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文化产业迈入加速发展新时期

05.03.2018  13:42

在黑龙江东北亚时尚文化产品博览交易会上,哈尔滨油画艺术展受到欢迎。记者 邵国良摄

依安县陶瓷产业迅猛发展,不仅带动了地方经济,更丰富了群众文化生活。记者 邵国良摄

黑龙江文化产业亮相第十二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资料片

我省民间文艺家创作的艺术品。记者 邵国良摄

望奎皮影焕发出新的生机。记者 邵国良摄

  近日,中国人民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战略委员会发布了《中国省市文化产业发展指数(2017)》,从三个指数中的驱动力指数排名看,黑龙江位列中国省市文化产业发展驱动力指数增长率第一,瞩目成绩的背后反映出我省对文化产业发展的态度和力度。

  近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我省文化产业呈现健康快速发展的积极态势。“十三五”时期,我省确立了文化强省的建设目标,努力把文化产业打造成我省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满足新时代人民过上美好生活的新期待。

   瞩目成果背后亮点频现

  文化产业驱动力反映的是文化产业发展的外部环境,包括市场环境、公共环境、创新环境等,体现了政府推动文化产业发展的态度和力度。近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我省文化产业实现了持续健康快速发展。据省统计局普查,2015年文化产业增加值达542亿元。“十二五”期间年均增速20.88%,高于国家同期增速1.18个百分点,是我省同期GDP增速的2.5倍,日益呈现出振兴之势、崛起之势、腾飞之势。

  近年来,我省文化产业从探索起步开始进入加速发展的新时期,具有龙江特色的产业体系初步形成。我省文化产业拥有消费市场广阔、历史文化与自然资源丰富、对俄区位条件独特与冰雪旅游特色突出等优势,具有较强的核心竞争力,呈现出了巨大的发展潜力。“十二五”时期,我省积极推进融合创新发展,扎实推进文化旅游、出版发行、新闻传媒、演艺娱乐等十大重点行业建设,着力完善文化产业体系和文化市场体系,文化产业实现了稳步发展的积极态势。

  随着文化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文化产业市场主体日益壮大。我省组建了省出版集团、省广电网络集团、省影视传媒集团、省文投集团、省演艺集团、龙江传媒公司等一批大型国有文化企业。黑龙江新洋科技有限公司、黑龙江同源文化发展有限公司、黑龙江山水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等一批民营文化企业实力不断增强。在全国第九届“文化企业30强”评选中,黑龙江出版集团有限公司荣获提名奖,这是我省企业首次获此殊荣。

  2017年,我省文化产业发展迈上新台阶,一系列举措的出台实施促进了我省文化产业的加速发展。组建黑龙江省国有文化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组建黑龙江省文化产业专家库,积极推动哈尔滨大剧院戏剧主题公园、维罗纳音乐文化特色小镇等项目的策划与建设;组织第二届黑龙江文化产业十大品牌评选推介活动,有序推进首届“黑龙江文化企业30强”评选工作;交流贸易不断扩大,我省成功举办和参展中俄博览会、深圳文博会、北京文博会、龙江文博会等。在深圳文博会上签约项目49个,签约金额达165亿元,高校“双创”文化产业项目现场签约融资2.92亿元。

   健全措施为发展保驾护航

  文化产业的健康发展离不开相关政策的保驾护航。扶持政策措施密集出台,顶层设计逐渐完善,为我省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据了解,“十三五”时期,我省将着力推进文化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施创新发展战略,创新生产经营机制,完善文化经济政策,培育新型文化业态,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和市场体系,着力提升我省文化产业的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水平,打造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

  据悉,我省制定了一系列保障措施为推动文化产业的转型升级铺设“快车道”。

  加强文化产业统筹指导。充分发挥我省文化体制改革和发展工作领导小组统筹指导作用,完善与省直各部门和各市地的沟通协调机制,形成推动文化产业发展的强大合力。

  加大资金投入保障力度。进一步健全资金投入保障机制,创新政府投入方式,逐步引入市场化运作模式,通过政府购买、项目补贴、贷款贴息等多种手段引导和激励社会力量参与文化产业建设,加大对具有较好市场前景、战略性、先导性的文化产业创业创新项目支持力度。

  完善文化产业经济政策。落实文化税收政策,落实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制为企业及支持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电影、动漫、出版发行等文化企业发展的相关政策。加强文化建设用地保障,鼓励将城市转型中退出的工业用地根据相关规划优先用于发展文化产业。

