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制造业竞争力评价与分析

17.11.2014  15:52

按: 制造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和引擎,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的增长、综合实力的增强,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制造业的发展。制造业的竞争力决定了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的综合竞争力。当前,黑龙江省委和省政府明确提出全面实施“五大规划”和“十大重点产业”发展战略,以产业项目为支撑,全力打造十大产业为主的现代产业体系,确保全省经济和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为此,我们根据产业竞争力基本理论和实证分析方法,对我省制造业竞争力进行了比较分析,以此找准做大做强制造业的切入点和着力点,为及时制定重点产业发展政策提供客观依据。 一、区域制造业竞争力评价基本理论和模型构建 (一)产业竞争力的内涵 产业竞争力有两个层面:一是国际层面,二是国内层面。前者通常是指特定国家的特定产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即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后者则指一国内部特定区域的特定产业在国内市场(即区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即区域产业的区际竞争力,可简称为区域产业竞争力。 (二)制造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 为了便于对产业竞争力比较分析,根据制造业的特点和基础数据获取情况,初步建立了区域制造业竞争力的多层次评价指标体系,主要包括产业基础竞争力、产业生产竞争力、产业市场竞争力和产业技术创新竞争力四个方面共计18项指标。  产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
目标层 要素层   指标层 
评 价 指 标 体 系   基础竞争力  (1) 产值规模指数
(2) 利税规模指数
(3) 资产规模指数
生产竞争力  (4) 资金利税率指数
(5) 百元固定资产原价实现利税指数
(6)   成本费用利润率指数
(7)   总资产贡献率指数
(8) 流动比率指数
(9) 流动资产周转速度指数
市场竞争力  (10) 相对专业化系数
(11) 外向度
(12) 市场占有率(%)
(13) 产品外销率指数
技术创新能争力  (14) R&D人员全时当量指数
(15) R&D经费占工业销售产值比重指数
(16) 单位新产品开发经费创造的销售收入
(17) 新产品产值比率
(18) 有效发明专利数占全国比重(%)
 

 

1. 反映制造业基础竞争力的指标

 

(1)产值规模指数=区域制造业总产值/全国制造业总产值。 (2)利税规模指数=区域制造业利税总额/全国制造业利税总额。 (3)资产规模指数=区域制造业总资产/全国制造业总资产。

2. 反映制造业生产竞争力的指标

 

(4)资金利税率指数=区域制造业资金利税率/全国制造业资金利税率。其中,制造业资金利税率是指一定时期内制造业已实现的利润税金总额与同期制造业资产(固定资产净值与流动资产之和)之比。 (5)百元固定资产原价实现利税指数=区域制造业百元固定资产原价实现利税/全国相应制造业百元固定资产原价实现利税。 (6)成本费用利润率指数=区域制造业成本费用利润率/全国制造业成本费用利润率,其中,成本费用利润率=利润总额/(主营业务成本+销售费用+管理费用及财务费用)×100%。 (7)总资产贡献率指数 =区域制造业总资产贡献率/全国制造业总资产贡献率,其中,总资产贡献率=(利润总额 + 税金总额 +利息支出)/平均资产总额×100%。公式中:税金总额采取的是产品销售税金及附加与应交增值税的合计值;平均资产总额采取的是期初期末资产合计的算术平均值。 (8)流动比率指数 =区域制造业流动比率/全国制造业流动比率。其中,制造业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 (9)流动资产周转速度指数=区域制造业流动资产周转次数/全国制造业流动资产周转次数,其中,制造业流动资产周转次数=制造业产品主营业务收入/制造业全部流动资产平均余额。

3. 反映制造业市场竞争力的指标

 

(10)相对专业化系数=区域制造业产值占该区域工业总产值比重/全国制造业产值占全国工业总产值比重。 (11)外向度=(区域制造业相对专业化系数-1)/制造业相对专业化系数。 (12)市场占有率(%)=区域制造业销售产值/全国制造业销售产值×100。 (13)产品外销率指数 =区域制造业产品出口交货率/全国制造业产品出口交货率。产品出口交货率=制造业出口交货值/制造业销售产值×100。

4. 反映制造业技术创新竞争力的指标

 

