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日报》发表我院经济研究所所长孙浩进文章
党领导经济建设的制度优势
孙浩进
改革开放四十多年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历史性成就。这主要依靠党领导经济建设中全面深化改革所形成的巨大制度优势。在我国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决定性成就,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新的历史方位,系统分析、科学阐释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经济建设的制度内生优势,对于系统总结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的经济改革理论成果,筑牢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自信之基,确保实现到二〇三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远景目标,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塑造制度变迁的集体理性。在中国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全国上下能够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意识形态的高度统一性能够保证不同经济主体在思想上的一致性,凝聚起全面深化改革的共识,集中形成制度变迁的思想合力。例如,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完成了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的拨乱反正,这是依靠党的领导来凝聚全国人民意识形态进行的重大调整,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这是以凝聚起全国人民的意识形态统一性来塑造深化改革的制度变迁的集体理性,保证了改革起点的前提条件。再如,在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的过程中,无论是国有经济主体,还是民营经济主体,都能够理性对待和服从疫情防控这一大局,按照国家统一的防控制度安排,在疫情期间严格隔离,又能够遵从国家关于复工复产的各项制度安排,根据新形势凝聚向心力、恢复信心,有序推进复工复产,减缓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经济波动,保障了经济的复苏与发展,显示出高度的集体理性。
形成制度变迁的有效需求。中国建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能够发挥市场化配置资源的决定作用,能够激活经济主体对于一种有效率的制度的利益诉求,形成制度需求。例如1992 年10月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通过逐步扩大市场调节比重的办法来稳步向市场经济过渡,此后迅速发展的市场经济,使得原有国有企业产权结构、经营管理机制愈加不适应市场的变化,激活了企业对于新的产权制度安排的有效需求。因此在1997年10月党的十五大提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进一步推进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对国有大中型企业实行公司制改革,推行政企分开和企业转换经营机制,推动了全国范围内的股份制改革,实现所有制结构由单一向多元转变。
清除制度变迁的障碍阻力。在中国的改革发展中,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社会主义国家力量,作为制度变迁的关键行动者,启动的自上而下的制度变迁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消除和缓解阻力。例如,改革开放之初,围绕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争议一直不断,很多人一直持否定态度。而1984 年中央顶住来自一些领域的压力和反对,全面取消人民公社制度,以制度变迁清除了新制度安排的障碍,在全国农村正式全面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广大农民的土地产权得到尊重和维护,农业生产经营的效率得以大幅提升。
减少制度变迁的供给时滞。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国家层面对于制度供给的统一谋划、设计和出台,使得制度的设计、协调、实施等交易成本的降低,最大程度地规避了制度的试错代价,会加快制度供给的速度,减少制度供给的时滞。比如在指导国民经济发展上发挥重要作用的“五年规划”,在制度设计、主体协调方面统一明确、减少时滞,由国务院将“五年规划”提出的主要目标和任务分解落实到各地区、各部门,组织全国各地区、各部门具体实施,在制度实施上保证畅通、时滞极小。
实现制度变迁的本土融合。在中国经济发展和制度变迁中,能够实现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的相容。政府、企业等制定实施的正式制度安排与本土化的历史传统、文化氛围、风俗习惯、理念精神等非正式制度相适应和融合,保证制度变迁在一个好的环境氛围下顺利进行。例如创办经济特区,作为冲破体制机制束缚为目标的制度变迁的改革突破口,就形成了特区的新正式制度安排与文化精神等非正式制度实现的良好的相容与融合。深圳是一座移民城市,在发展实践中形成了鼓励创新的显著移民文化特质,其最突出的就是“敢闯”“敢冒险”的特区创新精神,使得国家各项激活效率的特殊经济政策和经济体制的效应在本地得到放大。
保障制度变迁的长期稳定。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摆在我们党面前的一项重大任务,就是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在改革的进程中,稳定的经济权力配置结构,政府贯彻落实新制度安排的强化力度,庞大经济体释放效率所产生规模收益递增,将使得新制度安排获得普遍接受和持续,形成制度变迁的良性路径依赖的保障,保证改革的长期性稳定性。例如,国家成立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负责相关领域重大工作的顶层设计、总体布局、统筹协调、推进落实,以有力的集中领导来保障对于深化改革的制度变迁的长远稳定。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成熟、持续完善,产权制度的调整、营商制度的优化等,不断提高经济效率、释放市场活力,使得更多企业获得良好的成长,将会维护现有制度安排的运行和作用,形成良性而稳定的路径依赖。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在科学总结“十三五”发展成就的基础上,提出在“十四五”时期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重大战略部署。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锚定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在系统概括中国共产党领导经济建设中制度改革经验的基础上,以推进全面深化改革来持续释放我国经济发展中的制度内生优势,对于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乘势而上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必将产生重要的制度生产力、制度创新力、制度支撑力和制度保障力,保证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进一步巩固和加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伟大事业的制度自信。
(作者单位: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
摘自《黑龙江日报》2021年6月29日理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