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大学排演《雷雨》的背后

29.09.2016  13:32

图为黑大版《雷雨》剧照。

  9月26日和27日晚,在黑龙江大学音乐厅里,来自哈尔滨、沈阳、长春等地的社会各界人士兴致勃勃地观看了一场黑大版话剧《雷雨》。

  精准的布景,大提琴和古典吉他的配乐,演员投入的表演,将观众带入作家曹禺创作的情境中。高潮处,雨声大作,主要人物通通撕下面具,走向无奈的命运……沉浸在剧情中的观众不时发出热烈的掌声。

  黑大版《雷雨》获得社会各界广泛认可,省图书馆萧红纪念馆作家专区将黑大版《雷雨》影像永久收藏,天津曹禺故居纪念馆馆长王海冰为《雷雨》公演题字“经典雷雨,情动人间”。诸多高校抛出橄榄枝,“到我们学校演一场吧!

  学生剧团挑战经典大戏

  高校师生怎么想起来排演话剧,他们如何支撑两个小时的话剧?该剧总策划、黑大文学院中国语言文学实践教学中心主任叶红表示,选择排演《雷雨》缘于“让理论走向实践,把课本搬上舞台”这样一个想法,但真正实践起来,困难和挑战也随之而来。

  2015年,在叶红的实践课堂上,几位同学上演“《雷雨》第二幕”大受欢迎。由此,排演《雷雨》全剧被提上日程。怎么演?找谁演?全都是问号。9月底,文学院成立以实践教学为宗旨的幕启戏剧社,排演《雷雨》成为第一个重任。

  大家都没有排戏经验怎么办?他们请来本校艺术学院影视戏剧表演专业课教师苏建华任导演。苏老师自此过上“三位一体”的日子:当导演,演繁漪,教表演。

  导演确定了,谁来演?戏剧社发出征集令,最后敲定由魏永生、苏建华、贾雨薇、伊宸廷等老师和焦琪、王世玉、崔继文等学生为主演班底。

  剧本,他们选择1993年青艺版的“没有鲁大海的《雷雨”,原剧三个小时,经他们删减,留下矛盾冲突最激烈的部分以及用来起承转合的情节。

  接下来就是艰苦的排练。每周两到三次,每天从18时到22时,他们像专业演员那样分析人物性格、揣摩动作、对台词。2个小时的黑大版《雷雨》最终走上舞台。这一创举,在东北高校中首屈一指。

  学生剧团演出意义何在

  叶红直言,排演《雷雨》对参演师生来说是重要的生命体验。

  幕启戏剧社副社长封月说,排演《雷雨》的过程,使我们逐渐剥掉人物的铠甲和面具,看透人物的内心,我们把《雷雨》带上舞台,不单是给观众表演,更是给观众看一个个真实的人。

  2015级新生文世贤被任命为副导演。她说,开始她并未深入研究复杂的人物关系,慢慢地,她开始学习如何制作话剧,从帮助演员对台词到帮助演员抠表情,从预算制作到道具服装采买……她从副导演的角度感受着戏剧的温度和力量。鲁侍萍扮演者大三学生崔继文说,我喜欢表演,每次一到排练室,就觉得我的世界回到了身边。

  呼兰河读书会会长章海宁说,经典戏剧《雷雨》经学生剧团成功上演,使人耳目一新,这样高水准的演出一定程度上填补了哈尔滨文化市场的空白。

  一群业余演员的专业追求,一场师生同台的跨界组合,一部经典剧目的青春演绎,一个文科学院的实践尝试,黑大文学院的尝试不但推出了一部经典戏,还为学生找到深入文学作品的捷径,并为教师拓展出一种全新的教学方式。

  29日晚,呼兰河读书会将与幕启戏剧社、慧文书院联合举办“《雷雨》的台上与台下”座谈会,邀请幕启戏剧社、作家学者深度解读经典《雷雨》的戏里戏外。看来,黑大版《雷雨》引发的热潮远远没有结束。(记者王晓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