技术创新竞争力的5个指标数据由于各省没有细分行业统计数据,所以采用各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据代替。 (14)R&D人员全时当量指数=区域规模以上工业企业R&D人员全时当量/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R&D人员全时当量。 (15)R&D经费占工业销售产值比重指数=区域规模以上工业企业R&D经费占销售产值比重/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R&D经费占销售产值比重。 (16)新产品产值比率=区域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新产品产值比率/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新产品产值比率。新产品产值比率=新产品销售收入比/工业销售产值。 (17)有效发明专利数占全国比重(%)=区域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有效发明专利数/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有效发明专利数。 (三)制造业竞争力评价模型的构建 根据上述评价指标体系,我们搜集2012年全国及30个地区各评价指标的相关数据,计算得到区域制造业竞争力评价的18个指标值(因西藏制造业产值所占比重太小,为不影响评价效果予以剔除)。根据相关理论,构建如下评价模型: 其中,F i 为第i个地区制造业的竞争力综合得分,β j 为第j个指标的权重,X ij ’为第i地区第j个指标X ij 标准化后的值。 各标准化指标的权重用因子分析法来确定。利用SPSS统计分析软件,对变量数为18,样本容量为30的一组数据进行因子分析。按照特征根大于1的原则,选入4个公共因子,其累计方差贡献率为89.9%。各主因子对应特征根及方差贡献率见下表,各主因子的原始变量载荷矩阵见下表。  各主因子对应的特征根及方差贡献率 
因  子 1 2 3 4
特征值 8.3833 4.1246 2.1143 1.5597
方差贡献率(%) 46.574 22.914 11.746 8.665
累积方差贡献率(%) 46.574 69.488 81.234 89.899
各主因子原始变量载荷矩阵  
  因  子
1 2 3 4
X1 0.86390 -0.32891 -0.36829 0.00965
X2 0.87385 -0.21387 -0.38951 0.02812
X3 0.84887 -0.40179 -0.29209 0.02915
X4 0.47070 0.84870 -0.12655 0.10830
X5 0.51324 0.67000 0.19417 0.41167
X6 0.31360 0.63583 0.00005 0.60497
X7 0.49847 0.82781 -0.18497 0.06627
X8 0.64973 0.37566 0.39457 0.20317
X9 0.38853 0.55496 -0.47905 -0.41900
X10 0.82521 0.25410 0.11713 -0.34457
X11 0.78579 0.30792 0.13141 -0.33336
X12 0.85265 -0.29763 -0.40158 -0.01112
X13 0.73390 -0.37194 0.40111 0.12311
X14 0.83345 -0.45444 -0.18226 0.13043
X15 0.59583 -0.38608 0.57524 0.14217
X16 0.40016 0.32624 0.32543 -0.66245
X17 0.65387 -0.14198 0.66674 -0.17795
X18 0.73923 -0.48265 -0.02783 0.19152
根据上表显示的各公因子在原始变量上的载荷并不好解释,故选用最大平衡值旋转法进行因子旋转,得到旋转后的因子载荷矩阵(见下表)。 
旋转后的因子载荷矩阵
  因  子
1 2 3 4
X1 0.9539 0.0755 0.1796 0.2058
X2 0.9259 0.1755 0.1314 0.2377
X3 0.9337 0.0261 0.2632 0.1623
X4 0.0526 0.8676 -0.1643 0.4325
X5 0.0120 0.9167 0.2271 0.1654
X6 0.0164 0.9252 0.0245 -0.1083
X7 0.1091 0.8390 -0.2004 0.4652
X8 0.0976 0.6308 0.5140 0.2977
X9 0.2594 0.3266 -0.4795 0.6783
X10 0.3678 0.3015 0.3112 0.7449
X11 0.3105 0.3335 0.2900 0.7409
X12 0.9491 0.0834 0.1336 0.2268
X13 0.4621 0.0576 0.7899 0.1108
X14 0.8949 0.0369 0.3811 0.0632
X15 0.2756 0.0068 0.8815 0.0459
X16 -0.1130 0.0240 0.2232 0.8649
X17 0.1261 0.0337 0.8483 0.4327
X18 0.7609 0.0149 0.4870 -0.0239
  提取方法 主成份旋转法 :具有 Kaiser 标准化的全体旋转法。旋转在 6 次迭代后收敛。
  利用旋转后的因子载荷矩阵,可以考察各主因子的经济含义及其与内部主要指标之间的数量关系。 在“主因子1”上载荷值大于0.5的指标有: 产值规模指数、利税规模指数、资产规模指数、市场占有率、R&D人员全时当量指数、有效发明专利数占全国比重。这些指标主要反映产业的规模实力、研发基础条件和产品更新能力,为产业未来发展提供基础条件,可称主因子1为发展潜力因子。 主因子2”包含的载荷值大于0.5的指标有: 资金利税率指数、百元固定资产原价实现利税指数、成本费用利润率指数、总资产贡献率指数、流动比率指数。这些指标主要反映产业产出的效益情况,因此,主因子2是体现产业产出方面经济效益的综合性指标,可称之为产业的产出效益因子。 主因子3”包含载荷值大于0.5的指标有: 流动比率指数、产品外销率指数、R&D经费占产值比重指数、新产品产值比率。这些指标主要反映产业研发投入、创新产品和市场的能力,可称之为创新能力因子。 主因子4”包含载荷值大于0.5的指标有: 流动资产周转速度指数、相对专业化系数、外向度、单位新产品开发经费创造的销售收入。综合起来分析,主因子4是体现产业市场绩效的综合性指标,可称之为市场绩效因子。 根据各主因子的方差贡献率计算各主因子的权重,构建制造业竞争力综合评价模型: F i = μ 1 F i1 2 F i2 3 F i3 4 F i4 (i=1,2,…,30) 式中, F i 为第i个地区制造业竞争力综合得分。 μ k 为第k个主因子权重,计算公式为: μ k = k=1,2,3,4; λ m 为第m个主因子对应的特征根)。 F i1 F i2 F i3 F i4 分别为i地区四个主因子得分,根据各主因子内部主要指标[1]的载荷系数,按下列公式计算:

