤城,涉及煤矿安全生产的案件相对集中,孙波在办理案件中,发现案件往往是由于煤矿管理不善才导致安全生产事故时有发生。对此,他深入调研,搜集相关资料,总结事故的规律,并加以汇总提炼,撰写了多篇有价值的调研文章。2006年,省法院特别指派他到北京参加全国人大、最高法院等联合召开的专题研讨会,会上,他的建言献策,被最高法院采纳。三个月后,最高法院出台了《危害矿山生产安全刑事案件司法解释》,孙波这位来自基层法院的法官为此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在全市法院系统,孙波还有一个响响当当的称号:“孙教授”。当遇到疑难问题或大案要案时,大家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孙波,就连市中院遇到一些疑难案件,也常常请他“会诊把脉”。同事说他是一个“活法典”,有时一个法条想不起来了,过去问问他,他肯定说得清清楚楚。十几年来,在他参与审理的1800多起案件,其中主审的430起刑事案件中,没有一起超审限案件,没有一起被改判和上访缠诉案件;刑事附带民事案件调解率达到98%。
对百姓:无私的爱
2008年10月,震惊全国的鹤岗市李某等人非法集资诈骗案爆发,涉及受害人2600多名、涉案资金高达7亿多元,案情复杂疑难,受害人到处上访告状,引起各级领导和社会的广泛关注。重大考验面前,孙波主动请缨,挑起了这份重担。
从接受任务那天起,他就吃住在了单位。这个案子的卷宗多达几百本,把一间大会议室堆得没下脚的地方。孙波一本本、一遍遍地翻阅卷宗,认真研究案件的来龙去脉,反复筛查、核对、比较涉案证据。白天还要忙于其他案件的开庭,晚上这里就成了他的“工作室”,几乎是每天晚上都忙到深夜,有时忙到后半夜,索性就在会议室的沙发上对付一宿。整整一个月,孙波每晚都在大会议室里加班,审查了400多本卷宗,写了近20万字的案件相关材料,掌握了每起案件的特点、涉案人员、金额和形成过程,为案件的成功审结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庭审时,审判大厅座无虚席,由于庭前准备工作充分,无论是对控辩双方意见的归纳,还是庭审节奏的驾驭等,都严谨有序,案件得以顺利审结。大批受害者旁听了庭审后,对法院能够公正裁判有了信心,避免了群体性事件的发生。
震惊全国的“原市政协副主席谋杀交通局长”案起诉到法院后,因被告人白某还涉及职务犯罪,案情复杂,鹤岗市中院把这个案件又交给了孙波,希望他尽快公正审结此案,消除社会猜疑造成的负面影响。孙波秉公执法,不畏权贵,合议庭经过评议后一致同意孙波的意见,认定白某的犯罪为故意杀人,依法判处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
开庭后的第三天,此案就进行了公开宣判,宣判结果同步发表在媒体上,社会反响很好。群众议论纷纷说,没想到法院开完庭这么快就下判决了,而且判得公道,一下子消除了社会上的疑惑。
孙波不仅案子办得好,还有着一颗金子般的爱心,有着对人民群众无比深厚的感情。在办理未成年犯罪案件时,他从来不是一判了之,而是把工作一直延伸到审判后的帮教。他经常到学校为学生上法制课,到街道办事处、企事业单位提供法律咨询服务。为做好未成年人的帮教,他建立了回访档案,定期了解少年犯的情况,及时与社会、学校、家庭沟通,共同做好帮教工作。近些年来,他帮助未成年被告人重返学校21人,其中有9人考上了大学。在自己家庭生活并不宽裕的情况下,还多次资助家庭生活困难的失足未成年人,这些青少年都感激地称他为“法官叔叔”。
对自己和家人:缺失的爱
在检察院起诉的一批自侦案件审理过程中,正赶上妻子胃出血住院,最需要孙波的时候,孙波却不在身边,妻子孤独地躺在病床上,心中充满了委屈和酸楚。就连孙波父亲突发脑梗塞,也是妻子将父亲送到了医院,住院期间,一直是妻子在护理,孙波只抽空去过一次。当妻子给父亲修指甲、洗脚、喂饭时,从来不愿意夸人的父亲轻轻地抚摸着儿媳妇的头说:“谁说我没有女儿,儿媳妇就是我的女儿”。父亲去世后,妻子每每回想起这句话时,都忍不住流下眼泪。妻子对孙波说,我嫁给了你,可你却“嫁”给了法院。面对妻子的絮叨,孙波只能默默地听着,泪水只能在心里流,这时候说什么,也不足以表达对妻子、对父亲、对家人的愧疚。
“我就想站在审判台上,我就想把自己的活儿干好,我就想当一个纯粹的法官!” 2011年5月,孙波被医院诊断为双肾衰竭。其实,2011年春节后,孙波身体状态就不太好,持续地发烧,到了4月份,病情越来越重,晚上动不动就流鼻血,血压时常升高到180多,可他还是一再加班加点工作。妻子没办法,只好把这事儿汇报给了院长李艳秋,李院长一听就急了,强令孙波去做检查,可孙波还是拖到“五一”放假时才在妻子的陪伴下来到佳木斯医院。检查结果一出,医生惊呆了,血清肌酐是正常值的20多倍,医生责令家属马上去北京治疗!半年内,孙波大小手术做了9次,两次换肾手术均告失败。尽管中院党组号召全市两级法院干警为孙波同志捐了款,但还有近六十万的医疗费,是亲朋好友帮助和筹措的,而他从来没有向组织张过口,伸过手,提出过任何困难和要求,更没有接受过任何当事人的资助。手术后的孙波,体重从180斤骤然减到120斤,以往红润的脸色变得灰突突的。前去看望他的同事,看到他瘦得皮包骨的样子,抱住他痛哭起来。然而,也就是在住院期间,在他和病魔、疼痛顽强抗争的时候,孙波在病床上研读完了刑法修正案等新出台的法规,他的病床上也总是堆满了法律书籍。
如今,孙波只能是靠每周的三次透析来维持着生命,可就是这样,他仍然坚守在审判岗位上,根本看不出他是个双肾衰竭的病人。今年年初,孙波审理了鞠某等9人犯罪团伙拒不支付劳动报酬、敲诈勒索、故意伤害、非法持有枪支弹药一案,这是我市首起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的犯罪案件。此案涉及外地农民工有70余人,光卷宗就有十六七本。开庭之前,孙波做好了充分的准备,他对身边的同事说:“一定要给农民工兄弟一个交代!”
考虑到被害人、被告人及其委托代理人和家属均在外地的实际情况,当天,他强忍着透析后身体的极度虚弱,从上午9点开庭一直工作到晚上8点多钟,历经十多个小时,成功审结了这起案件。庭审结束了,70多农民工兄弟的眼睛湿润了,他们的合法权益得到了保障,而硬撑着开完庭的孙波,身上的法袍却被汗水湿透了。
他说,我只想做一个纯粹的人、一个纯粹的法官!
他说,人要是不工作,活着还有啥意思!
他说,不知道我明天还能活多久,但无论怎样,我还是要办好今天的案件!
这,就是新时期百姓心中最可爱的执法人,用他的忠诚奉献诠释着心中于国于民的无私大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