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六年无重大森林火灾的背后 ——黑龙江省全方位保障森林防火气象服务工作纪实

22.11.2016  16:06
    黑龙江作为我国最北、纬度最高的省份,森林覆盖率达45.2%,特别是拥有大小兴安岭生态屏障。但由于气候特点,春秋两季火险等级偏高,经常发生森林火灾。2010年大兴安岭呼中“6.26”特大森林火灾曾给森林和人们带来巨大的创伤,造成的经济损失、资源破坏难以估量。但痛定思痛,自此,黑龙江全省上下以生态保护为己任,全面提高森林防火能力,到今年已连续六年未发生重大森林火灾,气象部门为确保森林生态安全提供了全方位及时有效的保障。      2010年的大兴安岭呼中森林大火一燃就是8天,当森林火魔被降服的那一刻,气象部门不仅对此次火灾有了一次深刻的认识,更有了一次深度的思考,进一步审视了在预防、扑救森林大火中气象服务存在的不足。     为了避免生态资源再次付出如此惨重的代价,全面提升森林防火气象服务能力能力成为重中之重。目前,大兴安岭地区建设了64套林火监测自动站、11个闪电定位监测站、41个乡镇雨量站、WT—7卫星遥感监测系统1套、先后购入人工增雨火箭发射车19台(套)、应急指挥车1台,加之新一代天气雷达和EOS卫星接收系统,大大提高了气象部门在森林防火扑火方面的气象服务能力。     为共同推进大兴安岭森林防扑火和气象现代化建设,大兴安岭地区气象局与内蒙古呼伦贝市气象局和内蒙古兴安盟气象局经友好协商并达成共识,共同开展大兴安岭林业气象业务服务和气象现代化建设合作。加强了包含地面气象观测资料、区域站观测站资料、雷达资料、雷电监测资料、气象卫星资料、数值分析预报产品以及气象服务产品等的气象数据共享。由于三地地理位置以及天气气候特征的相似性,通过建立“信息互通、系统互联、区域协调”的森林防扑火气象服务跨省联防联动机制,完善应急响应流程,遇有较大森林火灾、跨区域火灾时,三方及时沟通火情火灾发生发展情况,统一指挥人影作业,联合开展相关应急服务。从而共同提升森林火险预警、森林火灾监测、扑救气象服务能力和水平。     大兴安岭地区气象局全力打造主动式服务理念,密切与林业主管部门和森林防火办联系合作。每年森林防火期前,大兴安岭地区气象局及时走访森林防火指挥部,了解森林防火气象需求重点,以便及早部署、提前着手,做好森林防火气象服务准备工作。将“遇灾增雨”的概念转换为“增加下垫面含水量”,变被动增雨为主动增雨,扎实开展由应急作业转变的常规性人工影响天气作业。改变以往森防气象服务工作方式,最大限度地将大兴安岭空中水资源转化为可有效利用的地表水源,降低了火险等级,有效的预防森林火灾的发生。     目前,大兴安岭地区气象现代化业务在科技、预报、服务方面飞跃式发展,得到当地政府的充分肯定。“原来政府对气象的投入几乎没有,因为在大家眼中气象部门就像一张白纸,简单的看云识天而已,但是经过近些年气象部门的努力,大家渐渐认识到气象部门的重要性,主动上门服务于地区政府、灾害天气预报精准、防灾减灾特别是森林防火预报服务上科学精准的气象数据凸显了重要作用,发挥了巨大效益。”大兴安岭地区主管气象工作的钟志林专员谈到气象部门时赞不绝口。     据黑龙江省气象台副台长赵广娜介绍,为满足黑龙江省森林火险气象等级预报的客观化需求,省台已建成“黑龙江省森林火险气象服务业务平台”,于今年9月正式投入业务运行。该平台拥有自主研发的多因子综合森林火险等级预报模型,模型采用开放式因子结构,可根据不同天气背景调整因子参数。以站点气象信息为基础,结合气象要素、数值预报结果,每天计算未来三天全省各市、县森林火险气象等级预报。同时,该平台可以显示实况气象数据、细网格模式数据,可以估算火情面积、受灾面积,制作并发布预报预警。     从9月15日开始,黑龙江省气象台全面进入防火期气象服务状态,每天滚动制作并发布各类森林、草原、城镇火险气象等级预报,及时服务于省森林防火指挥部和公众,每天为防火办传送预报、实况。今年秋季防火期,省台建立了重大天气内部会商制度,加强上下联动、左右联防。目前,黑龙江省气象台已经启动火险等级预报模式大风预报模式,并重新修订防风期工作流程,每天发布《火险等级预报》。 黑龙江省气象科学研究所遥感卫星实施监测全省重点防火区域,通过卫星气象资料对各火点进行逐一“排查”,采取预处理-投影-地理校正-热点判识-作图-生成图像-编辑热点文件-上报,思路清晰、操作熟练,将可能疑似林区的火点逐一上报给防火办,以等待进一步的核实。     地处小兴安岭腹地的伊春市气象局始终坚持“林区大事,防火第一”。每当防火期,紧绷防火这根弦。今年,伊春局新购置6部人工增雨火箭并投入使用,成立了人工影响天气应急机动作业队,并创新性地将人影工作转为政府主导,作业任务划归市防火办,负责人影作业经费、人员管理、弹药购买、保险、标准化站点建设、装备更新与检修,以及何时开展作业等工作;伊春局负责安全管理、技术指导、现场指挥、空域申请、业务培训等工作,理顺了气象部门对人影工作的管理体系。创新方式,拓展气象服务渠道。在完善手机短信、电话、电子显示屏等传统气象服务传播渠道的同时,尝试建立并使用QQ、微信、微博等新媒体平台,传播森林防火气象服务信息,同时,借助分布在林区的自动气象站为森林火灾的防范和发生提供信息支持。     目前,黑龙江省气象局已着手建设东北地区生态气象创新开放实验室,气象院士工作站也已开始建设。这两项工作都把森林生态气象工作和防火扑火气象服务作为实施科技创新和科研攻关的重要内容。

    黑龙江省气象局局长杨卫东说,防火抗灾和生态保护不能打无准备之仗,我们始终把加强气象防灾减灾能力建设和构建完善的防灾减灾体制机制作为根本出发点,从而逐步实现从防灾减灾向降低灾害风险的转变。(袁长焕)


(编辑:张恒翀   编审:袁长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