 

公式中 ,X ij 为第i地区第j个指标 X ij 标准化后的值。此模型更加直观的表达形式见下表:  地区制造业产业竞争力综合评价三层模型  

目标层

主因子得分层

指标层

i地区制造业竞争力综合得分 

发展潜力因子F i1

权重0.518

产值规模指数

权重μ 11

=0.1760

利税规模指数

权重μ 12

=0.1709

资产规模指数

权重μ 13

=0.1723

市场占有率(%)

权重μ 14

=0.1752

R&D人员全时当量指数

权重μ 15

=0.1652

有效发明专利数占全国比重(%)

权重μ 16

=0.1404

产出效益因子F i2

权重0.255

资金利税率指数

权重μ 21

=0.2076

百元固定资产原价实现利税指数

权重μ 22

=0.2193

成本费用利润率指数

权重μ 23

=0.2214

总资产贡献率指数

权重μ 24

=0.2007

流动比率指数

权重μ 25

=0.1509

创新能力因子f i3

权重0.131

流动比率指数

权重μ 31

=0.1694

产品外销率指数

权重μ 32

=0.2604

R&D经费占工业销售产值比重指数

权重μ 33

=0.2906

新产品产值比率

权重μ 34

=0.2796

市场绩效因子f i4

权重0.096

流动资产周转速度指数

权重μ 41

=0.2239

相对专业化系数

权重μ 42

=0.2459

外向度

权重μ 43

=0.2446

单位新产品开发经费创造的销售收入

权重μ 44

=0.2855

二、黑龙江省制造业竞争力基本评价 利用制造业竞争力评价模型,可以分析区域制造业竞争力综合评价得分及排名情况,如下表所示。 全国各省(区、市)制造业产业竞争力评价综合分值
地区 综合得分 位次 地区 综合得分 位次 地区 综合得分 位次
广东 1.662 1 辽宁 0.085 11 云南 -0.213 21
江苏 1.654 2 四川 0.076 12 海南 -0.223 22
山东 1.298 3 江西 0.074 13 陕西 -0.296 23
浙江 0.656 4 湖北 0.062 14 黑龙江 -0.556 24
上海 0.505 5 北京 -0.006 15 内蒙古 -0.673 25
河南 0.487 6 吉林 -0.031 16 甘肃 -0.803 26
湖南 0.473 7 重庆 -0.165 17 新疆 -0.907 27
福建 0.374 8 贵州 -0.166 18 宁夏 -1.023 28
安徽 0.131 9 广西 -0.179 19 山西 -1.038 29
天津 0.091 10 河北 -0.203 20 青海 -1.145 30
从综合得分情况看,广东、江苏、山东、浙江、上海、河南、湖南、福建、安徽、天津制造业竞争力排在前10位。我省排在第24位,制造业竞争力优势并不明显。辽宁排在第11位,吉林排在第16位。 (一)制造业基础竞争力。结果显示,我省制造业基础竞争力综合分值位居第23位,低于辽宁(第6位)和吉林(第16位)。其中:产值分值位居第23位,利税分值位居第23位,资产分值位居第24位。 (二)制造业生产竞争力。结果显示,我省制造业生产竞争力综合分值位居第21位,低于辽宁(第17位)和吉林(第13位)。其中:资金利税分值位居第22位,百元固定资产原价实现利税分值位居第21位,成本费用利润率分值位居第23位,总资产贡献率分值第21位,流动比率分值第23位,流动资产周转速度分值第19位。 从分项6项指标看,吉林有4项指标位居全国前10位,分别是资金利税率、总资产贡献率、流动资产周转速度、流动比率;辽宁仅有流动资产周转速度1项指标位居全国前10位。 (三)制造业市场竞争力。结果显示,我省制造业市场竞争力综合分值位居第24位,低于辽宁(第10位)和吉林(第17位)。其中:相对专业化水平分值位居第24位,外向度分值位居第24位,市场占有率分值位居第22位,产品外销率分值第25位。 从分项4项指标看,辽宁有3项指标位居全国前10位。 (四)技术创新竞争力。结果显示,我省制造业技术创新竞争力综合分值位居第21位,低于辽宁(第17位)和吉林(并列第17位)。其中:R&D人员全时当量分值位居第17位,R&D经费占工业销售产值比重分值位居第12位,单位新产品开发经费创造的销售收入分值位居第29位,新产品产值比率分值位居第27位,有效发明专利数占全国比重分值位居第20位。 从分项指标看,吉林单位新产品开发经费创造的销售收入分值位居全国第1位。 东北三省和全国产业竞争力评价指标测算结果及排名情况
