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黑龙江玉米市场得中国种业天下
黑龙江省是我国最大的商品粮生产基地和粮食调运基地,在我国素有“龙江熟,天下足”的美誉。自从2011年黑龙江省粮食总产达到1114.1亿斤,首次超过河南省成为我国第一产粮大省。此后的2012年、2013年、2014年黑龙江省粮食总产稳定增加,连续四年成为全国产粮冠军。这一份沉甸甸的荣誉背后,离不开“末日作物”在我省耕种面积的持续增加和产量的稳步提高,充分体现了它在我省粮食产量增加的主力军作用,对我省粮食增产的贡献率超过了100%。“末日作物”也是杂交种应用最早、最普及的作物,更是全国乃至全球种业竞争的重点和焦点。根据黑龙江省种子局测算,黑龙江省年需农作物种子12亿公斤左右,其中玉米种子年需种量在1.9亿公斤左右。这么大容量的蓝海市场,使得黑龙江省种子市场在业内有了“得黑龙江玉米市场得中国种业天下”一说。
商界有句名言,一流的企业卖标准,二流的企业卖品牌,三流的企业卖产品。行业标准的制定,可以有效地规避竞争,淘汰落后的企业,提高竞争门槛,提升整个行业的市场集中度。
先锋团队通过玉米品种“先玉335”把“单粒播种”的理念引进中国,促使国内科研界的育种方向发生重大改变,以适应机械化为标准;促使加工界的种子加工的工艺流程发生改变,以提高种子活力为标准;促使销售界的包装规格发生改变,以节省种子量,节约劳力,降低成本为标准。所以说,单粒播种技术不仅是项新技术,单粒播种的成功也不是种植环节的简单改进,而是一个系统创新的引爆点,促使整个玉米产业链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
韩俊强老师曾经撰文指出,我国玉米品种经历了六次更新换代,目前正处于第七代玉米品种的崛起期。按照笔者理解,第一代是以玉米单交种为代表,第二代以掖单2号为代表,第三代以丹玉13为代表,第四代以掖单13为代表,第五代以农大108为代表,第六代以郑单958为代表,第七代玉米品种的更新换代是以高度适应机械化为标准,而黑龙江省极早熟地区主栽的德美亚系列玉米品种应该就在此列。
我们从德美亚系列玉米品种近年在黑龙江省极早熟区的推广面积就能管中窥豹,了解一二。每次玉米品种更新换代,都会伴随着一批种业的消亡和崛起。机会从来都是给有准备的企业,往往当风口还未到的时候,他们就已经趴在那里等风了。而那些等风来了再行动的企业,会发现自己到达风口时,已经人满为患了。
钱学森先生曾经预言,21世界将进入现代生物科学技术革命,这是人类有史以来的“第六次产业革命”,其主战场就在大农业。根据农业生物技术应用服务组织(ISAAA)测算,截至2014年,全球约有28个国家的1800万农民种植了1.815亿公顷的转基因作物,比1996年增长了107倍。根据ISAAA有关数据显示,从1996年到2012年转基因作物的种植给全世界带来了诸多收益,农业增收约1170亿美元,其中58%得益于降低成本,42%得益于产量增加,节省了约1.32亿公顷耕地,节约了4.97kg农药,减少了二氧化碳排放量,保护了生态环境。
我们要知道,进入20世纪以来美国领先世界各国的优势就在于创新,并由此形成技术垄断,一旦某项技术趋于成熟和普及后,美国人的资本优势就将变为成本劣势。因此,美国为了确保领先优势,所以资本不断促进科学技术创新。当互联网技术在全世界范围普及之后,美国人必要有新的工具来主导世界,我认为生物技术就有可能是其一。而且我国经济也即将运行到刘易斯第一拐点,所以土地确权→农业产业化→开放转基因→释放劳动力是一个比较理想的双击链条,不但可以提升羸弱的农业效率,还可以向城市持续释放新的劳动力。
管理学大师彼得.德鲁克说:“未来企业之间的竞争,是基于商业模式的竞争”,产品创新、品牌创新、产业组织创新以至于商业模式创新都在全方位推进。现代农资企业将利用计算机、遥感、GPS、通信、互联网、物联网等新兴技术构成整个农业产业链的全新商业模式。
未来,农资服务商大数据分析能力将直接用于指导生产与服务;农资电商逐渐替代传统农资销售体系;农产品电商也将替代原有渠道,形成新的农产品交易系统,这就是大势。善弈者谋势,识大势者方能成大事。我们可预见,未来将没有互联网行业了,因为所有行业都是互联网化的,所有的行业都将按照互联网的逻辑重构一遍,变成所有行业都互联网化。
当下市场,以阿里、京东为代表的杰出互联网企业已经把触角渗及农业和农村,在黑龙江省的明水、海伦等县已经陆续开店,他们的加速布局会促使农资市场的竞争更加激烈。我们要清醒的意识到,互联网思维带来的是破坏性的商业变革,是大势所趋。有着推古拉朽的强大力量,也代表着“提升社会效率,节约消费成本,压榨不当利润”的先进商业模式。
烽火聚起,狼烟遍地
黑龙江省玉米种子市场面对非农资本的虎视眈眈和农资企业的跨业竞争,还有互联网巨头的抢滩登入以及外资种企的逐步蚕食和外省种企的区域称王等原因,都注定了2015年会是黑龙江当地种子企业的难熬之年的开始。
目前,黑龙江省种子产业处于过剩状态,处于其中的企业,哪怕是好企业都会经历过一个痛苦的过程。但是如果在这一过程中,有企业能够采取更好的技术,研发出更具优势的产品,凭借先进的管理,适度的规模,较好得服务,达到更好的效率,就能淘汰一批小而散的种子企业,最终使行业的竞争缓和,大家都得到更好的产业环境。
中国很多创新都是国外创新模式的模仿和跟随,而较少是真正的创新。这个企业可以不是独创,但必须在模仿国外的基础上结合中国实际情况,并且不断的吧有自己特点的东西研发出来,最后超越被模仿的模式。现在黑龙江省玉米品种面临第七次大范围的更新换代,这对黑龙江省种业乃至全国种业都是一次难得的追赶机会。
现在很多玩互联网+农业的企业都是在模仿以前“德隆式”产业链整合策略。具体操作手法就是“金融资本+产业资本”有效结合,即资金来源于资本市场,再用从资本市场募集的资金促进实体产业升级发展,再进而推高资本市场的价格。在我国,上市公司拥有最多的金融杠杆资源和人才资源,完全可以在优秀的并购投行的帮助下,开展产业链并购整合,而2015年这个时间节点即将到来的时候,并购重组会加速进行下去。我们展望未来,这个行业最后即可能只剩下3-5家大型企业,剩下的企业通过市场细分,逐渐定位成研发导向型、生产加工辅助型、销售渠道完善型、售后服务体系型等类型的专业化企业。(节选自《黑龙江省玉米产业发展的昨天、今天与明天》)
作者简介:林墨染,中国种子论坛创办人之一,“有种评论”特邀评论员,知名种业专家。对我国种业特别是东北种业有很深入的见解,陆续撰写了“种业江湖”系列文章十五篇,大多涉及种业公司商业模式变革,运营管理方法、科研育种方向、销售渠道建设、行业精英介绍、种子电商发展前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