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日报》发表我院经济研究所赵蕾文章

23.02.2021  17:15

赵蕾:实现“三农”工作重心的历史性转移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强调,脱贫攻坚取得胜利后,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这是“三农”工作重心的历史性转移。这一重要论断科学回答了全党高度重视的一个关系大局的重大问题,为“十四五”时期做好“三农”工作指明了方向。我省提出,到2025年“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取得新突破”,明确“脱贫攻坚成果不断巩固拓展,乡村振兴全面推进”。总体看,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是一项重要而复杂的系统工程。

          以理论支撑为引领

          由阶段性攻坚向可持续发展推进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脱贫攻坚作为我省发展的阶段性任务,是乡村振兴的前提。乡村振兴战略作为“三农”问题的总抓手,是脱贫攻坚的接续。做好理论衔接共进,为乡村振兴提供思想基础。首先要用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认清脱贫攻坚同乡村振兴之间一脉相承的关系。脱贫攻坚会伴随乡村振兴的始终,是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长期课题。其次要从龙江特色的视角,从理论高度释义相关议题。可从相对贫困与绝对贫困的基本特征、输血式扶贫与造血式扶贫、贫困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衔接要义等方面深耕理论支撑。

          构建产业振兴格局

          由产业扶贫向产业兴旺推进

          构建产业振兴新格局,首先根据不同群体采取不同的产业振兴梯级战略。通过人群分层,构建精准的产业兴旺梯级,确保实现村民的共同富裕。其次从“提质、增收、强基、育新”入手夯实产业振兴新格局。可通过农业与旅游、养老、体育、食品等产业的融合,提升产业链条质效;通过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的帮扶模式,借企业和政府平台促销农产品,确保农民收入的增加;通过专家下基层、特聘农技师、网络咨询教学等方式增强科技帮扶力度;通过发展农村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方式培育新型经营主体。通过深耕主导产业、打造特色产业、推进一县一业、探索一村一品,使产业兴旺的成果不仅惠及到贫困户,也惠及到全体农户,在共同富裕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助力乡村振兴。

          提升治理效能

          由乡村发展向城乡融合发展推进

          乡村治理作为国家治理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是治理现代化的重要内容。提升治理效能,是“十四五”时期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主要目标。首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省工作重中之重。“三农”问题关系着国计民生,是国家治理体系中的重要内容。要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破解我省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的突出矛盾,缩小城乡区域发展和收入分配差距,走龙江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强化以工补农、以城带乡,推动形成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协调发展、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其次要着力解决乡村两级的治理能力。城乡融合正在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全新社会形态。因此,要用乡村融合的城乡振兴理论提升全省乡村治理能力。通过赋予乡镇更大的自主权,加快县乡村便民服务体系一体化建设。通过选优配强乡村两级班子,优化干部队伍结构。通过转变工作作风,优化营商环境。通过招贤纳士建队伍,加强和创新基层治理能力。通过提升基层治理能力,强化行政效率和公信力……在破解城乡二元结构、实现农业现代化中,推进龙江乡村发展向城乡融合发展。

          创新机制保障

          由精准扶贫向普惠全民推进

          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需要新思想、新要求、新策略和新方法。当前,我省区域发展不平衡、城乡发展不平衡的客观事实依然存在,因此,聚焦机制保障的创新,是确保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重要途径,是精准扶贫向普惠全民推进的有力保障。构建产业扶贫、金融扶贫、技术扶贫等相结合的保障支撑机制,应立足两个基本点。首先要坚持把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作为改革创新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从转变观念、政策措施、组织保障、能力建设等多个角度审视存在的问题,改进顶层设计与基层实践相结合,坚持把对责任主体的明责、履责、追责作为创新内容的主线。其次要全面推进农村综合改革。通过强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推进农村宅基地管理制度改革和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纳入乡村振兴的改革内容。通过强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进一步完善集体产权功能作用。通过强化农村经营方式改革,积极探索与贫困地区资源禀赋和发展基础相适应的农业经营方式。通过乡村人力资本政策的搭建,为贫困地区以多元化人才振兴实现乡村全面振兴探索有效路径。

          激发内生动力

          由行政输血向市场造血推进

          无论是脱贫攻坚还是乡村振兴,都需要内生的、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源。北大荒精神与黑土文化是黑龙江乡村精气神的凝聚和社会精神风貌的呈现,要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需要行政“输血”向市场“造血”的转换,需要以文化自信激发强大精神力量,需要筑牢文化内力这一根基。实现“被动扶”到“主动兴”的转变,首先坚持以人为本。高质量发展,是以人为本的高质量。乡村振兴要根据人民立场、人民意愿,不断修正工作内容、工作方法、工作重点,时刻体现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使命担当,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其次坚定文化自信。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建设,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促进满足全省人民文化需求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相统一,推进农业强省建设。其次要提高社会文明程度,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再次要坚守培根筑魂。特别是在乡风文明建设中,应主动挖掘和吸引各类人才返乡和下乡,培育农民企业家和农村带头人,将先进文明、先进技术、先进经济形式引入到乡村振兴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

          (作者单位: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
 

            摘自《黑龙江日报》2021年1月31日理论版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