  指标值 位  次
全国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R&D经费占产值比重(%) 0.79 0.60 0.31 0.74 16 31 12
R&D人员全时当量指数 1.00 0.02 0.01 0.02 14 20 17
流动资产周转速度 2.60 3.13 3.64 2.07 7 5 19
有效发明专利数占全国比重(%) 100.00 1.82 1.00 0.74 14 18 20
百元固定资产原价实现利税 28.86 23.19 21.64 24.97 22 24 21
总资产贡献率(%) 16.73 15.93 20.81 14.21 17 6 21
资金利税率 17.09 17.07 22.51 14.17 15 5 22
市场占有率(%) 100.00 5.41 2.19 1.03 6 16 22
产值占全国比重(%) 100.00 5.07 2.03 1.02 6 16 23
利税占全国比重(%) 100.00 4.75 2.26 1.06 6 16 23
成本费用利润率(%) 6.51 5.29 6.46 5.44 26 19 23
流动比率(次) 1.16 1.13 1.21 1.07 19 10 23
资产占全国比重(%) 100.00 4.91 1.79 1.25 5 17 24
相对专业化系数 0.87 1.02 1.01 0.75 10 12 24
外向度   0.02 0.01 -0.34 10 12 24
产品外销率 13.42 7.19 1.91 2.30 12 26 25
新产品产值比率 0.12 0.55 0.90 0.38 18 13 27
单位新产品开发经费创造的销售收入(元) 13.82 11.06 27.80 7.26 23 1 29
三、黑龙江省制造业竞争力因素分析 通过以上测算结果分析,我省制造业竞争力总体水平相对较弱,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如果不清晰认识和尽早解决,不仅对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产生影响,也将对全省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形成制约,主要问题如下: (一)产业基础地位弱化。产业投入是决定产业竞争力的物质基础。我省制造业发展的基础主要是在建国初期和计划经济时期形成的,改革开放特别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之后,我省制造业发展的基础随着全国产业发展布局调整出现新变化,投入不足直接导致制造业发展的基础不断弱化。 1. 制造业占全国的份额降低。 2012年,我省制造业总产值仅占全国的1%,排在全国第23位;低于辽宁的5.1%(排在全国的第6位)、吉林的2.0%(排在全国的第16位),位居全国前三位的分别是江苏14.1%、山东12.2%、广东12.0%,三省合计占全国的38.3%。我省制造业实现利税总额占全国的1.1%,排在全国第23位;低于辽宁的4.8%(排在全国的第6位)、吉林的2.3%(排在全国的第16位),位居全国前三位的分别是江苏13.5%、山东12.9%、广东9.8%,三省合计占全国的36.2%。我省资产规模占全国的1.3%,排在全国第24位;低于辽宁的4.9%(排在全国的第5位)、吉林的1.8%(排在全国的第17位),位居全国前三位的分别是江苏13.1%、广东10.3%、山东9.9%,三省合计占全国的33.3%。我省地区生产总值排在全国的第17位,制造业基础竞争力排在第24位,表明我省制造业在全国的地位和作用下降。 2. 制造业集聚度不高。 我省工业企业平均规模达到3.43亿元,制造业企业平均规模为2.27亿元,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99亿元);但是从制造业31个行业看,有19个行业平均规模均低于全省制造业平均水平,这些行业发展规模不大、集聚度不高(见下表)。

