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东北少数民族的幸福生活
【解说】赫哲族是我国少数民族之一,也是东北地区最后的渔猎民族。日本帝国主义侵占我国东北时期,曾对赫哲族、鄂伦春族等少数民族实行过野蛮统治和种族灭绝政策。到新中国成立时,赫哲族人口已由日本侵华战争前的将近3000人,骤减到300多人。81岁的赫哲族老人尤玉发,家住黑龙江省同江市街津口赫哲族乡,现在回忆起那段黑暗的历史,仍然心痛不已。
【同期】黑龙江省同江市街津口赫哲族乡赫哲族老人 尤玉发
在那我母亲,我奶奶,我二叔,二婶还有孩子,死了五口。
【解说】新中国成立后,赫哲人开始重建家园,走上了民族平等的发展道路。赫哲族在建国后先后经历了从以打渔为主,到渔农并重,再到多产业集群发展的历史性变迁。但喜爱吃鱼这个传统习惯却一直延续下来。春节时,尤玉发一家用赫哲鱼宴迎接新年。
【同期】黑龙江省同江市街津口赫哲族乡赫哲族老人 尤玉发
高兴,孩子们哪都回来了,全都回来了,高兴的又唱又跳的,迎接新春。
【解说】人丁兴旺,生活富足的尤玉发家是赫哲族如今的缩影。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全国共有赫哲族人5354人,比建国时的300多人翻了10多倍。人均收入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和赫哲族一样世居于黑龙江的,还有鄂伦春族。鄂伦春,意思是“山岭上的人”或“有驯鹿的人”。鄂伦春族也是我国从原始社会末期一步跨入社会主义社会的少数民族之一。1953年,鄂伦春族群众下山定居时,全国的鄂伦春人口只有2000多人,60多年后的今天,鄂伦春人已经超过8000人。定居后生产生活方式的改变,并没有让古老而质朴的鄂伦春文化失色,鄂伦春人仍然用他们特有的方式记录历史,歌唱未来。
【现场音】歌曲《勇敢的鄂伦春》鄂伦春语演唱
高高的兴安岭一片大森林
森林里住着勇敢的鄂伦春
一呀一匹猎马一呀一杆枪
獐狍野鹿满山遍野打也打不尽
【解说】刺尔滨艺术团是一个以鄂伦春族歌舞表演为主的艺术团体,莫慧珍是这个艺术团的创始人。鄂伦春族和赫哲族一样,只有语言,没有文字,随着懂得鄂伦春语言的老人越来越少,挖掘、保护和传承鄂伦春文化变得越来越重要。
【同期】黑龙江省黑河市新生鄂伦春族乡 刺尔滨艺术团创始人 莫慧珍
怎么把这个东西留下来,让孩子们更多的人都学会,我一看,国际音标很好,所以说,我也跟着学了国际音标,然后就把摩苏昆的故事,用国际音标的形式翻译成,国际音标就把鄂伦春语言翻译起来了。
【解说】如今的刺尔滨艺术团已经成为当地一大文化品牌,成为对外展示鄂伦春民族独特的岭上文化。和赫哲人保留着打渔的习惯一样,鄂伦春人也保留着完整的狩猎文化。去年春节期间,记者曾到访过黑河市新生鄂伦春族乡,感受了鄂伦春人火热的新年气氛。
【现场音】鄂伦春人围着篝火唱歌
新华社记者 齐泓鑫 哈尔滨报道。(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