  强化文化人才队伍建设。创新和完善文化人才评价、流动、激励等机制,优化人才发展环境。扎实开展岗位培训、专题培训、业务培训,形成规模化、专业化、企业化、社会化的立体教育培训体系。推动文化产业相关学科专业建设,发挥高校院所、培训机构、文化企业、园区基地、众创空间、孵化器等各自优势,推进产学研用合作培养人才。

  此外,我省还将加强对文化产业数据的分析研究,做好数据应用工作,定期发布文化产业统计数据分析报告,提升文化产业工作决策科学化水平。

   构建现代文化产业体系

  “十三五”时期,我省将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重点发展工艺美术、网络文化、文化旅游3大主导行业,积极培育创意设计、演艺娱乐、印刷复制3大特色行业,扶持壮大出版发行、影视制作、会展服务、新闻传媒等4大创新行业,优化文化产业结构布局,推动文化产业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构建具有龙江特色的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到“十三五”末,我省将基本形成产业特色鲜明、创新能力较强、品牌效应突出的文化产业格局,基本形成要素自由流动、价格反应灵活、统一开放有序的文化市场体系,基本形成“一核、三点、五区、一带”的文化产业空间布局,力争文化产业增加值较“十二五”期末翻一番,把文化产业打造成为全省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建设文化强省,满足人民过上美好生活的新期待。

  据悉,根据区位条件、资源禀赋、历史文脉、产业基础、功能定位,我省将实施差异化发展战略,优化文化产业空间布局,形成一批新的文化产业战略节点,通过极核带动、多点支撑、圈层辐射,实现布局合理、分工协作、优势互补、集约高效,构建全省“一核、三点、五区、一带”的文化产业空间布局。即形成以哈尔滨为核心,以大庆(齐齐哈尔)、牡丹江、佳木斯为支点,以“五大产业聚集区”为依托,以龙江对外文化经济带为带动的文化产业空间布局,推动全省文化产业健康持续发展。

  记者从有关部门了解到,我省将谋划生成一批投资规模大、辐射带动作用强、科技含量高、市场前景好、能够优化产业布局的大项目,培育先进的产业集群,推动我省文化产业迈向价值链中高端。实施优势品牌打造战略,深入挖掘龙江特色文化资源,繁荣文化精品创作与生产,培育一批符合时代特征和消费者需求的文化产业品牌,增强品牌的整体竞争力和市场影响力。借助龙江沿边开放优势,以国际视野组织生产,鼓励支持更多品牌打入国际市场。发挥科技对产业升级的带动性作用,加快推进文化与科技融合发展,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将科技交融渗透到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传播、消费的各个层面和关键环节,提高文化企业技术装备水平和文化产品科技含量,推动传统文化产业改造升级。(记者 肖笛)

   链接

   全省文化产业构建

   一核、三点、五区、一带”空间布局

  一是科学谋划发展布局。统筹城乡区域文化产业发展,根据区位条件、资源禀赋、历史文脉、产业基础、功能定位,实施差异化发展战略,优化文化产业空间布局,形成一批新的文化产业战略节点,通过极核带动、多点支撑、圈层辐射,实现布局合理、分工协作、优势互补、集约高效,构建全省“一核、三点、五区、一带”的文化产业空间布局。即形成以哈尔滨为核心,以大庆(齐齐哈尔)、牡丹江、佳木斯为支点,以“五大产业聚集区”为依托,以龙江对外文化经济带为带动的文化产业空间布局,推动全省文化产业健康持续发展。

  二是明确重点发展行业。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重点发展工艺美术、网络文化、文化旅游三大主导行业,积极培育创意设计、演艺娱乐、印刷复制三大特色行业,扶持壮大出版发行、影视制作、会展服务、新闻传媒等四大创新行业,优化文化产业结构布局,推动文化产业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构建具有龙江特色的现代文化产业体系。

  三是强化产业发展保障。完善文化管理体制,深化简政放权,统筹好“放管服”之间的关系,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管理、行业自律、社会监督、企事业单位依法运营的文化体制机制。推动文化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创新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方式,丰富多层次的文化产品市场。加强土地、资本、人才、技术、信息、产权等文化要素市场建设,提高文化资源配置效率。加强文化市场综合执法,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诚信守法、监管有力的现代文化市场体系。