2013 年黑龙江省分行业工业企业规模情况  

行      业

企业单位数

(个)

资产总计

(亿元)

企业规模

(亿元/个)

按行业分

4098

14059.2

3.43

采矿业

366

3937.9

10.76

制造业

3457

7833.4

2.27

  农副食品加工业

890

1363.2

1.53

  食品制造业

160

338.7

2.12

  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

151

258.3

1.71

  烟草制品业

6

91.2

15.20

  纺织业

57

55.3

0.97

  纺织服装、服饰业

18

13.6

0.76

  皮革、毛皮、羽毛及其制品和制鞋业

13

11.0

0.85

  木材加工和木、竹、藤、棕、草制品业

262

172.9

0.66

  家具制造业

61

55.5

0.91

  造纸和纸制品业

53

92.1

1.74

  印刷和记录媒介复制业

31

22.7

0.73

  文教、工美、体育和娱乐用品制造业

40

13.5

0.34

  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

55

651.6

11.85

  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

207

415.1

2.01

  医药制造业

110

441.8

4.02

  化学纤维制造业

3

32.2

10.73

  橡胶和塑料制品业

122

119.8

0.98

  非金属矿物制品业

388

596.8

1.54

  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

55

559.2

10.17

  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

15

77.8

5.19

  金属制品业

121

99.1

0.82

  通用设备制造业

186

670.8

3.61

  专用设备制造业

208

708.1

3.40

  汽车制造业

59

197.2

3.34

  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

30

310.4

10.35

  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

100

344.9

3.45

  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

16

30.1

1.88

  仪器仪表制造业

18

37.7

2.09

  其他制造业

13

38.8

2.98

  废弃资源综合利用业 

4

6.1

1.53

  金属制品、机械和设备修理业

5

7.8

1.56

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供应业

275

2287.8

8.32

(二)制造业赢利能力亟待提高。生产效率的高低及获利能力的大小是衡量产业竞争力的主要标准之一。我省产业整体经济效益主要依赖于石油等资源类为主的产业,制造业所反映的资金整体运行效果并不理想。 1. 制造业资金运用率低。 产业资金利税率是反映产业单位资金所提供的利税额,是考察评价产业资金运用经济效益,分析资金投入效果的主要指标。产业资金利税率指数越大,表明区域产业相对全国平均水平资金运用效益越高。我省制造业资金利税率14.2%,低于全国17.1%的水平,也低于辽宁(17.1%)和吉林(22.5%),制造业资金运行效益并不理想。 2. 制造业固定资产的使用效率不高。 产业百元固定资产原价实现利税是反映区域产业固定资产的使用效率和效益,是决定产业获利能力的重要因素之一。我省制造业每百元固定资产实现利税25.0%,低于全国平均水平(28.9%),但是高于辽宁(23.2%)和吉林(21.6%)。 3. 制造业流动资产运营效率相对较低。 产业流动资产周转速度反映区域产业流动资产周转相对速度。速度越快,表明产业流动资产运营效率相对越高,获利能力越强,从而产业就越有竞争优势。我省制造业流动资金周转率2.07次/年,低于全国2.6次/年的平均水平,分别低于辽宁3.1次/年和吉林3.6次/年,表明制造业流动资金运营效率较低。 4. 制造业盈利能力比较弱。 总资产贡献率反映产业全部资产的获利能力,是产业经营业绩和管理水平的集中体现,是评价和考核产业盈利能力的核心指标。我省制造业总资产贡献率14.2%,低于全国平均水平(16.7%),低于辽宁(15.9%)和吉林(20.8%),位居全国第21位。 (三)制造业市场竞争力相对薄弱。产业市场竞争力主要体现在开拓市场的能力和产品竞争力上,开拓市场能力是指企业具备的使其产品获得市场认同的现实和潜在的能力,它是企业经营最终目的得以实现的根本保障。宏观上讲,市场开拓能力的强弱直接决定着产业的经济效益和可持续发展。我省产业在产、供、销等环节上,市场竞争力是影响经济发展的一块短板。 1. 制造业专业化水平较弱。 产业相对专业化系数反映区域产业相对于全国平均水平的专业化程度。若系数大于1,则表明区域产业的专业化程度超过全国平均水平,其产品自给有余,属于区域专业化输出部门,具有较强的竞争力;若系数小于或等于1,则说明产业的区域专业化不明显,竞争力较弱。我省制造业相对专业化系数0.75(小于1),位居全国第24位,低于辽宁(1.02,第10位)、吉林(1.01,第12位),表明制造业专业化水平相对较低。 2. 制造业产品市场占有率低。 产业市场占有率是表明区域产业在区际市场竞争中所具有的实际地盘的大小,是体现产业市场扩张能力的重要指标。一般情况,较高的市场占有率标志着产业竞争力处于较佳的实现状态。我省制造业产品市场占有率1.0%,低于辽宁(5.4%)和吉林(2.2%),位居全国前三位的分别是江苏(14.3%)、山东(13.2%)和广东(10.9%),制造业产品市场需要加大投入力度。 3. 制造业市场开拓能力不强。 产业外向度是反映产品的区域输出程度,是衡量产业对外开放程度及外部市场扩张能力的重要指标。一般情况,产业外向度越高,表明其竞争力越强。我省制造业外向度-0.34,位居全国第24位,低于辽宁(0.02,第10位)和吉林(0.01,第12位),需要进一步拓展外部市场。 (四)制造业技术创新对经济发展推动力不强。技术创新能力它是产业竞争决胜的关键,科技创新能够使地区产业提高效率,增强市场竞争力,是产业竞争力的核心,也是我们衡量一个地区产业竞争力的重要指标。我省研究与发展(R&D)人员全时当量指数0.016,位居全国第17位,低于辽宁(0.023,第14位)和高于吉林(0.011,第20位)。我省研究与发展(R&D)占工业销售产值比重0.74%,位居全国第12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0.79%),分别高于辽宁(0.6%,第16位)和吉林(0.31%,第31位)。单位新产品开发经费创造的销售收入比为7.26%,位居全国第29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13.8%),分别低于辽宁(11.1%,第23位)和吉林(27.8%,第1位)。新产品产值占全国比重仅为0.38%,位居全国第27位,分别低于辽宁(0.9%,第18位)和吉林(0.9%,第13位)。有效发明专利数占全国比重达到0.74%,位居全国第20位,分别低于辽宁(1.82%,第14位)和吉林(1.0%,第18位)。 上述结果表明,我省科技进费投入相对较高,但是科技活动与经济发展联系程度不够,科技成果直接转化现实生产力不足,直接导致新产品对经济增长贡献力比较低。 四、加快提升制造业竞争力的对策建议 黑龙江省“十二五”规划明确提出十大重点产业发展目标和任务,加快制造业发展建设是实现龙江腾飞的战略性选择,制造业竞争力的提升受到综合因素影响,涉及到产业产供销各个环节,单一发展某一方面都难以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发展壮大,成为引领世界和国内的、具有影响力的产业。为此,针对我省制造业竞争力面临的问题,以及在全国制造业发展所处的地位,在提升核心产业竞争力上着重采取以下几方面的措施: (一)科学谋划,合理布局。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把经济的统一性与地区经济的特殊性结合起来,统筹规划,合理分工。打破地区封锁和分割,保证公平竞争,推进横向联合和合理分工,合理配置资源和资金,避免地区之间的重复建设、盲目建设,无序竞争。 一是要促进全省统一大市场建立,优化产业集群和区域经济分工,避免省内结构的趋同。 二是要加强同周边省份和地区的合作,特别是与我省区位特征经济结构相似的吉林、辽宁省加强联系,优化资源配置。 三是建立产业体系互动平台,提升产业发展的空间和增值潜力。我省产业建设注重整个产业链和整个产业体系建设,关键是提升产品的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注重与产业相配套的生产性服务产业建设。以生产性服务业经济带动区域内主导产业发展,同时有效利用工业园区、科技园区的高科技优势,进而带动其他产业的发展。 (二)依托现有产业基础,不断提高产业集聚度。产业集聚是生产力实现空间布局上的优化,是各种生产要素在一定地域或范围的大量集聚和有效集中。产业集群是产业集聚的重要方式,它是由具有共性或互补性而相互联系的企业依托相关的功能服务平台支撑的在空间上的集聚,并形成强劲、持续竞争优势的经济群落。产业集群作为当代产业生存与发展最有效的组织形态,在集聚生产要素、优化资源配置、加快制度创新、营造产业生态环境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国内外实践表明,加快产业集聚,发展产业集群是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市场经济条件下工业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选择。 一是优化企业组织结构,提高优势产业生产集中度。制造业对各行业的渗透力和带动力强,是我省经济结构调整和实现工业化现代化的根本。抓住国家继续对东北等地区老工业基地扶持政策机遇,加快老工业基地改造,推进工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大力推进规模经济发展,通过资产的重新组合和资源的重新配置,组建一批有规模、有实力、对全省经济发展具有牵动作用的企业集团,培育产业关联度高、经济牵动力强、市场覆盖面科技含量高、规模效益好的支柱产业。 二是实施“名牌战略”,加快产品结构调整。首先按照市场需求确定目标,抓住对结构升级有重大影响的优势产品和技术装备产品,集中扶持,重点突破,提高其市场占有率。我省目前已经形成了电站、精密仪器、机床、麻纺、乳品等一系列在国内外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名牌产品,对此应集中力量加以扶持,使其不断扩大规模、提高水平,提高市场占有率。其次,要积极开发培育和壮大一批技术含量高的产品,并打造成品牌。选择一批附加值高、市场前景好、技术成熟、有行业优势的新产品,通过开发市场,扩大生产规模。 (三)依托科技进步,推进优势产业升级实现持续发展。技术创新能力是产业竞争决胜的关键,科技创新能够使地区产业提高效率,增强市场竞争力,是产业竞争力的核心,也是衡量一个地区产业竞争力的重要指标。应结合产业成果转化率低的问题,进一步依靠技术进步,借助科技力量,推进我省优势产业改造升级。优化资源配置,实现存量科技资源与引进增量科技资源的优化组合,进一步完善和推动新的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加快高技术产业化基地建设,增强为各类企业转化为高新技术成果提供服务功能,在全省经济发展中发挥窗口、试验、辐射和带动作用。推进新技术产业化,建立产学研相结合的创新机制,使高科技成果快速商业化。加强大学、科技界与企业合作,推进科技成果产业化,促进创新要素的有效配置,获得区域经济发展、就业人数增加、综合实力增强的良好效果。积极推进传统经济知识改造,着重抓好共性技术的推广和应用,加强对支柱产业的技术改造,搞好企业创新工程的实施,用先进技术改造传统农业,用电子、网络和信息技术改造传统服务业。 (四)进一步优化发展环境,为产业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一是优化服务环境。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提高政府工作服务和管理水平,为来我省投资创业的企业提供安全、公平、有效的外部环境,不仅“引凤”更应该让其“筑巢”,建立保持我省社会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长效机制。 二是优化政策环境。优化的政策环境是产业蓬勃发展的重要保障,优化政策环境,要结合产业发展的特点,积极探索,大胆创新,制定出台鼓励产业发展的政策,按照现代企业制度基本要求,努力营造“产权明晰,结构合理,平等竞争,后劲充足”的产业所有制格局,进一步完善技术创新、技术改造、技术引进、技术设备等方面政策,提高财税、金融、价格等方面的支持。对有助于产业提升和技术创新水平提高的项目给予重点支持。 三是优化制度环境。大力推进改革,进行制度创新,在制度安排上为产业发展创造条件,推进企业所有制改革,大力发展和鼓励中小企业特别是外资企业参与产业发展建设,实行各种所有制企业一律平等的待遇。从分配制度上建立激励机制,对产业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人员给予重奖,进一步调动技术所有者、资本所有者、管理所有者的积极性。  注:因2013年为全国经济普查年,较详细的分组数据还未正式公布使用,故采用2012年数据,但不影响整体评价分析结果。         注[1]这里以载荷系数大于或等于0.5的指标为主要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